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一组主要发生于胃肠道的含有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高表达CD117,可能起源于Caja1间质细胞的肿瘤。1983年,Mazur和C1ark运用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重新评估胃间叶源性肿瘤的组织发生,提出GIST的概念,免疫组化和超微结构的研究显示大部分肿瘤无典型平滑肌和神经细胞特征。[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法(ELISA法)检测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HpSA试验)与金标准即^14 C-尿素呼气试验(^14 C-UBT)检测幽门螺杆菌的灵敏度、特异度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64例因上腹部症状接受胃镜检查患者的粪便标本,以快速尿素酶(RUT)和组织学联合检测幽门螺杆菌(Hp)为金标准,将ELISA法与金标准进行灵敏度、特异度等评价。结果:HpSA试验与金标准比较,检测Hp的灵敏度为96.0%,特异度为96.9%。结论:该检测方法的诊断准确率高,灵敏度、特异度高,适用于Hp的诊断,尤其适用于儿童、老年人、胃癌家属的筛查及无法开展^13 C或^14 C-尿素呼气试验的地区。  相似文献   
3.
郑兆祥  康丽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5):111-112
目的通过测定瘦素(LEP)在不同类型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表达,探讨其预测葡萄胎恶变和转移的可能性;并对葡萄胎恶变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葡萄胎预后的判断。方法应用过氧化物酶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0例正常早孕(〈12周)绒毛组织、32例部分性葡萄胎、93例完全性葡萄胎、30例侵蚀性葡萄胎、5例绒毛膜癌组织中LEP进行检测。分析7例发生恶变的葡萄胎患者的发病年龄、子宫大小、卵巢黄素囊肿、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等斟素。结果LEP在正常早孕绒毛组织、部分性葡萄胎、完全性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组织中均有表达,表达阳性率与病变程度呈正相关(X2=23.49,P〈0.05)。结论LEP与正常早孕滋养细胞的侵袭过程有关,LEP在滋养细胞疾病组织中表达的强度,与滋养细胞恶性程度的强度有关。对临床早期预测葡萄胎的恶变及预防性化疗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葡萄胎恶变还与患者发病年龄、B—hCG水平、子宫大小、卵巢黄素囊肿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化学感受器瘤较为少见,分良、恶性两种,可发生在人体任何有化学感受器的部位,发生在颈动、静脉者最多见(98%),位于腹膜后者国内文献报告约10例,现将手术病理证实的2例报导如下。 例1,女性,20岁。因左腹部持续性隐痛、低热、乏力、纳差八个多月,加重三天,于83年8月15日入院。体查:心肺无异常。左上腹触及约3×5厘米,哑铃状包块,质硬,表面欠光滑,活动性  相似文献   
5.
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依年龄增长而增加,以60~69岁为多见,表现为前列腺各种成分增生而结节状肿大,主要临床表现为排尿困难.临床多以前列腺增生收治,但术后病理证实并非均为BPH,现将我院1988年1月~1999年12月以BPH收治的120例患者结合临床病理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胃排空功能,并进一步探讨FD患者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胃排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FD患者89例,症状均符合罗马Ⅲ标准。入选病例行胃镜检查,根据快速尿素酶检测法及病理活组织检查将患者分为HP阳性组49例和HP阴性组40例,同时选取无症状健康对照组30例。利用实时超声胃窦单切面法,分别测量空腹、500 m L饮水后即刻和饮水后20 min时胃窦近端单切面截面积,并计算20 min时胃排空率、拟胃排空时间、胃排空系数,评估两组FD患者的胃排空功能。结果 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FD患者的20 min时胃排空率、拟胃排空时间、胃排空系数均有改变,差异显著(P<0.05);2FD患者的HP感染率为55.1%,HP阳性组和HP阴性组相比,20 min时胃排空率、拟胃排空时间、胃排空系数略有改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FD患者的胃排空功能较无症状健康人群明显降低;FD患者是否合并HP感染,对胃排空功能无显著影响,推测FD的胃排空功能异常机制可能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病理形态学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方法:采用光镜和免疫组化SP法对3例IMPC进行观察并结合文献分析.结果:3例乳腺IMPC与浸润性导管癌相比无特殊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大体检查.光镜下特征性表现为肿瘤细胞呈桑椹状、微乳头状或小腺管样排列,癌巢与周围间质形成明显的空隙,微乳头缺乏纤维血管轴心,每个微乳头细胞团和周边的纤维组织均存在无细胞的间隙样结构;瘤细胞CerbB-2、CgA和EMA( ).结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是一种少见类型的浸润性乳腺癌,具有淋巴管侵袭性强、淋巴结转移率高、预后差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8.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disease,GTD)是一组来源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的疾病.根据滋养细胞的分化程度、绒毛间质多少及生物学行为,GTD可分为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invasivemole)、绒毛膜癌(chorionic carcinoma)及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1].本研究排除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  相似文献   
9.
DNA图像分析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乳腺良恶性病变的DNA含量 ,探讨其在乳腺癌诊断和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结合细胞形态 ,并利用传统的Feulgen染色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DNA含量。结果 乳腺良恶性病变之间 ,乳腺癌Ⅰ级、Ⅱ级、Ⅲ级之间 ,DNA平均倍体值 (DMP)、DNA指数 (DI)、二倍体偏离指数 ( 2CDI)、DNA恶性度分级 (DNA MG)有显著差异 (P <0 .0 1) ;乳腺良恶性病变之间DNA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DMP、DI、2CDI、DNA MG为乳腺良恶性病变提供可靠的鉴别依据 ,2CDI、DNA MG对判断乳腺癌恶性程度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