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炎症细胞、细胞组分及神经递质参与的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近年来随着对哮喘肺内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深入研究.由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神经系统介导的气道神经源性炎症(airwayneurogenicirrflam.mat.ion)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是调控神经源性炎症关键的细胞因子。发现它可通过连接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而发挥放大气道炎症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神经生长因子在哮喘神经源性炎症及其信号传导中的作用。旨在为探讨哮喘的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香烟烟雾暴露对大鼠肺组织Wnt3a和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20只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模型组大鼠被动吸入香烟烟雾,每天2次,每次45 min;对照组大鼠不接触香烟烟雾.100d后处死动物,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Wnt3a和β-catenin蛋白表达,并测定2组大鼠支气管平滑肌厚度.结果 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呈现慢性炎性反应和肺气肿样改变,小气道壁及平滑肌层增厚明显.α-SMA主要表达于气道和血管的平滑肌层.模型组支气管平滑肌厚度高于对照组[ (3.06±0.62) μm比(1.86±0.43) μm,P<0.05].Wnt3a和β-catenin主要表达于支气管上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模型组与对照组支气管上皮细胞Wnt3a蛋白表达分别为74.54±4.14、89.24±3.02;肺泡上皮细胞Wnt3a蛋白表达分别为91.97±2.50、110.46±3.8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型组与对照组支气管上皮细胞胞质β-catenin蛋白表达分别为86.97±4.87、103.18±3.77;支气管上皮细胞胞核β-catenin蛋白表达分别为95.75±3.91、116.12±5.76;肺泡上皮细胞胞质β-catenin蛋白表达分别为106.24±4.57、128.81±3.96;肺泡上皮细胞胞核β-catenin蛋白表达分别为125.44±4.89、152.90±4.1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香烟烟雾可诱导大鼠肺组织Wnt3a和β-catenin蛋白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对哮喘大鼠脾淋巴细胞IL-4、IL-5表达的影响。方法:1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8只,哮喘组(B组)8只,采用卵蛋白和氢氧化铝腹腔内注射致敏,2周后给予1%卵蛋白雾化吸入激发哮喘。(1%卵蛋白/生理盐水)雾化吸入2周后,24h内体外分离培养对照组大鼠和哮喘组大鼠脾淋巴细胞;通过RT-PCR半定量法和ELISA法测定2组大鼠脾淋巴细胞表达Th2细胞因子IL-4、IL-5mRNA转录水平和分泌蛋白的基础水平,观察外源性NGF和LIF体外干预后淋巴细胞IL-4和IL-5表达随干预浓度的变化。结果:(1)哮喘组IL-4、IL-5mRNA表达及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在外源性不同浓度的NGF、LIF干预下,IL-4、IL-5mRNA和蛋白表达量分别比前一梯度低浓度干预组有显著升高(P0.05),NGF、LIF上调IL-4、IL-5mRNA和蛋白表达呈浓度依赖性。结论:在哮喘大鼠中,NGF、LIF可能通过上调Th2类细胞因子IL-4、IL-5mRNA表达和蛋白分泌,参与促进和放大Th2类细胞因子免疫失衡效应。  相似文献   
4.
5.
目的研究环匹阿尼酸(CPA)对大鼠远端肺静脉平滑肌细胞(PVSMC)细胞内钙浓度([Ca2+]i)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原代培养大鼠远端PVSMC,并通过形态学和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利用荧光显微镜和InCyte细胞内钙浓度检测系统观测高钾(60 mmol/L KCl)溶液及CPA对PVSMC的[Ca2+]i影响。结果原代培养的PVSMC表现出典型血管平滑肌细胞生长特征,并对平滑肌α-actin免疫荧光染色呈阳性反应;高钾溶液使PVSMC的[Ca2+]i显著升高,5μmol/L硝苯地平能完全阻断PVSMC的[Ca2+]i对高钾溶液的反应;10μmol/LCPA能使含5μmol/L硝苯地平的无钙Krebs溶液孵育的PVSMC的[Ca2+]i短暂小幅升高,恢复细胞外Ca2+至2.5 mmol/L后,10μmol/L CPA能使含5μmol/L硝苯地平的Krebs溶液孵育的PVSMC的[Ca2+]i迅速升高。结论 CPA能够使大鼠远端PVSMC的[Ca2+]i升高,其机制可能与Ca2+从肌浆网释放,并诱发细胞外Ca2+通过钙池操纵性钙通道(SOCC)内流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急性缺氧对大鼠远端肺静脉平滑肌细胞(PVSMC)细胞内钙浓度([Ca2+]i)的影响及L型电压依赖性钙通道(VDCC)阻断剂硝苯地平的作用,为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胶原酶消化法培养大鼠远端PVSMC,利用荧光显微镜和细胞内钙浓度检测系统观测急性缺氧(4%O2)、高钾(60 mmol/L KCl)溶液对PVSMC的[Ca2+]i影响及硝苯地平的干预作用.结果:对照组PVSMC的[Ca2+]i随时间变化维持基线水平;缺氧组PVSMC急性缺氧后,[Ca2+]i迅速升高并维持平台水平,△[Ca2+]i达82.83 nmol/L士23.03 nmol/L;硝苯地平干预组PVSMC予急性缺氧和5μmol/L硝苯地平干预后,[Ca2+]i升高幅度较小;高钾溶液孵育PVSMC后,[Ca2+]i迅速增高,5 μmol/L硝苯地平能完全阻断PVSMC的[Ca2+]i对高钾溶液的反应.结论:急性缺氧可使大鼠远端PVSMC的[Ca2+]i升高,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VSMC的VDCC和另外的非VDCC依赖的钙通道导致细胞外Ca2+内流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PM2.5是否通过Wnt-5a/JNK信号通路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16HBE中IL-6和TNF-α的分泌.方法 本研究分为大鼠和16HBE细胞两部分.具体如下:将大鼠分为对照组和吸入机动车尾气组(浓度1.5 mg/m2,2 h/d,1月);将16HBE细胞分为对照组、PM2.5组(20μg/mL)、阴性对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H1受体拮抗剂氮卓斯汀鼻喷剂联合吸入激素对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1例中、重度哮喘伴变应性鼻炎患者在规律经口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50μg/250μg),2次/d,每次1吸的基础上随机给予下列治疗:A组(22例)氮卓斯汀鼻喷剂2次/d,每次两鼻孔各1喷;B组(20例)布地奈德鼻喷剂2次/d,每次两鼻孔各1喷;C组(19例)氮卓斯汀鼻喷剂2次/d,每次两鼻孔各1喷,联合布地奈德鼻喷剂2次d,每次两鼻孔各1喷。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3组患者的哮喘症状评分并测定诱导痰嗜酸粒细胞占有核细胞的百分比及诱导痰上清液中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白介素13(IL-13)的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A组哮喘症状评分、诱导痰嗜酸粒细胞占有核细胞的百分比及诱导痰上清液中ECP、ICAM-1的水平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哮喘症状评分及诱导痰上清液中ECP水平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吸入激素的基础上联合应用H1受体拮抗剂鼻喷剂可抑制气道嗜酸粒细胞及ECP、ICAM-1水平,有效治疗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且不良反应较轻。对于顾忌鼻用激素的副作用而又认为联用两种鼻喷剂麻烦的患者可选择H1受体拮抗剂氮卓斯汀鼻喷剂联合吸入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9.
王虹  杨淑玲  张少卿  毛锐  邹威凤  谭杰 《广东医学》2012,33(24):3728-3730
目的评估诱导痰细胞因子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与支气管哮喘严重程度及气道反应性的关系。方法观察61例哮喘患者的哮喘控制测试评分(ACT),按ACT评分将患者分为未控制组、部分控制组、完全控制组,应用高渗盐水激发试验测定患者气道反应性并检测诱导痰上清液中ECP、ICAM-1、IL-13的浓度。结果诱导痰ECP浓度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部分控制组显著低于未控制组(P<0.05),完全控制组显著低于部分控制组(P<0.05);诱导痰ICAM-1、IL-13浓度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P浓度与ACT评分显著负相关(r=-0.569,P<0.001),诱导痰IL-13浓度与气道反应性显著负相关(r=-0.638,P<0.001)。结论诱导痰ECP、IL-13浓度能分别反映哮喘症状严重程度及哮喘患者气道反应性,测定诱导痰细胞因子ECP、IL-13有助于指导哮喘的抗炎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OPD)肺动脉扩张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广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10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扩张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正常患者104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肺功能检查,指定同一名高年资、高职称医务人员按照仪器设备相关延期完成两组肺功能检测,具体项目包括呼气峰流速(PEF)、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MVV/预计值%等。结果研究组PEF、MVV、FEV1/FVC、FEV1等各项肺功能指标检测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动脉扩张与肺功能具有显著相关性,即肺动脉扩张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检测值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