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09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汗证的护理     
《素问、阴阳别论》说“阳加于阴谓之汗”,故汗是阳气蒸化津液、从腠理达于体表而成。正常人在体力活动进食辛辣、衣被过厚、情绪过于激动或紧张等情况下可有汗出,属生理现象。中医对汗证很重视,认为“血汗同源”,“汗为心之液”,如果病理性的汗出过多可因耗损了津液而引起伤津脱液,气随液脱等危象。病理性汗出称为汗证。汗证有外感病汗出、内伤病汗出和局部汗出等。现分述如下。外感疾病有外感表证的汗出与外部入里而成为里热证的汗出。外感病表证阶段的汗出常见于“外感风热”“中凶风表虚证”及“已阳正固复感外部”的表证,因风性开泄,热性升散,使腠理疏松  相似文献   
2.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是中老年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持续性的病理生理及解剖组织学改变最终导致右心或全心功能衰竭。临床上采用传统的利尿剂、洋地黄制剂和血管扩张剂应用,往往疗效不佳。自2001年10月至2008年11月,笔者使用卡托普利、黄芪注射液、门冬氨酸钾镁(以下简称“三联用药”)对30例慢性肺心病心衰患者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3.
疫毒痢是痢疾中一种特殊证型。多发于夏秋季节,常见于2~7岁小儿,临床上以发病急骤、高热、昏迷、抽风为主要特点。也有少数病例是由普通痢疾转变而来。其发病机制是,疫痢之邪毒重,淤结肠内,可在未形成脓血便下泄之际,则热邪毒已先内陷,窜营入血或内陷心包,肝风妄动,出现一系列闭脱危证。临床常见有“实热内闭”“内闭外脱”两种证型。现将本病的辨证施护介绍如下。一、严密观察病情,既病防变 1.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正气易虚,邪气易实,发病容易,变化迅速,故应严密观察神气、面色、体温、肢温、脉象的变化,密切注意疾病的转变与  相似文献   
4.
疫毒痢是痢疾中的一种特殊证型,多发于夏秋季节,常见于2~7岁小儿,临床上以发病急骤、高热、昏迷、抽风为主要特点,也有少数病例是由普通痢疾转变而来.其发病机制是疫痢之邪毒重,瘀结肠风,可在未形成脓血便下泄之际,则热邪毒已先内陷,窜营入血或内陷心包,肝风妄动,出现一系列闭脱危证.临床常见有"实热内闭"、"内闭外脱"两种证型.现将本病的辨证施护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邹功珍 《现代保健》2009,(24):106-106
疫毒痢是痢疾中的一种特殊证型,多发于夏秋季节,常见于2~7岁小儿,临床上以发病急骤、高热、昏迷、抽风为主要特点,也有少数病例是由普通痢疾转变而来。其发病机制是疫痢之邪毒重,瘀结肠风,可在未形成脓血便下泄之际,则热邪毒已先内陷,窜营人血或内陷心包,肝风妄动,出现一系列闭脱危证。临床常见有“实热内闭”、“内闭外脱”两种证型。现将本病的辨证施护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