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入营犹可透热转气,语出《叶香岩外感温热篇》,此语言简意深,其内涵和外延均有较为丰富的内容,值得探讨。本文拟从透热转气的原义、时机与方法等问题加以分析讨论。探源释义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从字义上理解并无古奥难释之处,可直译为:温病邪入营分,尚可运用透热的方法转出气分而解。但其内涵却是多方面的,统观全句的主题是论述营分证的治疗原则,其巾“透热”指的是治法,“入营”指的是病程阶段,为确立治法的依据,“转气”是营热透达的出路,而“犹可”  相似文献   
2.
变应性亚败血症属于温病范畴,证候有卫、气、营之分及虚实之变,治疗用药有常有变,每用解表法、凉营清气法、养阴活血法治常证,以虚实并清法、化阴祛风法、益气固表法治变证。这些方法与激素同用经治的44例,较之单纯激素治疗的1 2例,不仅减少了反跳次数,而且明显地提高了疗效.  相似文献   
3.
俞根初(1734~1799年),浙江人,前清名医。世居绍兴陶里村,因医术精湛,排行居三,人称俞三先生。俞氏生于世医之家,早承家学,遍读古今医书, 汲取各家之长,对仲景学说研究尤深,多有发挥。注重临床实践,擅治外感热病,每能起沉疴,救危亡,尔立之年即医名大振,妇孺咸知,远近求诊者门庭若市,十有九验,疗效卓著,病家敬之如神。且学识宏博,谦恭广交,故蜚声医坛,誉满杏林,在乾嘉之间历四五十年而不衰。  相似文献   
4.
近几十年来,温病学虽然有所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当前新的形势下,温病学将如何作出新的贡献?这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本期发表我院部分师生的短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郁觉初  吴成 《中医杂志》1991,32(12):33-35
变应性亚败血症(简称亚败血症)是一种具有变态反应的基本特征而临床表现又酷似败血症的综合征,起病急、变化快、病情复杂,而又缺乏特异性诊疗方法,致使临床屡多误诊和误治。为了探讨本病的诊治用药规律,我们与有关单位合作,从1972年1月~1986年2月共收治本病60例,分别采用西药与中西医结合对照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变应性亚败血症(简称“亚败血症”或“亚败”)是一种具有变态反应的基本特征而临床表现又酷似败血症的综合征,属疑难杂症范畴。由于目前缺乏特异性诊治方法,致使临床屡多误诊、误治。为了探讨本病的防治规律,我们与有关单位合作,从1972年1月~  相似文献   
7.
变应性亚败血症,成人较少见,治疗亦较困难。本文通过对1972年以来经治的11例成人变应性亚败血症的分析,谈谈我们对有关本症病因与临床诊断的一些看法,并着重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一、临床分析本文病例共计11例,其中1972年3例,1974—1976年8例;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在21—30岁者3例,31—40岁7例,41  相似文献   
8.
泄泻指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如水样而言,是脾胃系統运化失常,大小腸传导泌別失职的病理反应。临床中以其症情的緩急輕重,罹病时間的久远短暫,一般分急性泄泻及慢性泄泻来統括寒热虛实諸型。急性泄泻来势急暴又称暴泄,其愈也速;慢性泄泻来势緩慢,或急性泄泻失治、誤治而得,往往經年累月,时作时止,故又称久泄。我們应用升阳益胃湯加减治  相似文献   
9.
雷少逸,名丰,祖籍福建浦城,后迁居浙江三衢(今衢市),晚清名医。父逸仙诗文医术出众,少逸随父学医甚早,家学渊源,又喜博览医书,引伸触类,思路开阔,学术思想活跃,对时病研究尤深,躬身实践,将其所见所闻鉴古参今,写成《时病论》一书,此书详述时病的命名分类、鉴别辨析、治疗用药,见解独特,自成体系。现就其丰富的学术思想择要阐述如下。主张知时论证,按时分病雷氏对时病的辨认和治疗十分强调知时,认为“医者之难也,而其最难者莫甚于  相似文献   
10.
薛雪(1681~1770年),字生白,号一瓢,江苏吴县人。薛氏博学多才,性格高雅,洁身自好,淡于功名。潜心于岐黄之术,以医为毕生之业。对湿温病证治,心得尤深,辨证治疗匠心独具。《湿热病篇》是其代表作,该书对湿热病证的论述,详尽而精辟,是温病学发展史上系统而完整地阐述湿温证治的最早文献,李清俊赞尝:“其见之也确,其言之也详,其治之也各得所宜。”如果说在外感病领域里,叶天士补充了张仲景之不足,那末薛生白又弥补了叶天士之不足,使温病学说渐臻完善。观就薛氏辨治湿温病的学术思想及其主要特点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