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27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红刚  郑麟蕃 《中华医学杂志》1994,74(2):92-93,T011
用Warthin-Starry螺旋体特殊染色法及透射电镜观察,分别在19例肉芽肿性唇炎和5例梅罗综合征(MRS)病人的病变组织内发现有螺旋体存在,并对其在光,电镜下的形态和在病变组织内的分布部位进行了描述。经用大刘量青霉素治疗11例病人,10例有效。本结果为MRS的发可能和螺旋体感染有关的推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人腮腺年龄变化的定量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人涎腺组织结构的年龄改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过去的文献中,曾有关于颌下腺和唇腺组织量年龄变化的研究报告,而对腮腺组织的年龄改变了解较少。在目前所见的国内文献中,对涎腺年龄变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功能改变方面,至今尚未见到描述人腮腺组织量年龄变化的研究报告。最近,我们在进行人颌下腺年龄改变的定量研究的同时,选择了一批腮腺组织标本进行定量组织学研究。目的在于了解这两个大涎腺的组织结构在年龄变化方面的共性和差异。关于人颌下腺组织量年龄变化的研究结果已另文报告,本文将腮腮组织结构年龄变化的定量研究结果报告于后,并同颌下腺的定量研究结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3.
面部隐球菌病侵犯中枢神经系统2例刘红刚,郑麟蕃,于世凤面部隐球菌病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少见,临床不易诊断,病理检查常需和结核及其它真菌感染鉴别。最近,作者在本室内遇到两例会诊病例,在临床及病理上有相似之处,现报告如下:病例1王某男38岁在河北省唐县务农主...  相似文献   
4.
牙龈上皮中的郎格罕氏细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目前对釉质龋虽已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仍有许多问题不甚清楚。鉴于以往扫描电镜的观察多限于对龋或酸蚀牙的分别描述,本文试图通过自然龋和各种人工龋形态特点的比较,来探讨龋病的形成机理。研究方法是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机械断裂法剖开的釉质龋损区,包括自然龋、人工龋、部分酸蚀牙和正常牙釉质,以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釉质表面形态变化、致龋因子侵入途径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牙龈上皮中的中性白细胞和单核细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对健康龈(H)、边缘性龈炎(G)、青少年牙周炎(JP)和成人牙周炎(AP)牙龈上皮内的中性白细胞(PMN)和单核细胞及龈下菌进行了定量观察,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JP组袋上皮和表面上皮内的PMN显著低于G组和AP组。AP组的PMN数均明显高于其它三个组。直线相关分析表明,沟(袋)上皮PMN数与龈下能动菌%呈正相关(r=0.536.P<0.01)。单核/吞噬细胞用NAE方法显示主要位于结合上皮和袋上皮深处,三个炎症组的数目均高于健康组,而这些部位未见郎格罕氏细胞,可能此处的单核细胞替代了郎格罕氏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初萌牙釉质表面微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牙萌出后,釉质表面直接与口腔内唾液接触,依个人口腔内唾液成份,饮食习惯不同,釉质表面将发生各种不同的变化,包括化学和形态学二方面。研究初萌牙表面特征是认识釉质表面在不同年龄阶段形态特征的基础;它在认识龋过程中牙表面形态改变,比较各种防龋方法对牙面的作用都有着极重要的意义。1963年Boyde等人在观察了海牛牙,猴牙釉质表面后,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1)正常釉质表面有许多凹陷是童氏突起所在地;(2)这些凹陷的特征与釉内釉柱排列方向有关;(3)人牙表面凹陷与猴牙相似,  相似文献   
8.
龈增生是牙龈组织中细胞成分的增生和分化,其中最常见的是增生性龈炎,相对常见的有龈纤维瘤病和苯妥英龈增生。本研究观察了增生性龈炎、苯妥英龈增生、龈纤维瘤病的组织学,结合临床表现,着重探讨以下两个问题:1、龈增生的实质和发病机制;2、临床和病理上区别各种增生性龈病损。  相似文献   
9.
1.前言四分之一世纪以来,电子工学和宇宙工学飞跃发展,与此同时,各门学科协作,采用这些研究方法,使科学更有所发展。其中有代表性的就象医学和工学之间出现了医用电子学及生物工学。在这种形势下,口腔医学中医用电子学的现状,可说是相当落后的。口腔医学的主要治疗对象是缺乏自然愈合能力的、人体中最硬的牙体组织,所以硬组织切削技术非常必要,而且最后处理手段要用金属或非金属加工做成人工器官的假牙,这  相似文献   
10.
近十多年来龋病的免疫学研究虽不能说是进展迅速,却也对防龋的免疫学机理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累积了不少资料,找到了一些重要线索。但是免疫制龋至今仍未取得突破,实验研究离临床应用还有一段距离。现就以下几个问题综述国外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变形链球菌现已公认变形链球菌S.mutans(以下简称变链)是人、灵长类、啮齿类的主要致龋菌。许多研究均采用灭活变链作为免疫原免疫动物以期产生特异性抗变链抗体,通过抗体来消灭或减少口腔内致龋菌的数量以达到防龋的目的。最近有学者报导志愿者口服变链死菌胶囊,在外分泌液中测得特异性抗体,但未作龋蚀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