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总结儿童枕叶癫痫(COE)的临床、影像学、脑电图特点。方法对41例COE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中19例为特发性枕叶癫痫,22例为症状性枕叶癫痫。临床表现:眼球偏转21例,头偏转11例,头痛20例,呕吐15例,视幻觉18例,黑朦10例,眼球阵挛7例,眼睑扑动7例,跌倒发作3例,继发单侧阵挛9例,继发全身阵挛14例。头颅影像学异常19例。脑电图:发作间期痫样放电38例,发作期痫样放电9例。结论 COE发作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视觉及运动症状;影像学检查可鉴别特发性COE和症状性COE;发作间期EEG痫样放电多见,主要放电部位是后头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丙戊酸钠辅助治疗小儿癫痫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同型半胱氨酸(Hcy)及T细胞17水平(Th17)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邯郸市第二医院收治的小儿癫痫患儿152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73例(托吡酯)和观察组79例(丙戊酸钠+托吡酯)。比较两组总疗效率、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2(IL-2)、Hcy]、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NSE、Th17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疗效率为91.81%,对照组总疗效率为75.29%,观察组总疗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NF-α、IL-2、NSE、Hcy、Th17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TNF-α、IL-2、NSE、Hcy、Th17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DNF水平均上升,且观察组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及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9.59%、5.04%,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与婴儿癫痫发作、发展的关联.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邯郸市中心医院门诊及住院收治的发作性疾病婴儿共88例,分为癫痫发作组48例和非癫痫性发作组40例.其中,癫痫发作组未经过治疗者18例,治疗效果良好者16例,治疗效果不佳者14例,比较该3组患者的BDNF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癫痫发作婴儿、非癫痫性发作婴儿发作性表现后48 h血清NSE及BDNF水平,分别与健康体检的正常婴儿45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以发作时间5 min为界限,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检测NSE和BDNF水平.结果 癫痫发作组血清NSE及BDNF水平均明显高于非癫痫发作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抽搐持续超过5 min的患者血清NSE及BDNF均明显高于抽搐时间在5 min以下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经过治疗组、治疗效果良好组、治疗效果不佳组之间BDN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NSE及BDNF可作为临床上诊治婴儿癫痫发作、检测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儿童血清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SP-D)、可溶性B7-H3(sB7-H3)的浓度变化,并分析二者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邯郸市第二医院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MPP患儿104例作为MPP组,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体检儿童9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SP-D、sB...  相似文献   
5.
多发性抽动症(TS)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复杂的慢性神经精神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及病因尚未完全明确,许多研究者认为可能与遗传、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运动调节环路的器质性损害或神经递质改变有关,并且推测脑内许多神经环路及多种神经递质的异常共同参与了TS的发病,其中多巴胺及其受体在TS发病中的作用一直备受关注.该文就此相关性研究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肌苷对Tourette综合征(TS)大鼠脑组织多巴胺D2受体(DRD2)和多巴胺转运蛋白(DAT)的影响,探讨肌苷治疗TS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氟哌啶醇0.5 mg·kg-1)、联合用药组(氟哌啶醇0.25 mg·kg-1+肌苷320 mg·kg-1)、肌苷组(肌苷320 mg·kg-1),每组8只.采用亚氨基二丙腈(IDNP)腹腔注射法建立TS大鼠模型.氟哌啶醇和(或)肌苷给药28 d后通过大鼠刻板行为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法、原位杂交法,研究肌苷对TS模型大鼠刻板行为、大鼠脑组织DRD2、DAT水平的影响以及DRD2 mRNA表达情况.结果 1.肌苷组大鼠刻板行为评分低于模型组(P<0.01),高于阳性对照组(P<0.01),与联合用药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DRD2阳性细胞广泛分布于大脑皮质、海马、纹状体等处,以模型组DRD2阳性细胞分布最为密集.3.肌苷组DRD2水平低于模型组(P<0.01),高于阳性对照组和联合用药组(Pa<0.01),而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肌苷组DAT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阳性对照组(Pa<0.01),与联合用药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肌苷改善TS模型大鼠的刻板行为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多巴胺释放和转运,起到类似于DRD2拮抗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