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4篇
综合类   1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告了25例脑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脑脊液细胞学与颅内压力的变化,提示上述变化与出血时间的长短、出血速度、出血量及脑脊液吸收率等多种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2.
1974年Hopkins曾报告过10例急性气喘病发作后合并类似脊髓灰质炎病的儿童病例,其特点为一个肢体的软瘫,腱反射减退,少有感觉障碍,气喘发作后4~7天的CSF有异常.恢复不佳和患肢明显萎缩.全部患儿病前均曾接受过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接种.病后培养无病毒生长,脊髓灰质炎抗体滴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40例自发性脑出血不同时期同类病人急性期脑内血肿穿刺抽吸和内科传统治疗的疗效对比观察。提示血肿穿刺抽吸组病情和出血量均较内科传统治疗组重和多,应用脱水剂和利尿剂时间短,前者疗效较后者佳,缩短了急性期康复时间。 临床资料 40例,血肿穿刺抽吸组(Ⅰ组),男14例,女6例;内科传统治疗组(Ⅱ组),男7例,女13例。两组年龄基本相近,病情分级Ⅰ组高于Ⅱ组1个等级,出血量Ⅰ组多于Ⅱ组一倍多,其余条件基本相当。选择1~7天内首次脑出血病人,观察时间3~4周。治疗前和后各全面检查一次,确定病情等级和等级转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22例经皮颅骨钻孔穿刺抽吸治疗自发性脑基底节区血肿的方法和疗效,提示本方法简便、安全、可靠,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脑出血系全身系统性疾病在脑部的表现,其病情可受脑内外诸因素的影响,后者文献报导较少。现将经CT证实的我科80例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脑出血病情影响的脑外因素分析如下。一般临床资料及分析 1.本组80例,男59例,女21例;40~49岁20例(死亡3例,病情重预后差4例),50~59岁34例(死亡1例,病情重预后差16例),60岁以上26例(死亡2例,病情重预后差13例)。提示随着年龄的增加病情重预后差的病人数增多。 2.血压:以接诊首次记录为准。140/  相似文献   
6.
对6例颞叶活检和其中5例不同部位的尸检脑组织进行了干扰素的测定,证实干扰素与单纯疱疹病毒有关.对组织培养,病毒分离、定量和定型的均按标准方法进行.从脑部分离出来的每株HSV均经中和试验定型为1型病毒.  相似文献   
7.
脊髓损伤后并发胰腺炎的病例,表现为脊髓损伤后发烧和血清及尿淀粉酶升高等轻度胰腺功能障碍,也可引起急性致命性出血性胰腺炎。胰腺炎诊断部分地根据血、尿或腹腔液体淀粉酶的升高,胰腺和唾液腺能合成大量的淀粉酶,而身体其他组织也同样含有淀粉酶。由于含有淀粉酶  相似文献   
8.
9.
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脑出血多在病后10小时内死于脑疝或严重脑实质损害。其次为非脑源性促死因素,如消化道出血、呼吸道合并症、癫痫合并症等。提示早期防止脑疝的形成或手术清除血肿,并对各类合并症加强防治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流行病学脑血管病对人类,特别是老年人的危害仍然极大。其患病率、发病率、病死率和病残率都较高。在美英等西方国家,脑血管病的病死率居第3位,日本居第2位,脑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已从一般性调查发展到专病和专项调查,1982~1983年我国对7个城市的调查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