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小儿面神经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面神经炎患儿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和神经生长因子综合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患儿10,20,30d时的神经电生理及脑电图变化情况。结果综合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9%(P〉0.05);两组患儿面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均明显恢复,神经传导速度提高,瞬目反射(R1)潜伏期缩短,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观察组患儿痊愈,无病情加重、复发等情况;对照组患儿有1例病情加重,再次入院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能明显改善小儿面神经炎症状、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儿童过敏性紫癜患者凝血系列指标的改变情况,统计早期抗凝治疗的效果,分析抗凝治疗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唐山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开平医院收治的儿童过敏性紫癜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再选取同期来该院健康体检的非过敏性紫癜健康儿童80例作为健康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凝血指标异常情况;将90例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早期抗凝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的D-二聚体(DD)、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抗凝酶Ⅲ(AFⅢ)以及血小板(PLT)等指标,分析早期抗凝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意义。结果儿童过敏性紫癜患者的DD、TT、PT、APTT及Fbg指标的异常率分别为77.8%、72.2%、75.6%、76.7%、73.3%,明显高于健康组儿童,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患儿治疗前DD、TT、PT、APTT、Fbg、AFⅢ及PLT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DD、TT、PT、APTT、Fbg、AFⅢ及PLT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DD、TT、PT、APTT、Fbg、AFⅢ及PLT指标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治疗半年后的复发率为8.9%,对照组患儿治疗半年后的复发率为17.8%,两组患儿复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过敏性紫癜患者的凝血系列指标发生改变,采取早期抗凝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凝血相关指标,降低复发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观察并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肾损害中的防治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101例,据入组日期单双号分为研究组53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过敏、保护血管、抗感染及激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皮下注射,连续14 d,同时每次HSP发病时亦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出院后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治疗14 d后24 h尿白蛋白(ALB)、3 h尿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凝血指标,记录随访期内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的发生情况。结果 入组时,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有8例和9例伴轻度肾功能损害;治疗14 d后,两组肾损害病例分别降至2例和5例;研究组治疗14 d后,24 h ALB为(22.63±7.68)mg/24 h与3 h尿红细胞计数为(2.15±0.86)×10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43±8.04)mg/24 h和(3.55±1.07)×104(P<0.05)。治疗前后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变化不明显,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出院后分别发生紫癜性肾炎(HSPN)10例、19例,排除入组时肾损害病例,两组肾炎发生率为22.22%比4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89,P=0.011)。研究组出院后HSPN发生时间为(112.4±20.4)d,明显长于对照组的(87.3±25.6)d(t=2.678,P=0.012)。研究组治疗中未出现过敏、血小板减少及注射局部皮肤坏死等不良反应。结论 LMWH具有肾脏保护作用,可降低HSP肾损害患儿尿蛋白与血尿水平,同时能有效延迟HSPN发生时间,降低HSPN的发生率,且出血风险小,对于HSPN的防治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6.
小儿面神经炎为小儿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多为单侧面神经麻痹。我院2005年2月~2006年3月采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小儿面神经炎,与常规治疗进行对比,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栓调节蛋白在过敏性紫癜合并紫癜肾炎患儿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了52例HSPN患儿的血栓调节蛋白水平,并与同期的50例HSP患儿及100例健康查体儿童的血栓调节蛋白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组儿童的血栓调节蛋白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3组儿童的血栓调节蛋白组间检测结果进行两两比较发现HSPN组的血栓调节蛋白水平明显高于H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N组的血栓调节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组的血栓调节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浆血栓调节蛋白浓度能够早期反映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的发生,可作为监测病情、估计预后、指导治疗的指标,为早期诊断、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炎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8.
厉红  杨松  岳爱红  王兰英  郝冬荣  杨晓莹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8):1936-1937,1943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与尿微量蛋白在过敏性紫癜肾炎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按照尿常规检测结果将过敏性紫癜患儿分为尿常规阳性组和尿常规阴性组,并比较这两组患儿与正常健康对照组儿童的纤维蛋白原与尿微量蛋白水平差异。结果 3组儿童的β2-微球蛋白(尿β2-MG)、尿清蛋白(尿-Alb)、尿免疫球蛋白G(尿-lgG)等尿微量蛋白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24、30.21、104.45,P均﹤0.05)。对3组儿童的尿微量蛋白组间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尿常规阳性组与尿常规阴性组患儿的尿β2-MG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这两组的尿-Alb和尿-lg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常规阳性组与对照组儿童进行两两比较,尿β2-MG、尿-Alb及尿-lgG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常规阴性组与对照组儿童进行两两比较,尿β2-MG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这两组的尿-Alb和尿-lg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儿童的纤维蛋白原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52,P﹤0.05)。对3组儿童的尿微量蛋白组间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尿常规阳性组与尿常规阴性组患儿的纤维蛋白原水平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常规阳性组与对照组儿童进行两两比较,纤维蛋白原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常规阴性组与对照组儿童进行两两比较,纤维蛋白原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蛋白原与尿微量蛋白检测能较早反映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的发生及程度,为早期诊断和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炎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分析神经生长因子对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面神经炎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即常规治疗,治疗组即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神经生长因子恩经复,探讨两组患者不同时期的临床疗效,及比较治疗前后面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结果 所有患者均接受治疗,在治疗后10天(T1),20天(T2)及30天后(T3)疗效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治疗有效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项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患侧面神经传导速度均有不同程度上升,接近健侧,经比较治疗组上升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经复(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辅以治疗面神经炎,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且随着治疗疗程的延长疗效更为确切,明确了其在临床面神经炎治疗上的重要意义,为治疗面神经炎及其他周围神经病变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小儿面神经炎为小儿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多为单侧面神经麻痹。我院2005年2月~2006年3月采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小儿面神经炎,与常规治疗进行对比,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40例患儿年龄为2~8岁,均根据起病过程、症状与体征诊断为面神经炎,入选患儿均为单侧发病,均排除颅内、外病变引起的继发性面神经损害。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对照组(18例)。2.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2000Au肌肉注射,每日1次,10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仅给予抗感染、激素、能量合剂、维生素B1、维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