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不同的试剂添加方法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在四组试剂添加方式下测试质控品15项生化指标,分析结果差异。A组:使用新开封的试剂;B组:将剩余试剂盖盖儿冰箱保存,混合使用;C组:将瓶内剩余的试剂倒入新的试剂瓶里;D组:在瓶内剩余试剂基础上加入新的试剂。结果通过四组添加方法的对比分析,A组分别和B组、C组、D组实验结果中的钙、镁结果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四组其他的相关指标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试剂添加中采取以上四种方法均可行,但要注意使用时间限制。对于一些不稳定的试剂要采用A组方法,要正确评估试剂用量,科学添加试剂。  相似文献   
2.
骨折患者凝血功能与D-二聚体检测的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折患者常有脂肪栓塞,且因制动情况而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两者均可使患者凝血机能激活而呈高凝状态。D-二聚体(D-D)检测近年已被列为DVT的重要筛选检查项目。在临床上,为预防DVT的发生,已常规使用小剂量肝素作为预防性处  相似文献   
3.
脂肪栓塞前瞻性检测与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脂肪栓塞是长骨骨折的并发症之一 ,后果严重。特别是在临床症状不典型时 ,极易误诊或漏诊 ,已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重视。目前还没有完善的诊断脂肪栓塞的特异性方法[1] 。现将脂肪栓塞前瞻性检测指标与脂肪栓塞治疗进展综述如下。1 脂肪栓塞病因及病理改变脂肪栓塞多见于严重创伤后 ,如长骨骨折、皮下脂肪组织重度挫伤和烧伤。此时脂肪细胞被破坏 ,游离出的脂肪经破裂的血管入血导致栓塞。脂肪栓塞主要病理变化为循环血液中出现脂肪滴 ,阻塞于微循环及小血管内。能引起严重后果的栓塞部位为脑和肺。栓塞的后果取决于栓塞的部位及脂滴的多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红蛋白水平及血小板计数在右旋糖酐40治疗脂肪栓塞综合征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06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确诊FES的创伤性骨折患者18例,分为右旋糖酐40组(A组)及对照组(B组),A组应用右旋糖酐40,A、B组均在确诊FES的8,12,24h进行血常规检测,测定血红蛋白水平及血小板计数.结果 B组血红蛋白水平在12,24h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8h与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血小板计数在8,12,24h与A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可作为评价右旋糖酐40治疗脂肪栓塞综合征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心肌酶谱 (CK、CK -MB、LDH、AST、ALT、α -HBDH)及心肌肌钙蛋白 (Tn -I)、肌红蛋白 (Mb)是反映心功能损伤程度的较特异性检测指标。 2 0 0 3年 1— 11月我们观察了 30 0例既往无心脏病史的长骨骨折患者 ,12例心电图有不同程度心肌缺血性改变 ,如S -T段下降、T波低平或倒置等 ;5 2例心肌酶异常。由此可见 ,骨折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肌损伤或心脏负荷增加不容忽视 ,应激状态下易导致心脏负荷过重或心肌不同程度损伤。我们在排除影响因素 (先天性心功能障碍、溶血、脂血等 )后 ,对 5 2例长骨骨折患者使用极化液、多巴酚丁胺、辅酶Q10 …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我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SCCmec基因的分型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12月收集的10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采取琼脂筛选法进行检测mecA基因,然后采取多重PCR方法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SC-Cmec基因进行分型,并采取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实验。结果有3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查为阳性,均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率为29.6%)。而SCCmec基因分型主要表现2株为SCCmecⅡ型菌株(6.3%),26株为SCCmecⅢ型菌株(81.3%),2株为SCCmecⅣ型菌株(6.3%),出现有2株菌株未分型(6.3%)。结论分离我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SCCmec基因分型主要以SCCmecⅢ型菌株为主,多重PCR方法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在评价临床治疗脂肪栓塞综合征疗效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确诊为FES的创伤性骨折患者20例,分为A组应用地塞米松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组和B组只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或地塞米松治疗组,A、B两组均在确诊FES的8h、12h、24h进行血常规检测,记录血小板数。结果 B组血小板计数在8h、12h、24h与A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小板计数检测可作为评价地塞米松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脂肪栓塞综合征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骨科策略(DCO)在下肢长骨干骨折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FES)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遵循DCO治疗32例下肢长骨干骨折并发FES患者,即早期积极控制危机生命伤情、临时固定骨折;并发FES后入ICU进行FES的综合治疗;FES临床表现消失后7 d,依据骨折特点及类型分别采用开放复位内固定及外固定支架固定。结果除死亡1例,31例患者术后随访平均26个月。骨折均获得临床愈合,患肢功能均恢复良好,未发生FES后遗症。结论下肢长骨干骨折并发FES患者严格遵循DCO的抢救流程,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外固定支架在治疗长骨干骨折合并脂肪栓塞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2004年5月-2010年5月早期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28例长骨干骨折合并脂肪栓塞综合征(FES)患者,男20例,女8例;年龄21~58岁,平均32.7岁.初期积极控制危及生命伤情,早期应用外固定支架临时固定骨折,并进一步进行FES的综合治疗.待FSE临床表现消失、综合生命体征平稳后依据骨折特点及分型分别采用非扩髓髓内钉闭合或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MIPPO)二期固定骨折.结果 本组患者死亡1例,病死率3.5%;除1例死亡,其余患者外固定支架术后FES症状明显缓解,二期骨折固定术后未出现FES复发表现.结论 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具有手术操作创伤小、局部血运破坏少、手术时间短的优点,对长骨干骨折合并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多发伤患者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早期治疗方 法.  相似文献   
10.
超声观察急性期强回声血栓头脱落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24岁。因左股骨干骨折3h后住院。查体:左股骨骨折部位软组织肿胀,其它未发现阳性体征。继往无血栓及血液病史。化验检查:浊度法测定D-二聚体2476μg/L(正常值为500μg/L以下)。于伤后23h进行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超声所见:左股浅静脉中下段可见一不规则低回声,沿血管壁分布,长约4.3cm,横断面扫查阻塞面积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