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皮肤病学   1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笔者受文献[新医学文摘(卡片)皮肤科分册1988;6:86165]启发.于1987-1989年共治疗疥疮结节112例.现将资料完整并随访的2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生殖器疱疹(GH)的发病率在迅速上升,亚临床无症状GH是HSV性传播的主要传染源,未及时发现这类感染者并采取相应措施是造成生殖器疱疹流行的重要因素。。为此,我们进行了女性无GH症状者宫颈HSV感染状况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临床资料 例1,女,65岁。臀部疱疹反复发作10余年,现发疹5天,于2003年11月28日就诊。10多年来双侧臀部反复发生红斑,灼热感,很快在其上出现成簇小水疱,不易破,伴灼痛。每年发生7~8次,每次发作皮疹基本上都固定在同一部位。曾在多家医院就医,诊断为“带状疱疹、疱疹、脓疱疮、隐翅虫皮炎”等,经治疗皮疹也消退。体检:一般情况好,全身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情况:左臀部有2簇、  相似文献   
5.
幼儿腹部远心性脂肪营养不良是罕见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皮肤及皮下脂肪萎缩性疾病,笔者遇见1例报告如下。患儿男,7岁,因腹部萎缩斑逐渐扩大5年半而来我院就诊。患儿在1岁半时被发现耻骨联合处有一鸭蛋大的“凸”形花瓣样蓝色斑,5年多来依此图形缓慢地向上、向两侧扩展,至双侧腹股沟及整个腹部,皮疹消退处微凹陷,向上扩展的皮疹边缘色泽由蓝色渐变为暗红色,无痛痒。患儿足月顺产,既往体健,无外伤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生长发育正常。皮肤科情况:上自双肋缘及剑突下,下至双侧腹股沟,横至两侧腹壁缘的腹部大…  相似文献   
6.
性传播疾病(STD)的逐年增多,淋病后心理障碍患者亦日渐增多,现将笔者遇到的4例报告如下,并就其对策与同道们商榷。 例1男,40岁,工人,嫖娼染上淋病。2年多来,先在当地某医院经2个多月多种药物治疗,自认为病情未愈,细菌已侵入血液扩散全身。自觉全身乏力,头昏、胸闷、两胁酸胀、四肢关节疼痛,为此到广州多家大医院求医,经多项化验检查无异常,患者  相似文献   
7.
<正> 多发性黑子综合征(Multiple Lentigines Syndrome)为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国内在1985年首次报告,至今仅有9例。现将我们所见的1例伴家族性蓝色巩膜报告如下。患儿,男,10岁。因全身皮肤黑色斑点10年,于1990年8月27日就诊。出生时就发现在左眼内皆有点状的及右下腹片状的黑斑,后陆续发疹,逐年增多,近年发疹更快,至今泛发全身。皮疹的发生增多和色泽的深浅与季节、日晒无关。无血便史。学习成绩中等,父母非近亲婚配。家庭中无类似疾病,而有蓝色巩膜现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全身发疹性脓疱病(AGEP)的病因、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区皮肤病防治院门诊收治的7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6例为病毒所诱发,1例与药物有关。病毒诱发AGEP者的发疹前驱期较药物诱发者长。表现为发病急骤、高热、全身泛发性针头大非毛囊性的无菌性脓疱、白细胞增高等。结论:本病预后好,短期的皮质激素应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性病生殖道炎病原体与阴道念珠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培养和快速免疫法等进行病原体检测。将性病生殖道炎病原体与阴道念珠菌感染作字2相关分析。结果:388例性病可疑患者中病原体检测阳性率为73.45%,念珠菌检测阳性率29.47%,其中解脲支原体合并念珠菌感染率为32.70%,两者密切相关(字2=20.07,P<0.005)。结论:摇解脲支原体感染可能助长念珠菌的感染。  相似文献   
10.
秦晓真  邹贺文 《华夏医学》2006,19(4):708-709
目的:探讨电离子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和氟尿嘧啶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随机分3个组:A组单用多功能电离子治疗机去除疣体;B组在去除疣体后加用氟尿嘧啶局部湿敷;C组在B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肌注卡介菌多糖核酸。结果:3个治疗组的两组之间的复发率比较差异,B组与A组、C组与B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而C组与A组的复发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电离子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和氟尿嘧啶预防尖锐湿疣复发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