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9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序列标签法寻找日本血吸虫新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寻找日本血吸虫新的疫苗候选分子 ,通过构建基因的反义核酸表达载体进行基因性质功能研究。 方法 运用表达序列标签法寻找并获得日本血吸虫新基因 ,对未知基因进行功能分析 ,并构建反义真核表达载体。 结果 获得表达序列标签 JAYL0 2 30的全长 c DNA序列 ,其推导氨基酸序列与人类和猪等生物的抗凋亡因子 1具有同源性 ,将之反向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 p EGFP- N3中。 结论 表达序列标签法与生物信息技术结合有利于寻找新基因 ,反义核酸载体的构建为进一步研究基因功能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血吸虫疫苗的研究已经纳入了WHO和我国主要疾病防治规划,并且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血吸虫疫苗的研究历史经历了从死疫苗、致弱活疫苗、亚单仲疫苗、基因工程疫苗、核酸疫苗到多价联合疫苗等的探索过程.近年来开展的血吸虫免疫机制和血吸虫基因组的研究对血吸虫疫苗的研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该文主要对日本血吸虫疫苗近十年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发病机理与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吸虫病多数为慢性发病,病情迁延,重复感染率高,潜伏期长。经化学治疗后,疾病总体得到控制,但仍有一部分病人因为肝脏受损而致肝纤维化。本文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发病机理与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寄生虫病严重危害人和动物的健康,有些寄生虫如血吸虫被认为是对人类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原之一,但目前防治寄生虫病尚存在困难,随着科学的发展,运用生物技术手段来控制寄生虫病将成为可能,本文简要概述了生物信息学在寄生虫学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5.
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Sj16基因的原核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进一步研究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Sj16的免疫调节功能,丰富有关血吸虫免疫逃避知识。方法 根据曼氏血吸虫Sm16基因已知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用PCR技术从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成虫cDNA文库中扩增Sj16基因,将Sj16基因定向克隆入pGEX-4T-1,转化感受态BL21/DE3菌;用酶切、PCR扩增鉴定筛选得到的重组阳性克隆,IPTG诱导pGEX-4T-1-Sj16转化的BL21/DE3菌,用SDS-PAGE和Wester-blot分析表达产物。结果 从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成虫cDNA文库中获取Sj16基因,重组质粒中含有Sj16基因,成功构建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Sj16基因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GEX-4T-1-Sj16,pGEX-4T-1-Sj16转化的BL21/DE3菌经IPTG诱导可表达与GST融合的蛋白(约40kDa),抗GST抗体能特异性识别该蛋白。结论 成功原核表达了Sj16蛋白,为深入研究Sj16的免疫调节功能,丰富有关血吸虫免疫逃避知识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脊液病原学及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在颅内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9例颅内感染患者(感染组)和49例颅脑外伤但无颅内感染患者(对照组)脑脊液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和腺苷脱氨酶(ADA)、葡萄糖、蛋白质、IgG、IgA、IgM检测,结合病原学检测和生物标志物检测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结核性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ADA水平明显增高,细菌性颅内感染与隐球菌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葡萄糖水平明显降低,细菌性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蛋白质、IgA水平明显增高,细菌性颅内感染与结核性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IgG水平明显增高,结核性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IgM水平明显升高(P0.05)。病毒性颅内感染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病原学和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对颅内感染的诊治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Sj16基因的体外扩增及克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构建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Sj16基因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GEX-4T-1-Sj16。根据曼氏血吸虫Sm16基因已知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用PCR技术从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成虫cDNA库中扩增Sj16基因;将Sj16基因定向克隆入pGEX-4T-1;转化感受态BL21/DE3菌;用酶切,PCR扩增鉴定筛选得到的重组阳性克隆。结果表明,从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成虫cDNA库中获取Sj16基因,重组质粒中含有Sj16基因。结果提示,成功构建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Sj16基因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GEX-4T-1-Sj16,为进一步研究Sj16基因功能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不同分离株弓形虫α-Tubulin和β-Tubulin基因的PCR-RFLP分析及其杂交探针制备。方法 PCR体外扩增α-Tubulin和β-Tubulin基因片段并进行RFLP分析;采用随机引物法用地高辛(DIG-11-dUTP)标记探针并同基因组DNA进行Southern杂交分析。结果 从5株弓形虫分离株的基因组DNA中均扩增出α-Tubdin基因的818bp片段和β-Tubulin基因的959bp片段,RFLP分析弓形虫各分离株问酶切图谱未见差异。探针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较好。结论 α-Tubulin和β-Tubulin基因在弓形虫中高度保守;α-Tubulin和β-Tubulin基因杂交探针可用于Southern杂交。  相似文献   
9.
发展有效的抗日本血吸虫疫苗正处在一个重要阶段,尽管到目前为止进展相对缓慢,但是,采用减毒活疫苗以及特异的日本血吸虫天然抗原和重组抗原进行动物实验获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这些实验提示生产出一种安全而有效的疫苗是切实可行的。本文介绍了当前这方面的进展,并总结了一些最有前途的疫苗候选抗原所得到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
自从第一个GPCR(G-protein-coupled receptor)被克隆以来,目前已知有超过1000种的GPCPs存在于生物体细胞膜上,它们构成了一个庞大的蛋白质超家族,调控着极为广泛的生物活动;同时对其研究也深入到结构与功能关系。本总结了近年来关于GPCPs结构,配体-受体结合模式及其激活机制的研究现状以及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