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分析中重度颅脑损伤继发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和预后不良的相关风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6年2月间收治的226例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汇总患者在接受诊治情况和预后状态并进行分析,对其继发急性脑梗死预后不良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导致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低血压、DIC、脑疝、合并感染、入院时GCS评分低.结论 低血压、DIC、脑疝、合并感染、入院时GCS评分低是导致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中应对此类因素高度重视,做好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介入栓塞术和开颅手术在脑动脉瘤破裂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本院2009年8月~2013年8月的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治疗组29例、对照组27例,予治疗组以介入栓塞术,予对照组以开颅手术,对比分析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对术后患者进行随访,并根据预后情况进行等级评定,可得治疗组的优良率为89.66%,死亡率为3.45%;对照组的优良率为51.85%,死亡率为25.93%。治疗组术后发生脑梗死、脑积水、再次出血的比例均比对照组低,预后良好。结论介入栓塞术具有手术微创、高优良率、低死亡率、少并发症等特点,为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首选手术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不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神经外科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6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予以双钻孔引流术,观察组予以单管穿刺+三通引流。结果观察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分别为7.9%和2.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0%和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管穿刺+三通引流术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不畅临床效果明显,安全性高,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分析数字化塑形钛网与传统修补方法在修复颅骨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检索选出136例2007年3月~2013年3月期间在本院接受颅骨缺损修补术的患者作为本次的临床研究对象,根据修补方法的不同分为数字塑形钛网组、二维钛网组和自体骨组。数字塑形钛网组患者予行数字化塑形钛网修补术,二维钛网组患者予行二维钛网修补术,自体骨组患者予行自体骨修补术,比较三组患者手术后的各项指标。结果数字塑形钛网组的手术时间(80.5±9.8)min显著优于二维钛网组(135.5±9.6)min和自体骨组(130.0±8.9)min,数字塑形钛网组的塑形满意率(98.21%)显著优于二维钛网组(83.33%),数字塑形钛网组的并发症发病率(1.79%)显著优于二维钛网组(16.67%)和自体骨组(50.00%),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化塑形钛网修补颅骨在颅骨修补术中,具有缩短手术进程,改善塑形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等显著优势,作为新兴的科学治疗手段值得临床的广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和观察组(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格拉斯哥(GCS)评分、痊愈率、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3d、15d,观察组GC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痊愈率和死亡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定向软通道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进一步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患者的年龄、血肿、血肿体积大小、术前GCS评分将其分为定向软通道组、定向硬通道组及开颅手术组各30例,术后观察三组患者Barthel指数的区别,并比较3个月后的随访结果。结果:术后三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有效率分别为90.00%、83.33%、80.00%,经过3个月随访后,三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有效率分别为96.67%、86.67%、83.33%(P0.05),三组患者治疗皆有一定疗效,但最有优势的为定向软通道微创组。同时,三组当中死亡率最低的也是软通道微创组,仅为3.33%,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向软通道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最大限度地避免传统术式所引起的术后严重脑水肿及术后再出血等并发症,能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与生存质量,显著缩短平均住院时间,大幅节省治疗费用,且对仪器设备要求不高,操作更简便,易于大规模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定向软通道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进一步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患者的年龄、血肿、血肿体积大小、术前GCS评分将其分为定向软通道组、定向硬通道组及开颅手术组各30例,术后观察三组患者Barthel指数的区别,并比较3个月后的随访结果。结果:术后三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有效率分别为90.00%、83.33%、80.00%,经过3个月随访后,三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有效率分别为96.67%、86.67%、83.33%(P〈0.05),三组患者治疗皆有一定疗效,但最有优势的为定向软通道微创组。同时,三组当中死亡率最低的也是软通道微创组,仅为3.33%,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向软通道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最大限度地避免传统术式所引起的术后严重脑水肿及术后再出血等并发症,能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与生存质量,显著缩短平均住院时间,大幅节省治疗费用,且对仪器设备要求不高,操作更简便,易于大规模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