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74例,使用上海手术器械厂生产的Q/CYAE186—2000小切口胆囊切除器械行小切口胆囊除术(MC)的资料。结果手术显露良好,手术时间平均45min,平均出血40mL.术后疼痛轻,无胆管副损伤,切口脂肪液化11例。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较传统开腹手术创伤小,具有一定优越性。在未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医院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比较CAD/CAM制作的蜡熔模和树脂熔模与传统滴蜡法制作的蜡熔模对金属基底边缘适合性影响的差异。方法:采用标准模具制作标准代型18个,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6个,A组代型滴蜡法制作蜡熔模,B组代型CAD/CAM制作蜡熔模,C组代型CAD/CAM制作树脂熔模。每一代型及熔模进行四点标记,分别进行包埋铸造,按标记点就位,对每一个代型就位后的金属基底用Leica显微镜在四个标志点对垂直边缘缝隙进行拍照,用Image-ProPlus6.0进行测量后,使用SAS9.13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及t检验。结果:A组:68.20±24.30μm;B组:46.31±23.43μm;C组:60.58±21.87μm。所有试件的垂直边缘缝隙均在120μm以内。经方差分析及t检验,三组之间(P=0.0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C两组(P=0.2600)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P=0.0027)、B组与C组(P=0.0343)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AD/CAM制作的蜡熔模与CAD/CAM制作的树脂熔模、传统滴蜡法制作的蜡熔模相比,经铸造后的试件具有较好的边缘适合性。CAD/CAM与传统铸造法结合能获得边缘适合性良好的修复体。  相似文献   
4.
手指闭合性损伤致动脉危象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指开放性损伤如果伴有指动脉损伤,在诊治时容易引起重视,其误诊误治的机会不多。相比而言,闭合性损伤发病机会较少,而且由于皮肤的完整性存在,动脉损伤在诊治时很易被忽视。如果对其潜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从1991年1月~2000年12月,我们共处理此类指动脉闭合性损伤1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8例,男14例,女4例;年龄18~60岁,平均28.8岁。伤因:绳索勒伤7例,钝器击伤5例,挤伤3例,石块压轧伤2例,冲床伤1例。受伤指别:示指10例,中指3例,环指4例,小指1例。受伤部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2006年使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治疗172例腹股沟疝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操作简单,创伤轻,安全、复发率低。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手术更符合人体解剖结构,效果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因素对侧方颌位咀嚼效能的影响。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与体格检查进行随机调研,利用722型分光光度计对咀嚼效能定量分析。结果:侧方颌位(P=0.8107)、性别(P=0.7342)、偏侧咀嚼(P=0.4466,P=0.4005,P=0.1554)、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早期(P=0.811)均对咀嚼效能无显著性影响。结论:临床工作中则不刻意进行牙合型的修改。为需测定咀嚼效能的实验筛选研究对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对颜面美的感知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选取12例矫治完成的病例图像制作调查问卷。随机选择于山东大学口腔医院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100例,分别在其正畸治疗前(对照组)及治疗一年半后(治疗组),评价问卷中病例颜面美的改变,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对颜面美的感知度显著提高。其中文化水平较高的中年女性患者对颜面美的感知度提高最为显著,而高中以下的少年男性患者对颜面美的感知度提高不明显。拔牙及不拔牙患者对颜面美的感知度均提高,但提高的程度无显著差异。结论患者对颜面美的感知会随着正畸治疗的进行而提高,正畸治疗中要注重患者的审美心理及行为的变化,适时调整矫治方案,加强同患者的沟通,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鼠偏侧咀嚼过程中大鼠咬肌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受体γ协同刺激因子-1α(PGC-1α)、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及线粒体损伤程度的表达变化规律,进一步研究偏侧咀嚼致咬肌功能紊乱的机制.方法:取8w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咬肌,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法检测咬肌中PGC-1αmRNA及GLUT4mRNA的相对表达量;电镜观察线粒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并计算线粒体损伤指数.结果:拔牙侧与非拔牙侧PGC-1αmRNA表达量第4w最高,第8w最低;除第6w周组外,拔牙侧PG C-1α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非拔牙侧及对照组(P<0.01).拔牙侧与非拔牙侧线粒体损伤评分第8w最高,4w最低;除第8w组外,拔牙侧线粒体损伤评分明显低于非拔牙侧及对照组(P<0.01).拔牙侧与非拔牙侧GLUT4mRNA的表达量第4w时最高,第8w时最低; 2w组与4w组拔牙侧GLUT4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GLUT4与PGC-1α呈正线性相关(r值为0.8650,P<0.01);PGC-1α与线粒体损伤指数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偏侧咀嚼可引起咬肌线粒体损伤;PGC-1α可通过调控GLUT4的表达而调节咀嚼肌细胞的能量代谢,是偏侧咀嚼致咬肌功能紊乱的发生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牙龈退缩常常导致根面敏感、菌斑控制不良和牙龈美学等问题,影响患者的口腔健康和颜面美观。本病例采用根面覆盖术治疗牙龈退缩,以改善患者牙齿敏感问题。诊治经过:手术采用冠向复位瓣联合结缔组织移植瓣双层技术治疗退缩类型(recession type,RT)为1类的牙龈退缩。结果 术后2周,受区龈缘略水肿;术后12个月复诊,龈缘位置趋于稳定,根面覆盖率达100%,角化龈宽度及临床附着水平增加。患者无牙齿敏感、系带牵拉和瘢痕形成等不适症状,牙龈美学效果良好。结论 冠向复位瓣联合结缔组织移植瓣双层技术治疗RT 1类牙龈退缩效果良好,不仅能够获得完全根面覆盖、牙龈美学效果良好,而且增加了术区角化牙龈的宽度和临床附着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生长发育期主食硬度对成人咀嚼效率的影响。方法:通过调查问卷对198名山东籍大学生进行随机调研,分别选择其成长期间以馒头为主食和以煎饼为主食的大学生为主食软硬两组的研究对象,并按要求进行咀嚼测试,利用722型分光光度计对咀嚼效率定量分析。结果:经t检验,在男性组(P=0.9199)、女性组(P=0.7416)、总体(P=0.8677)中两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生长发育期主食硬度并不会影响成人咀嚼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