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Vereckei法新四步流程图对宽QRS心动过速(WQRST)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在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ETT)过程中诱发WQRST的受检者27例,应用Vereckei法新四步流程图鉴别诊断WQRST.结果 Vereckei法新四步流程图诊断WQRST的符合率为92.6%,误诊率为7.4%.受检者ETT诱发的WQRST均自行终止,未致严重后果.4例ETT阳性的缺血性室性心动过速(VT)患者和1例ETT阳性的缺血性室上性心动过速(SVT)伴束支传导阻滞者,经积极救治均痊愈出院.结论 Vereckei法新四步流程图对ETT诱发的WQRST有鉴别诊断的价值,有助于及时正确识别VT和SVT,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宽QRS心动过速(WQRST)的鉴别诊断依据。方法选择在运动试验过程中诱发WQRST27例,根据Vereckei法新四步流程图,回顾性分析室性心动过速(VT)和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的发病率。结果Vereckei法鉴别诊断WQRST符合率92.6%,误诊率7.4%。其中4例缺血性VT和1例缺血性sVT伴束支传导阻滞的高危患者,均经积极救治(急诊PCI)痊愈出院。结论Vereckei新四步法是WQRST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助于及时正确识别VT和SVT,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是由吉林省天风制药有限责任公司首先采用拆分技术所获得的上市产品[1] ,目前并无该产品与氨氯地平的对比研究 ,尤其是药物漏服后动态血压的变化。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 ,用 2 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对比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及药物漏服对血压控制的影响。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根据WHO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从2 0 0 1年 8月至 2 0 0 1年 11月收集轻、中度高血压病人 5 2例。所有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受试前停用一切抗高血压药物并服用安慰剂 2周。病人被随机分为苯磺…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的盐酸地尔硫卓微丸缓释胶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的研究方法.160名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安慰剂两周后被随机分配到90 mg组(A组)和120 mg组(B组),2周后,对血压控制不良的患者将剂量加倍,试验共8周.结果在治疗6周后,A组和B组的收缩压分别降低17.1,17.9 mm Hg;舒张压分别降低12.6,14.7 mm Hg,各剂量组的总有效率间无显著差别,均大于90%(P值>0.05).治疗结束后不同剂量组间各生化指标无异常改变,试验期间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地尔硫卓的微丸缓释胶囊是一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安全、有效的降压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卡维地洛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94名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入组本研究,随机接受卡维地洛或美托洛尔治疗.卡维地洛组起始剂量为10 mg,2次/d,美托洛尔组起始剂量为25 mg,2次/d,2周后根据舒张压情况调整药物剂量.治疗期间为8周,每2周随访1次,观察疗效和不良事件.结果两组药物治疗两周后血压开始明显下降(P<0.01),卡维地络组比美托洛尔组更显著(P<0.05).卡维地洛治疗8周后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下降分别为[(18.5±15.2)、(13.5±7.9)mm Hg,P<0.01]及(5.9±13.1)次/min(P<0.01),降压总有效率达80.4%;与美托洛尔相比血压、心率降幅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基线相比血脂、血糖及其他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变化;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卡维地洛用于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缓释丙吡胺(异脉停)治疗心律失常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丙吡胺为Ia类抗心律失常药,缓释丙吡胺为其长效剂型。本文旨在探讨该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自身单盲对照法对58例室性和房性心律失常病人进行口服缓释丙吡胺(A组39例,0.5g/日;B组19例,0.25g/日)的临床研究。全部受试者在眼药前和眼药2周后行Holter、心电图等检查。结果:缓释丙吡胺治疗A、B两组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率分别为83%、73%,治疗房性心律失常分别为83%、73%。服药后A组病人的QTc和JTc间期分别延长9.3%和10.9%(与治疗前比,P均<0.001),B组中QTc和JTc间期眼药前后无明显差异。该药非心脏方面的副作用主要有视觉障碍和排尿困难。结论:口服缓释丙吡胺对室性和房性心律失常均有效,并有长效、眼药方便、副作用较少等特点,可供临床进一步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后,收缩压恢复延迟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及二者之间的半量化关系。方法经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检查,并于30d内行冠脉造影患者。运动后收缩压恢复延迟定义为:运动后3min收缩压除以运动后1min收缩压比值大于1.0(即:收缩压恢复比值rSBPR 3min/1min≥1.0)。冠脉病变程度的量化指标:应用杜克预后评分方法(分值范围0~100分),将积分≥42分确定为重度冠脉病变。结果入选164例[年龄(57±8)岁,男性82%],重度冠脉病变患者73例(44%)。研究显示:收缩压恢复比值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杜克预后评分明显相关(r=0.84。P〈0.001),其升高值与冠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线性回归分析在运动试验各组参数中,收缩压恢复比值(rSB—PR)对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作用最大(β=0.24,P=0.002,R^2=0.06)。冠脉造影阳性组的收缩压恢复比值较冠脉造影阴性组明显增高(P组内〈0.05),但与是否合并高血压病无关(P组间〉0.05)。结论应用收缩压恢复比值异常升高(rSBPR 3min/1min≥1.0),可以预测冠脉病变及其病变严重程度,运动后收缩压恢复延迟与重度冠脉病变明显相关。运动试验血流动力学反应异常可辅助诊断冠心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卡维地洛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94名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入组本研究,随机接受卡维地洛或美托洛尔治疗。卡维地洛组起始剂量为10 mg,2次/d,美托洛尔组起始剂量为25 mg,2次/d,2周后根据舒张压情况调整药物剂量。治疗期间为8周,每2周随访1次,观察疗效和不良事件。结果两组药物治疗两周后血压开始明显下降(P<0.01),卡维地络组比美托洛尔组更显著(P<0.05)。卡维地洛治疗8周后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下降分别为[(18.5±15.2)(、13.5±7.9)mm Hg,P<0.01]及(5.9±13.1)次/min(P<0.01),降压总有效率达80.4%;与美托洛尔相比血压、心率降幅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基线相比血脂、血糖及其他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变化;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卡维地洛用于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盐酸地尔硫卓微丸缓释胶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的盐酸地尔硫卓微丸缓释胶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的研究方法。160名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安慰剂两周后被随机分配到90 mg组(A组)和120 mg组(B组),2周后,对血压控制不良的患者将剂量加倍,试验共8周。结果在治疗6周后,A组和B组的收缩压分别降低17.1,17.9 mm Hg;舒张压分别降低12.6,14.7 mm Hg,各剂量组的总有效率间无显著差别,均大于90%(P值>0.05)。治疗结束后不同剂量组间各生化指标无异常改变,试验期间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地尔硫卓的微丸缓释胶囊是一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安全、有效的降压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的患者,运动后收缩压恢复延迟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方法:经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检查,并于30d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运动后收缩压恢复延迟定义为:运动后3min收缩压与运动后1min收缩压比值≥1.0,(即:收缩压恢复比值rSBPR3min/1min≥1.0)。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量化指标:应用杜克预后评分方法(分值范围0~100),将积分≥42确定为重度冠状动脉病变。入选164例年龄36~78岁,平均(57±8)岁,男性82%,重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73例(44%)。结果:收缩压恢复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杜克预后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0.84,P<0.001)。二分类变量Logisitic回归分析,在调节运动SBP变化和临床情况等因素,收缩压恢复比值(rSBPR)仍能反映冠状动脉疾病严重程度OR=2.43(95%CI1.31~4.50)P=0.005。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组rSBPR较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明显增高(P<0.05),但与是否合并高血压病无关(P>0.05)。结论:运动后收缩压恢复延迟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