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腹膜纤维化是长期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的常见并发症,也是透析不充分和退出PD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丹参酮ⅡA能改善各种组织中的纤维化。文中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在高糖腹膜透析液(peritonealdialysis fluid,PDF)诱导下体外培养的人腹膜间皮细胞(human peritoneal mesothelial cells,HPMCs)纤维化及其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非尿毒症、非糖尿病择期手术患者的大网膜作为HPMCs的来源,将培养的细胞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PDF组、丹参酮1组(含丹参酮ⅡA浓度为50μmol/L的PDF组)、丹参酮2组(含丹参酮ⅡA浓度为100μmol/L的PDF组),同步培养72h后,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上皮钙黏素(E-cadherin)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E-cadherin、α-SMA、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Ⅰ型胶原酶(CollagenⅠ)、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smad2、smad7 mRNA表达。结果免疫荧光法发现,丹参酮ⅡA能显著抑制高糖诱导的E-cadherin低表达和α-SMA高表达。Real-time-PCR发现,添加丹参酮ⅡA的PDF组α-SMA、FN、CollagenⅠ、TGF-β1、smad2 mRNA表达与PDF组比较显著下调(P<0.05);E-cadherin、smad7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5)。结论在PDF中添加丹参酮ⅡA可显著减轻PDF导致的HPMCs转分化,从而抑制纤维化相关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腹膜透析动物模型发生腹膜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4.25%腹膜透析液(peritoneal dialysis fluid,PDF)组、低剂量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A终浓度为50 mg.L-1)组、高剂量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A终浓度为100 mg.L-1)组4组(每组各10例)进行干预。8周后处死大鼠,并将其腹膜组织样本收集后进行观察分析。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壁层腹膜中的表达。同时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免疫印迹法对大网膜上TGF-β1和CTGF mRNA及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丹参酮ⅡA明显抑制了含4.25%葡萄糖的PDF引起的腹膜致密层的增厚和胶原沉积,减少了壁层腹膜和网膜中剂量依赖性的TGF-β1和CTGF的表达。结论:丹参酮ⅡA能减轻腹膜透析大鼠伴发的腹膜纤维化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对腹膜透析液(PDF)诱导人腹膜间皮细胞(HPMCs)氧化应激及其损伤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HPMCs同步后分为五组:A组即对照组(DMEM培养基+完全培养基);B组即腹膜透析液组(含4.25%PDF的完全培养基);C组即丹参酮组(含100μmmol/L丹参酮的完全培养基);C1组即丹参酮1组(含50μmol/L丹参酮ⅡA的PDF)、C2组即丹参酮2组(含100μmol/I。丹参酮ⅡA的PDF),干预72h后(其中B组、C1、C2组为加热的PDF),流式细胞仪及荧光显微镜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荧光显微镜检测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采用活性氧捕获剂二氯二氢荧光素-乙酰乙酸酯(DCFH—DA)孵育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的荧光强度而测得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并检测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丙二醛含量;不同浓度丹参酮ⅡA干预48h后,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丹参酮ⅡA干预下细胞增殖活力。【结果】B组上清液丙二醛含量、胞内钙离子、细胞内活性氧水平较对照组及C1、C2组显著增加(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及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显著降低(P〈0.01)。不同浓度丹参酮ⅡA组HPMCs的增殖活性显著高于B组(P〈0.01),丹参酮ⅡA不同浓度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丹参酮ⅡA可以通过降低PDF干预下丙二醛含量、减轻钙离子负荷、维持线粒体膜电位的水平、保护抗氧化还原酶的活性来拮抗商业性PDF对HPMCs的氧化应激及其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和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对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refractory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RCHF)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0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因RCHF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鼓楼医院肾脏科接受PD(31例)或HD(17例)治疗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收集患者透析前和6个月后临床、实验室检查资料、简明健康调查问卷(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数据,通过自身前后对照比较两种治疗方式对患者临床、实验室指标以及睡眠和生活质量的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透析方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临床心功能分级和B型脑钠肽水平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两种治疗方式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左心射血分数在治疗后均无明显改善(P>0.05)。HD患者除在催眠药和日间功能障碍外,其他5项睡眠质量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PD治疗患者除在催眠药外,其他6项睡眠质量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两种治疗方式均显著改善患者PSQI总分值(P<0.05),两种治疗方式间比较PSQI总分值无显著差异(P>0.05)。HD对除情感职能外的其他7项生活质量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作用(P<0.01);PD对全部8项生活质量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6个月后,除生理功能外,PD在其他生活质量指标均好于HD(P<0.05)。Logistic回归显示PD与患者更好的生理职能和情感职能相关(P<0.01)。结论PD与HD一样可改善RCHF患者近期的临床症状和睡眠质量,但PD生活质量改善上优于HD。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病情稳定的非透析CKD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作为评价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指标,观察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FMD的相关性。结果符合条件的139例患者进入本研究,血清25-羟维生素D缺乏、不足及正常的患者分别为71例(51.08%)、58例(41.73%)和10例(7.19%)。25-羟维生素D缺乏与不足患者的肱动脉FMD低于25-羟维生素D水平正常者,并以缺乏组患者的FMD最低。相关分析显示,血清25-羟维生素D与肱动脉FMD呈显著正相关(r=0.623,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降低是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β=0.418,P0.01)。结论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降低是非透析CKD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补充25-羟维生素D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内皮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