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高血压病人围术期麻醉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坤辉  郑青麒  马保新 《海南医学》2005,16(10):132-133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人围术期全身麻醉用药及有关处理方法。方法 术前30min东莨菪碱和眯唑安定肌注;气管插管全麻诱导用眯唑安定、芬太尼、阿曲库铵、福尔利、艾司洛尔,静脉注射,结合表面麻醉完成气管内插管;术中做到充分通气、镇静和镇痛,严密观察血压,若ABP高者则用硝酸甘油降压;艾司洛尔应用于心动过速;术后PCA(自控镇痛)镇痛及适度镇静下拨管。结果 本组术中利用硝酸甘油降压共34例,血压大部分较平稳;心动过速16例,艾司洛尔静脉治疗后正常;室性早搏者4例;1例房颇患者出现室颇、经积极心肺脑复苏而未出现并发症。术后17例ABP超过麻醉前4KPa,加强PCA镇静镇痛后能下降;窦性心动过速27例,艾司洛尔静脉治疗后心率下降至正常。本组均未发生脑血管意外,术后随访经治疗均出院。结论 高血压病人采用全麻,合理用药及处理方法,可保障病人度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2.
3.
例1 患者,女性31岁,术前诊断:1)G3P0孕37 3周;2)边缘性前置胎盘;术前检查基本正常.于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于L2-3间隙穿刺,正中入路,穿刺置管顺利,无异感.术中共硬膜外注入碳酸利多卡因15ml,麻醉效果满意,手术用时40min:术后予0.1%左旋布比卡因 吗啡4mgPCEA.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不同靶浓度依托咪酯-咪达唑仑-芬太尼-罗库溴铵麻醉诱导用于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 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菲心脏手术患者80例,性别不限,年龄25 ~ 50岁,体重57 ~ 76 kg,ASA分级Ⅰ或Ⅱ级,Mallampati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n=20),E0.5组、E0.7组、E0.9组和E1.1组依托咪酯效应室靶浓度分别为0.5、0.7、0.9、1.1μg/ml.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芬太尼3μg/kg和罗库溴铵0.6 mg/kg后,靶控输注依托咪酯,4组当效应室浓度分别达0.5、0.7、0.9、1.1 μg/ml时开始气管插管.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基础状态)、气管插管前即刻、喉镜置入时、气管插管后1、3、5 min时记录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记录麻醉诱导期间肌阵挛、注射痛、脑电爆发性抑制(BS)的发生情况和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与E0.5组比较,E0.7组乌拉地尔使用率降低,E0.9组艾司洛尔和乌拉地尔使用率降低,BS发生率升高,E1.1组艾司洛尔和乌拉地尔使用率降低,阿托品和麻黄碱使用率及BS发生率升高(P<0.05);与E0.7组比较,E0.9组BS发生率升高,E1.1组阿托品使用率和BS发生率升高(P<0.05);与E0.9组比较,E1.1组BS发生率升高(P<0.05),4组间AAI值、肌阵挛和注射痛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合咪达唑仑-芬太尼-罗库溴铵麻醉诱导时,依托咪酯的适宜靶浓度为0.7 μg/ml.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布托啡诺联合氟比洛芬酯用于鼻内窥镜手术镇痛的作用效果。方法:90例患者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术前10 min静注氟比洛芬酯1 mg.kg-1,手术结束前10 min静注布托啡诺1.5 mg;B组术前10 min静注氟比洛芬酯1 mg.kg-1,手术结束前10 min静注曲马多1 mg.kg-1;C组术前10 min静注氟比洛芬酯1 mg.kg-1,手术结束前10 min静注生理盐水10 mL。观察并记录术毕给药后1,2,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与B组VAS评分在术后8 h内各时点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低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方面,B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A组与C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联合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作用,布托啡诺与曲马多有相似的镇痛效果,但不良反应少,是鼻内窥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监测患者异氟醚吸入麻醉深度的准确性.方法 30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ASA Ⅰ或Ⅱ级.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15 min开始以3 L/min氧流量(高流量)洗人,12 min后调整为0.5 L/min氧流量(低流量)维持,调节异氟醚挥发罐刻度,使异氟醚呼气末浓度依次为0.8 MAC、1.0 MAC和1.3 MAC,每个浓度维持20 min,分别于诱导前(基础状态)、诱导后即刻、吸人异氟醚前即刻、高流量洗入3 min、6 min、9 min、12 min及低流量维持期异氟醚呼气末浓度分别为0.8 MAC、1.0 MAC、1.3 MAC时监测平均动脉压、心率和AAI.结果 与吸入异氟醚前即刻比较,高流量洗人期AAI降低,且高流量洗人期AAI逐渐降低(P<0.05).低流量维持期异氟醚呼气末浓度为0.8 MAC、1.0 MAC和1.3 MAC时,随浓度的增加AAI逐渐降低(P<0.05),在此范围内AAI与异氟醚呼气末浓度的相关系数为-0.896(P<0.01).结论 AAI可用于监测患者异氟醚吸入麻醉的深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不同靶浓度依托咪酯麻醉诱导期间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的变化,分析其对麻醉深度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择期行全身麻醉下非心脏手术患者8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25 ~ 50岁,体重指数<30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20例,即E0.5组、E0.7组、E0 9组、E1.1组,依托咪酯效应室靶浓度分别为0.5μg/mL、0.7μg/mL、0.9 μg/mL、1.1 μg/mL.静脉注射咪哒唑仑0.05 mg/kg、芬太尼3μg/kg、罗库溴铵0.6 mg/kg后,开始靶控输注依托咪酯,当效应室浓度达到0.5 μg/mL、0.7μg/mL、0.9μg/mL、1.1 μg/mL时行气管插管,于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喉镜置入时(T2)、气管插管后1 min(T3)、气管插管后3 min(T4)、气管插管后5 min(T5)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AAI、脑电暴发性抑制指数(BS).结果 4组患者麻醉诱导期间AAI的变化趋势一致,靶控输注依托咪酯后AAI值明显下降,T1时AAI值明显低于T0时(P<0.01),随后各时点AAI组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MAP、HR明显低于T0时(P<0.01),T2、T3时MAP、HR比T1时明显升高(P<0.05),E0 9组和E1.1组部分患者出现BS,E1.1组BS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 AAI能反映靶控依托咪酯麻醉诱导期间麻醉深度的变化,但不能敏感地反映不同靶浓度依托咪酯的麻醉深度.  相似文献   
8.
氟比洛芬酯在后颅窝手术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在后颅窝手术术后镇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0例择期后颅窝手术的患者分成氟比洛芬酯组(F组,20例)和对照组(C组,20例).F组于切皮前10min及缝皮前10min分别给予氟比洛芬酯50、100 mg;C组在相应时间给予5、10 mL的脂肪乳剂.观察两组患者术后4、8、24 h的血压,心率、呼吸及VAS评分、Ramsay评分的变化.结果:F组患者在术后各时点的VAS评分均小于C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Ramsay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患者术后4 h的血压、心率较术前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F组患者术后各时点的血压、心率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可有效抑制后颅窝手术术后疼痛,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