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48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16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8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21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74例更换起搏器时电极导线的各项参数的变化并探讨导线更换指标。方法:本组年龄12~87(62.8±18.4)岁,其中病窦综合征45例,房室传导阻滞29例,均为单腔VVI起搏。结果:至测量时原心室起搏电极导线的埋置时间60~148(97.4±22.8)月,首次埋置时起搏阈值为(0.48±0.24)V,更换时为(1.29±0.64)V(P(0.01),增加0.81V,增幅为168%,首次植入时R波幅为(7.8±3.6)mV,更换时为(5.9±3.4)mV(P(0.05)。植入时电极导线阻抗为(664±122)Ω,更换时阻抗为(726±148)Ω,增幅9.3%(P(0.05)。7例因起搏阈值大于2.0 V或阻抗大于1 250Ω而重新植入电极导线。原电极导线使用率为90.5%。结论:埋置起搏电极导线8~9年后,90.5%原电极导线仍在可使用的范围内,能否支持到再次更换需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2.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998 0 7/ 2 0 0 2 12 ,我院共收治肺部占位病变的患者 6 91例 ,其中 132例术前未能通过纤维支气管镜等检查确诊的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切割活组织检查 (percuta neouscuttingneedlecorebiopsy ,PCNB) ,其中男性 92例 ,女性30例 ;中位年龄 5 4 .5岁 (19~ 75岁 ) ;卡氏评分 (KPS)≥ 70分 ;肺内病变大小在 3cm× 3cm~ 9cm× 8cm之间 ;占位病变属于周围型 97例 ,中央型 2 3例 ,纵隔型 12例 .1.2 方法 采用美国Pick公司PQS螺旋CT扫描机 ,患者取侧卧位 ,于患侧面部皮肤表面放置定位标记物 ,扫描范围包括肺…  相似文献   
3.
动脉粥样硬化遗传易感性与HUMARA多态性的相关性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郑强荪  舒青  冯蕾  李军林  刘军 《医学争鸣》2001,22(17):1590-1593
目的 研究HUMARA基因多态性在陕西地区老年动脉粥样硬化(AS)人群中分布规律及其该位点与AS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对96例老年AS患及92例非AS老年人HUMARA-STR(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位点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 在HUMARA位点重复单位:CAG,对照群体片段大小在280-445bp之间,重复次数为N=23-77,杂合度为83%,多态信息量(PIC)为0.76;AS人群中HUMARA位点,其片段大小在220-445bp之间,重复次数为N=2-77,杂合度为89%,PIC为0.80。两组的基因频率分布比较无显性差异,但将男性的AS组与对照比较差异有显性;女性的AS组与对照比较差异无显性;正常组男性与女性比较差异无显性;AS组男性与女性比较差异有显性。结论 HUMARA基因多态位点可能作为男性易患动脉粥样硬化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 (Simvastatin ,Sim)对血管升压素 (AVP)诱导的新生SD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 (CFs)增殖的影响 ,为防治高血压心肌纤维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胰酶消化、差速贴壁法培养新生SD大鼠CFs,以3H 胸腺嘧啶核苷 (3H TdR)掺入法测定DNA合成、四氮唑盐 (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数目 ,分别观察不同浓度Sim对AVP诱导CFs增殖的作用及甲羟戊酸 (Meval onate,MVA)干预的影响。结果 ①CFs(2 0 0个细胞 )的3H TdR掺入率随着Sim干预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其中 1 0 - 6mol/LSim和 1 0 - 5mol/LSim组的3H TdR掺入率分别为 (1 1 75± 2 0 2 6 6 )、(771± 1 6 4 86 )cpm ,明显低于对照组 (1 95 5± 3 72 45 )cpm(P <0 0 1 ) ;②MTT比色法A490 值随Sim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其中 1 0 - 6、1 0 - 5mol/LSim组的A490 值分别为 0 2 1 5± 0 0 4 1和 0 1 6 3± 0 0 1 8,均较对照组A490值 0 3 93± 0 0 4 8显著降低 (P <0 0 1 ) ;③ 1 0 - 5mol/LSim +1 0 - 3mol/LMVA组的3H TdR掺入率、MTT比色法A490 值分别为 (1 995±3 5 3 83 )cpm和 0 41 8± 0 0 4 5 ,均显著高于 1 0 - 5mol/LSim组 (P <0 0 1 )。结论 辛伐他汀可抑制AVP诱导的CFsDNA的合成和细胞数目增加 ,提示Sim可抑制CFs增殖 ,其机制可能通过甲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脂饮食对5/6肾切除大鼠的肾损害及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高脂饮食组:喂饲高胆固醇饲料;手术对照组:喂饲普通鼠饲料;假手术组:喂饲普通鼠饲料。5个月后取肾组织,观察肾小球硬化及肾间质损害程度。同时检测血脂、血清肌酐、尿素氮、24h尿蛋白定量丙二醛(MDA)、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脂饮食组大鼠血脂水平显著升高,肾功能明显下降,24h尿蛋白定量显著升高;肾小球硬化及肾间质损害半定量积分明显升高;同时血清丙二醛与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也显著升高。结论高脂饮食加速5/6肾切除大鼠肾损害,其机制可能与增强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摄钠量与残余肾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3例稳定透析、规律随访的腹膜透析患者进行12月 的随访观察。以3 d饮食记录计算患者的日摄盐量,以平均日摄钠量为依据,将患者分为低盐组(摄钠量≤3.0 g/d,19例)和高盐 组(摄钠量>3.0 g/d,14例)。记录患者基线资料,检测患者残余肾功能、腹膜功能等指标。按1次/3月进行规律随访。记录尿量、 腹透超滤量等临床指标,检测患者生化指标,评估患者残余肾功能、腹膜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钠排泄总量与腹透患者钠摄入 量呈正相关(r=0.536,P=0.0013);腹透清除钠的总量与腹透患者钠摄入量呈正相关(r=0.901,P=0.000),而残余肾的钠排泄 量与腹透患者钠摄入量无明显相关关系。回归分析发现,钠排泄总量、腹透液钠的排泄均与钠的摄入相关(β=0.416,95%CI: 0.170~0.666,P<0.0018;β=0.489,95%CI:0.395~0.582,P<0.001)。腹透患者残余肾功能的下降值,低盐组为17.48±11.22 L/ (w· 1.73 m2),高盐组为30.20±18.30 L/(w· 1.73 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患者残余肾功能的下降与摄钠量之间存在 相关关系(r=0.409,P=0.018),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摄钠量是残余肾功能下降的独立影响因素(β=14.646,95%CI:7.426~ 21.866,P<0.001)。结论腹透患者腹透清除钠的总量与患者钠摄入量呈正相关;腹透患者残余肾功能的下降和摄钠量相关,高 钠饮食可使残余肾功能下降更快。  相似文献   
7.
陈霞  郭文昀  荆哲  陈永清 《西部医学》2019,31(12):1957-1961
高血压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是老年人发生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塞、充血性心衰、肾功能衰竭等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但我国高血压病的预防率、控制率、治疗率均较低,并且发病率、并发症及死亡率高。本文就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及治疗作一综述,旨在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8.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遗传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研究发现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核型具有不稳定性,且干细胞移植后长期安全评价等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目的:观察体外分离培养的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传代培养的遗传稳定性.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8-03/11在解放军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骨科研究中心完成.材料:成人腹部大网膜脂肪组织来源于单纯性阑尾炎患者,由解放军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普通外科提供.方法:胶原酶消化法体外分离培养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加入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HG-DMEM培养基吹打细胞沉淀,过滤后于37℃、体积分数为5%的CO2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待细胞生长至70%~80%融合时消化传代.分别取第3,25,30代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进行相关指标检测.主要观察指标: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表达、细胞增殖、核型分析、超微结构电镜观察、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的表达.结果:第3代脂肪间充质干细胞CD13,CD44,CD59均呈阳性表达,而造血干细胞表面标志CD34及成纤维细胞表面标志HLA-DR均呈阴性表达: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均未见异常,呈二倍体结构;镜下可见完整的高尔基复合体,数量较多的粗面内质网,部分糖元颗粒分布在胞浆中.第25代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分裂增殖作用强于第3代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多条染色体出现断裂畸变,并且染色体数目出现异常,呈亚二倍体或超二倍体核型;核仁增大,异染色质及线粒体数量增多,内质网数量少,细胞较为幼稚.第3,25,30代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的表达吸光度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分离获得的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长期体外培养具有遗传不稳定性,有向肿瘤细胞突变的倾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的个体化介入封堵和外科手术的中长期疗效.方法 纳入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心脏中心住院治疗的pmVSD患儿共109例,其中接受介入封堵治疗61例,外科手术治疗48例,观察手术成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转归、对心功能(EF、FS)及心电指标(ptfv1、Macruz)的影响,并随访3年,通过心电图、心脏彩超、胸片等检查观察患儿术后疗效及中长期效果.结果 介入封堵组治疗成功率为96.72%,外科手术组治疗成功率为100.00%,介入封堵组总并发症发生率(22.95%)与外科手术组(3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介入封堵组及外科手术组心功能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封堵组及外科手术组术后心电图ptfv1、Macruz值均较术前明显缩短(P<0.05),术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介入封堵治疗pmVSD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中长期疗效与外科手术相当.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药物干预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高血压(EH)是一种常见病、高发病。其确切病因至今尚不十分清楚。除遗传因素、盐摄入过多外,还与多种复杂因素有关。有报道认为其中与甲状腺激素失控有关。本研究旨在观察EH患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药物降压后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