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原发性低颅压的诊治和护理策略。方法应用同位素脑池造影和脊髓造影后CT薄层扫描确定脑脊液漏口的位置,然后在相应阶段进行硬膜外血液修补治疗,并进行随诊观察。结果同位素脑池造影没有发现脑脊液漏的直接征象,但放射性核素过早在膀胱内出现,并难以升达枕大孔和基底池到达脑部,显示有脑脊液漏的间接征象;脊髓造影后进行CT薄层扫描显示脑脊液漏发生在T4阶段,17ml自体血注人病人的硬膜外腔,3d后病人症状缓解,临床治愈。结论同位素脑池造影能够提供脊髓脑脊液漏的间接证据,脊髓造影后CT薄层扫描能够准确的确定脑脊液的漏口位置,硬膜外血液修补是治疗该病最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对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应用颈部多普勒超声检测颈部血管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情况,并同期检测患者血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结果]共有125例患者入选。有40例患者发现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其中有16例患者经超声检查诊断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24例患者诊断为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患者的平均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水平(P<0.01)。并且随着平均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率升高。[结论]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病与微量元素的关系。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肝豆状核变性病患者血清铜、锌、铁、钙、镁含量。结果:肝豆状核变性病患者组与对照组的血清铜、血清钙含量比较明显低下(P<0.05),有显著性差异。血清锌、铁、镁含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清铜测定能作为肝豆状核变性病的诊断指标,血清钙测定对肝豆状核变性病治疗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对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应用颈部多普勒超声检测颈部血管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情况。并同期检测患者血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结果】共有125例患者人选。有40例患者发现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其中有16例患者经超声检查诊断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24例患者诊断为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患者的平均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水平(P〈0.01)。并且随着平均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率升高。【结论】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