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根据手术方式将入选患者分为三组,对比三组术后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并评估疗效.结果 微创组NIHSS与ADL评分均明显优于小骨窗组,NIHSS与ADL评分均显著优于开颅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小骨窗组,却显著高于开颅组.结论 微创钻孔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具有手术创口小、简便易行、疗效确切的优势,但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正确选择最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上矢状窦损伤的治疗经验,提高此类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我科近5年61例上矢状窦损伤的临床资料。分析上矢状窦损伤的手术时机、手术方法以及术中控制性低血压的应用,对于不同类型血肿在合适的时机采取合适的手术方法及术后根据不同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处理,着重探讨不同上矢状窦损伤的手术原则、手术策略、术中、术后处理等方面的问题。结果61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月,恢复良好29例(47.5%),中残19例(31.1%),重残11例(18.0%),植物生存3例(4.9%),死亡8例(13.1%)。结论术前充分准备,选择正确手术入路和修补方法是成功救治上矢状窦损伤的关键,根据患者具体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方法治疗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浆B型利钠肽(BNP)联合血糖检测在急性颅脑外伤患者的价值,了解两者联合检测对判断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住院治疗的急性颅脑外伤患者60例,按照GC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中、重三组,轻型17例,中型22例,重型21例。结果轻型17例,血糖(7.23±0.34)mmol/L,血清BNP(22.15±1.1)pg/ml;中型22例,血糖(9.29±0.81)mmol/L,血清BNP(17.91±0.09)pg/ml;重型21例,血糖(15.91±0.59)mmol/L,血清BNP(13.9±1.3)pg/ml。各组间血糖浓度、血清BN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伤后血糖〈9.3 mmol/L者病死率低于血糖≥9.3 mmol/L者(5.3%vs 25.0%);血清BNP〈16.5 pg/ml者病死率高于血清BNP≥16.5 pg/ml者(17.9%vs 8.3%);血糖〈9.3 mmol/L且血清BNP≥16.5 pg/ml患者病死率明显低于血糖≥9.3 mmol/L且血清BNP〈16.5 pg/ml者(0 vs 33.3%)。结论血糖联合血浆BNP可作为急性颅脑损伤预后判断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降钙素原(PCT)在开颅术后颅内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30例开颅术后颅内感染者作为研究组,30例开颅术后无颅内感染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脑脊液和血清PCT水平、白细胞计数等指标.结果 研究组脑脊液与血清PCT水平、白细胞计数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脑脊液PCT诊断的敏感性(95%)和特异性(90%)均较高.结论 脑脊液和血清PCT水平、白细胞计数对于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诊断均有价值,其中脑脊液PCT的临床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锁孔血肿清除术及内科保守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66例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予以常规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33例予以锁孔血肿清除术。对比两组临床总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肢体功能障碍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90%)显著高于对照组(6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1 d、1周、2周、1个月时的NIHSS评分明显更低,住院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低,且预后效果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与内科保守治疗比较,实施锁孔血肿清除术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可快速清除颅内血肿,具有更好的近、中期疗效,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预后的目的,且有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介入外科治疗进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开立  郑少涛  林喜容 《当代医学》2009,15(19):124-125
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神经外科自2006年4月-2008年6月,应用软通道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微创介入颅脑出血(血肿)清除技术,依据CT扫描定位,超早期(发病后6-7h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5例获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对显微镜下切除中央回区脑膜瘤的手术方法以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在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中央回区脑膜瘤临床患者病例42例,对其采取显微镜下切除术进行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结果经统计发现,行SimpsonⅠ级切除者27例,行Ⅱ级切除者10例,行近全切除者5例。术后随访结果显示,无死亡病例,发生偏瘫者3例,无复发病例。结论在对中央回区脑膜瘤患者行显微镜下切除术进行治疗过程中,选择合理手术方式,对中央沟静脉、矢状窦等进行保护,可避免脑功能区损伤,疗效显著,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脑外伤合并骨折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Ⅱ)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析我院2011年4月~2013年2月收治的脑外伤合并骨折患者52例为观察组,单纯骨折患者48例为对照组。检测伤后1、3、7、10、14d的IGF-Ⅱ水平的变化及术后4周、8周、12周骨痂形成率。结果 (1)单纯骨折组伤后1d、3d、7d、10d、14d IGF-Ⅱ水平显著低于脑外伤合并骨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单纯骨折组术后4周、8周、12周骨痂形成率低于脑外伤合并骨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外伤合并骨折患者血清IGF-Ⅱ水平显著高于单纯骨折患者,骨痂愈合情况脑外伤合并骨折组显著好于单纯骨折组。结论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可能在促进骨折愈合中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醒脑静与纳洛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迁延性昏迷患者的疗效.方法 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76例重型颅脑损伤后迁延性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治疗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生命体征、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远期生活质量评估量表(KPS)评分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58.4%与82.5%,对照组呼吸系统与心血管系统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治疗组,对照组GCS评分与KP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醒脑静与纳洛酮比较,在提高重型颅脑损伤后迁延性昏迷患者的临床治疗治愈率、减少呼吸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改善GCS评分与KPS评分均具有显著性意义,具有临床应用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