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不同比重布比卡因在剖宫产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行剖宫产术的孕妇90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30例,常规准备手术,麻醉前静脉滴注500 ml林格液进行扩容,并监测体征变化。在L34行腰硬联合麻醉,注射布比卡因麻醉剂。A组(轻比重):将1 ml浓度为0.75%布比卡因混合到1 ml灭菌注射用水中;B组(等比重):将1 ml浓度为0.75%布比卡因混合到1 ml脑脊液中;C组(重比重):将1 ml浓度为0.75%布比卡因混合到1 ml 10%葡萄糖注射液中。根据产妇身高、体重情况,分别注入1.64行腰硬联合麻醉,注射布比卡因麻醉剂。A组(轻比重):将1 ml浓度为0.75%布比卡因混合到1 ml灭菌注射用水中;B组(等比重):将1 ml浓度为0.75%布比卡因混合到1 ml脑脊液中;C组(重比重):将1 ml浓度为0.75%布比卡因混合到1 ml 10%葡萄糖注射液中。根据产妇身高、体重情况,分别注入1.61.8 ml布比卡因混合液,穿刺成功后拔出穿刺针后固定,将产妇转为平卧位。比较三组麻醉特性指征、麻醉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C组阻滞完善时间为(2.1±0.4)min,较A组[(3.7±0.6)min]、B组[(3.4±0.2)min]短,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感觉阻滞维持时间[(194.1±24.3)min]、平面消退2节段时间[(44.6±12.4)min]均短于B组[(238.5±23.7)min、(64.5±11.8)min]及C组[(243.6±25.7)min、(69.6±14.8)m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恶心呕吐、低血压发生率分别为3.0%、56.7%均高于A组的10.0%、36.7%及B组的6.7%、20.0%。结论不同比重布比卡因对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无明显影响,但是重比重布比卡因术后并发症较严重,相比之下,等比重综合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可作为临床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蛛网膜下腔阻滞中使用不同麻醉药物的分娩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9年10月我院经阴道分娩的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摸球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予以布比卡因、舒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定麻醉,对照组予以布比卡因和舒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镇痛后30、60 min,观察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镇痛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产程、宫口全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胎儿娩出后1、5 min Apgar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蛛网膜下腔阻滞中使用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定的分娩镇痛效果好,不会对胎儿造成影响,临床医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术后镇痛中氟比洛芬酯对吗啡用量和效果的影响。方法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术后镇痛:A组,吗啡40 mg+阿扎司琼10 mg+生理盐水100 ml;B组用氟比洛芬酯50 mg超前镇痛,术后吗啡40 mg+阿扎司琼10 mg+生理盐水100 ml;C组氟比洛芬酯100 mg+阿扎司琼10 mg+吗啡40 mg+生理盐水100 ml。观察术后吗啡的用量,患者自控镇痛(PCA)总次数,术后4、8、12、24 h的VAS疼痛评分。结果与A组比较,B、C组术后122、4 h吗啡用量减少,PCA总次数减少,VAS评分降低(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50 mg超前镇痛或镇痛泵中氟比洛芬酯100 mg与吗啡配伍,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可减少吗啡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老年全身麻醉ASAⅠ~Ⅲ非心脏手术患者68例,手术种类包括普外科、胸外、骨科、泌尿科,全身麻醉诱导用异丙酚、咪唑安定、芬太尼、琥珀胆碱,术中麻醉以持续静脉注射芬太尼和间断静脉注入维库溴铵,并持续吸入异氟醚。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法(MMSE)评估患者认知功能。结果 68例中,POCD 15例(22.1%),其中合并高血压7例(46.7%)、高血压及糖尿病占5例(33.3%),其他3例(20.0%)。POCD发生在术后24~72 h,昼轻夜重。结论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早期POCD发病率较高,高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是引起老年POCD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吴卫东  尹丹琴  邵钢  毛丽芬  姜春南 《江苏医药》2012,38(20):2465-2467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全麻患者气管拔管期间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全麻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M组)和生理盐水组(N组).比较两组围拔管期循环变化和术后躁动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 N组拔管期收缩压(SBP)、舒张压(DBP)、HR均比拔管前明显升高,而M组均无明显变化,且明显低于N组(P<0.05).M组给予右美托咪定静脉滴注后出现头昏1例,心动过缓1例,停药后1d内均消失.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有效减轻全麻气管拔管期患者的应激性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分析肺血栓栓塞(PTE)患者资料,探讨肺栓塞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9~2010年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30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PTE患者常伴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创伤和(或)骨折、心血管疾病等危险因素;动脉血气分析、D-二聚体、心电图检查可提示PTE;超声心动图对PTE有诊断作用;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CTPA)是确诊PTE的可靠方法.结论 PTE是心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对有症状的高危患者应及早行CTPA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30例肺栓塞临床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分析肺血栓栓塞(PTE)患者资料,探讨肺栓塞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9~2010年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30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PTE患者常伴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创伤和(或)骨折、心血管疾病等危险因素;动脉血气分析、D-二聚体、心电图检查可提示PTE;超声心动图对PTE有诊断作用;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CTPA)是确诊PTE的可靠方法.结论 PTE是心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对有症状的高危患者应及早行CTPA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深静脉穿刺因其解决了静脉通道.便于监测中心静脉压.为抢救危重患者,建立静脉营养和长期输液提供了重要的途径。由于操作的盲目性,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本研究采用改良后路行颈内静脉穿刺,能较大限度地降低穿刺所造成的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穿刺的成功率,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深静脉穿刺因其解决了静脉通道.便于监测中心静脉压.为抢救危重患者,建立静脉营养和长期输液提供了重要的途径。由于操作的盲目性,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本研究采用改良后路行颈内静脉穿刺,能较大限度地降低穿刺所造成的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穿刺的成功率,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