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皮肤病学   25篇
综合类   9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斌  何威  李承新  高天文  李颖  郁博  杨扬 《重庆医学》2008,37(9):926-928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人皮肤鳞癌细胞中Smad4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及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体外培养的人皮肤鳞癌A431细胞与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中Smad4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在mRNA表达水平上,A431细胞与对照HaCaT细胞相比,其2-△△CT值大于2,在蛋白表达水平上,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6,P<0.05),提示人皮肤鳞癌A431细胞Smad4的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的HaCaT细胞。结论Smad4表达下调可能是鳞癌A431细胞所固有的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变化之一。  相似文献   
2.
郁博  何威  张斌  杨玲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9,43(11):424-425
临床上皮肤科医生常根据患者不同的皮损状况选用不同效力的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外用制剂,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已发现,GC具有下调角质形成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α的表达和上调GRβ表达的作用,从而导致外用GC制剂皮肤耐受,疗效降低[1-2].对GC效力等级的判定主要依据其收缩血管作用的强弱而定,那么不同效力的GC外用制剂对角质形成细胞GR表达的调节作用有何差异呢?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以人角质形成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并比较经不同效力GC作用后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 GRα和GRβ的表达情况,希望为临床合理地使用不同效力GC外用制剂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易复发并以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增殖及分化不全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中外用糖皮质激素(GC)以其良好的抗炎、抗过敏及免疫抑制等作用,成为长期以来皮肤科医师治疗银屑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针对银屑病的外用治疗进行了各种相关研究,发现GC与糖皮质激素受体(GR)结合并发挥抗炎作用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该文就银屑病外用GC治疗时对GR的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63岁.因胸部左侧起红斑伴疼痛2个月,加重伴水疱形成3周就诊.2月前左侧胸部疼痛明显,并出现一处鸡蛋大小红班.其上散在数个粟粒至米粒大红色丘疹.外用阿昔洛韦软膏后疼痛无缓解.就诊前3周,红斑上出现米粒大簇集性丘疱疹及水疱,疼痛剧烈.门诊以带状疱疹收入院,  相似文献   
5.
郁博  何威  张斌  杨玲 《重庆医学》2008,37(6):610-612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角质形成细胞的糖皮质激素受体β(glucocorticoid receptorβ,GRβ)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反转录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观察经不同浓度及不同时间的地塞米松作用下,培养的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的GRβ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情况。结果地塞米松可上调HaCaT细胞GRβ的表达,呈作用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效应。结论糖皮质激素可诱导角质形成细胞GRβ表达增强,这可能部分解释持续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的皮肤耐受现象以及对糖皮质激素局部治疗的抵抗。  相似文献   
6.
临床资料患者男,42岁.因龟头包皮起红斑3年,加重半年就诊.3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于龟头部出现粟粒大白斑,无自觉症状.后逐渐增大至黄豆大的红斑,疼痛明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尖锐湿疣".给予口服药物(具体药物及剂量不详)及激光治疗,效果不明显.2006年2月红斑增至2.8 cm×2.5 cm,并蔓延至包皮内板,表面轻度糜烂,有渗液,疼痛加剧,于2006年8月来我科就诊.患者既往体健,2002年4月曾有2次不洁性交史,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疾病史.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地塞米松和他克莫司对HaCaT 细胞热休克蛋白90(HSP90)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潜在的临床意义.方法:以含10-6 mol/L 地塞米松或10-6 mol/L 他克莫司的DMEM(高糖)培养基培养细胞,在24 h 和48 h 的不同时相点,采用Real timePCR和Western blotting 检测HSP90 的表达.结果:地塞米松作用24 h 后,HSP90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48 h 后进一步升高(P < 0.05);而他克莫司作用于HaCaT 细胞后的不同时相点,HSP90 mRNA 和蛋白水平与未处理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地塞米松可上调角质形成细胞中HSP90 的表达,他克莫司不影响角质形成细胞HSP90 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沙蜇刺丝囊毒素的提取及其溶血活性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自溶法制备沙蜇刺丝囊细胞,利用超声波破碎细胞提取毒素,再将毒素置于不同温度、不同pH值及不同浓度的乙二胺四乙酸(EDT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及二价金属离子溶液中孵育后,加入到人血红细胞溶血反应体系中,测定上述理化因素对沙蜇刺丝囊毒素溶血活性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成功提取到沙蜇刺丝囊毒素,其半溶血率(HU_(50))约为26.38 mg/L;毒素的溶血活性受温度影响较大,37℃时溶血活性最强;溶血活性在弱酸性条件下较稳定,pH4.8时毒素的溶血活性最大;EDTA和GSH对毒素溶血活性具有稳定作用,而二价金属离子Ca~(2+)、Mn~(2+)、Cu~(2+)、Mg~(2+)、Ba~(2+)和Zn~(2+)能不同程度的抑制其活性。结论:沙蜇刺丝囊毒素具有溶血活性,其活性的稳定性受温度、pH值、EDTA、GSH及二价金属离子影响。  相似文献   
9.
扩张孔1例     
临床资料 患者女,59岁、左腰部起结节1年,无自觉症状。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左腰部出现一米粒大肤色丘疹,表面有一黑点,逐渐增大为豌豆大半球形结节,顶部中央有一米粒大黑色角质栓。于2006年4月来本院就诊否认有外伤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Smad2、Smad3、Smad4在皮肤黑素瘤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和蛋白印迹方法,分别检测人皮肤黑素瘤A375细胞和人正常黑素细胞中Smad2、Smad3、Smad4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A375细胞中Smad2、Smad3、Smad4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人正常黑素细胞(t=2.361~4.214,P<0.01)。结论在黑素瘤细胞的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信号通路中Smad2、Smad3、Smad4均出现表达下调,可能参与了皮肤黑素瘤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