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2年我院镇痛门诊成立以来 ,采用无水酒精、亚甲蓝、硫酸镁、地西泮注射液等行神经阻滞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数十例 ,其中应用地西泮注射液行半月节阻滞 4例 ,结果报道如下。1 治疗方法本组 4例均采用半月节侧面进入法 ,操作方法参照冯兰馨、冯克编著“注射外科学”介绍的方法进行。注药时 ,先注入 2 %利多卡因或 0 .75 %布比卡因 1ml,待原疼痛区出现麻醉后 ,缓慢注入地西泮注射液 10 mg,然后更换注射器 ,再注入 Vit B1 5 0 mg及 Vit B1 2 0 .5 mg。注毕观察 10~ 30分钟 ,无异常即可离去。一般每日注射 1次 ,10次为一疗程。若病情需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在无痛肠镜检查中伍用阿托品的安全性、可行性和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80例ASAⅠ~Ⅱ级拟行无痛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A组:异丙酚+芬太尼+阿托品组),对照组(C组:生理盐水+异丙酚+芬太尼组),观察两组各时期麻醉效果,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呼吸频率(RR)、SpO2变化;不良反应情况和内镜医师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效果(诱导时间、清醒时间、体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诱导前相比,C组患者给药诱导后SBP明显下降,HR减慢,RR变慢变浅,SpO2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无显著差别;与C组比较,A组不良反应少,内镜医师满意度高。结论在无痛肠镜检查中伍用阿托品能提供满意的麻醉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内镜医师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沐舒坦对单肺通气患者氧化抗氧化系统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择期拟在单肺通气下行开胸手术患者40例(ASAⅡ~Ⅲ级),随机分为沐舒坦组和对照组各20例。麻醉前开放静脉通路,沐舒坦组在麻醉诱导前开始给予沐舒坦150mg静滴,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后、单肺通气前、单肺通气结束时,术毕时检测以下指标:1)血清丙二醛(MDA)、羟自由基(·O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2)桡动脉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OI)。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沐舒坦组单肺通气结束时和术毕时的MDA和·OH降低,而SOD活力和T-AOC显著升高(P<0.05);OI显著升高。结论沐舒坦可抑制单肺通气患者的脂质过氧化反应、提高抗氧化能力,提高单肺通气时的OI,具有一定的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地氟醚超小流量麻醉2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安(异)氟醚超小流量麻醉成功应于临床之后[1],我院从1998年1月~6月,试用地氟醚超小流量麻醉20例取得成功,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择术前ASAⅠ~Ⅱ级上腹部手术20例,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53.9±10.97岁(35~77岁);体重46~69kg,平均57.53±6.87kg。1.2 麻醉方法 麻醉诱导常规应用芬太尼4μg/kg,东茛菪碱0.3mg,异丙酚2mg/kg,以及琥珀胆碱2mg/kg,静脉注射,并纯O2去氮。气管插管后固定的氧气(O2)0.3L,氧化亚…  相似文献   
5.
我科自1997年开始采用地氟醚超小流量吸入麻醉,3年多来积累了一些经验,为证实患者于围麻醉期是否缺O2和CO2蓄积的情况,抽取20例进行血气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联合应用吗啡和氯诺昔康与单纯应用吗啡进行术后镇痛对胃肠手术患者蛋白质代谢的调理作用。方法选择胃肠道肿瘤根治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A组为氯诺昔康联合吗啡镇痛组;B组为吗啡镇痛组。两组患者均在术后3d内禁食并自外周静脉给予营养支持。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d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体温和氮平衡,以及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第3天的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皮质醇(Cor)和肾上腺素(E)水平。结果两组术后24、48和72h静止与活动时的VAS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两组患者的体温均较术前的增高(P〈0.05),B组术后第1、3天的体温明显高于A组(P〈0.05)。术后3d两组患者均出现负氮平衡,第1天的负值最高,与第3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3d的负氮平衡值均明显高于A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3天的血浆Cor和E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术后第3天则较术后第1天显著降低(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第1、3天的TNF-α及IL-6值明显高于A组(P〈0.05),且较术前显著增高(P〈0.05)。结论术后联合应用吗啡与氯诺昔康镇痛与单纯应用吗啡比较,镇痛作用相近,但前者能产生更好的代谢调理作用。  相似文献   
7.
作者观察 40例异丙酚与咪唑安定诱导气管插入导管后心血管反应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择期手术 40例患者 ,ASA ~ 级。男性 2 3例 ,女性 17例 ;最大年龄 76岁 ,最小年龄 18岁。随机分成两组 : 组 ,平均年龄 46 .7岁 ,诱导用异丙酚 2 mg/ kg、芬太尼 0 .0 4mg/ kg、东莨菪碱 0 .0 6 mg、司可林 2 mg/ kg,快速行气管内插管。 组 ,平均年龄 42 .5岁 ,用咪唑安定代替异丙酚 ,其他同 组。监测与诱导前及气管插管后 1、 3、 5、 7分钟 ,循环系统 HR、SBP、DBP、 MBP以及 SPO2 的变化 ,所有收集的资料数据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见表 1、 2。…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喉罩通气道用于急救复苏中重建有效通气道的优越性.方法L组20例系各种因素导致呼吸衰竭或呼吸停止的患者,选择合适3~4型号的喉罩盲探插入正确位置,进行控制呼吸.E组20例手术麻醉患者,在静脉快诱导明视下行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观察2组插管困难程度、插管成功次数、插管时间、插管后PetCO2波形、气道顺应性、SPO2、胸廓起伏状况、双肺呼吸音.结果L组盲探下插管全部1次成功,E组诱导明视下插管1次成功16例,3次以上4例.插管时间L组全部在30s内完成,E组在30s内完成16例,其余长达1min30s~3min20s(P<0.05),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插管后两组气道顺应性,PetCO2、SPO2、双肺呼吸音判断导管位置均正确无误.结论应用喉罩通气道于急救复苏,与使用喉镜明视下快诱导行气管内插管相比,具有体位要求不高,操作简单,可盲探插管,为抢救此类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在血脑屏障(BBB)开放后极端条件下急性高容血液稀释(AHH)对颅内压(ICP)和脑组织含水率的影响。方法 健康杂种犬29只,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随机分成四组;A组(对照组,n=2):机械通气60min后处死;B组(BBB完整AHH组,n=10):6%羟乙基淀粉50ml/kg,AHH 60min后处死;C组(BBB开放AHH组,n=10):麻醉后开放BBB,AHH 60min后处死;D组(BBB开放组,n=7):不行AHH,开放BBB 60min后处死。比较CVP、MAP、HR、ECG、ICP和脑组织含水率指标并在光镜下检查脑组织和细胞形态学。结果 B、C组Hct值范围分别由(37±3)%、(36.9±3.7)%降到(19.8±2.8)%、(22.9±2.1)%。A、B组ICP未见明显变化。C、D组AHH后ICP分别由(9.8±2.9)、(10.5±2.0)mmHg降为(8.2±1.7)、(6.5±1.7)mmHg。脑组织含水率四组极为接近,A~D组AHH和BBB是否开放对其未见明显影响。光镜下的形态学分析显示,A、B组无明显细胞变性,C组神经元细胞轻度水肿变性,D组神经元细胞变性较重伴轻度水肿。结论 应用6%羟乙基淀粉AHH对ICP没有显著影响,即使在BBB完全开放的情况下。当BBB开放后,AHH可致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一定程度的损害,故重度颅脑外伤等因素引起脑血流自动调节机制不全时进行AHH应谨慎。  相似文献   
10.
盐酸戊乙奎醚术前用药对单肺通气老年患者的肺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术前用药对单肺通气老年患者的肺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09~2010年期间,经择期行开胸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40例,ASAⅡ~Ⅲ级。随机分为2组:长托宁组(P组)、对照组(C组),每组20组。P组在术前30 min肌注长托宁1 mg/1 ml和鲁米那0.1 g/1 ml,C组肌注阿托品0.5 mg/1 ml和鲁米那0.1 g/1ml。分别于麻醉诱导前、术毕、术后24小时观察记录:①VT、气道峰压(双肺、单肺)、肺有效动态顺应性(Cdyn);②动脉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OI);③EllSA法检测血浆TNF-α和人肺泡表面活性特异蛋白D(SP-D)浓度;④记录术后患者拔管时间、呼吸系统并发症和预后。结果与C组比较:①P组的气道峰压(双肺和单肺)均显著下降,肺顺应性显著增高;②PO2和OI显著升高;③TNF-α和SP-D显著降低。结论盐酸戊乙奎醚术前用药对单肺通气的老年患者具有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