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6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右心房、左心室起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衰)伴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短期疗效.方法:选择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Ⅲ级~Ⅳ级、左心室射血分数≤0.35、体表心电图QRS时限≥120 ms、窦性心律的心衰患者26例,成功植入三腔起搏器后,以右心房、左心室起搏模式治疗7天,以起搏器植入术前及术后第7天的6分钟步行距离、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QRS波时限、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室间隔部与侧壁基底段收缩期达峰时间差值、N末端脑钠肽为疗效评价指标,观察右心房、左心室起搏治疗慢性心衰的短期疗效.结果:右心房、左心室起搏治疗术后第7天较术前比较,6分钟步行距离由术前的( 279±46)m提高至(312±37)m;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由术前的(28±7)下降至(22±5);体表心电图QRS波时限由术前的(167±22)ms缩短至(132±8)ms;左心室射血分数由术前的(0.29±0.07)提高至(0.33±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由术前的(75±8)mm减小至(69±7)mm;左心室室间隔部与侧壁基底段收缩期达峰时间差值由术前的(105±29)ms下降至(62±8)ms;N末端脑钠肽由术前的(3 086±1 265)pg/ml下降至(1 976±760)pg/ml;患者的各疗效评价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窦性心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慢性心衰患者右心房、左心室起搏的短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早期单剂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连续入选2015-08-2016-12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PCI治疗,并选择替格瑞洛为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832例。其中PCI术后3个月内阿司匹林连续漏服2周者89例;严格执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者661例,存在其他漏服情况者82例。选取阿司匹林连续漏服2周的89例(替格瑞洛组)与严格执行DAPT治疗的661例(DAPT组),随访6个月和9个月时分别观察2组患者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随访6个月时,单替格瑞洛与DAPT组相比降低了出血学术研究联合会(BARC)定义的出血事件发生风险,而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血运重建、血栓事件、心源性再入院等)及卒中的发生2组无统计学差异;9个月随访结果,替格瑞洛组与DAPT组的出血事件、MACE事件、卒中风险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与DAPT组相比,PCI术后患者早期单剂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机制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病理基础,病理机制涉及内皮受损及一氧化氮合成减少、多元醇代谢异常、糖化反应的亢进、氧化应激、蛋白激酶C激活等多个方面,现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研究现状进行探讨,以提高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I/D多态性和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30例CHD组和90例对照组ACE和AT1R基因多态性。结果ACE—DD基因型频率在CHD组显著高于对照组(38.5%,14.4%,P〈0.001)。AT1R—AC基因型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13.1%,10%,P〉0.05),但合并AC基因型的DD型患者发生CHD和MI的OR值(5.836和3.985)明显高于合并AA型(3.102和2.979)。结论ACE基因I/D多态性中DD基因型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AT1R—C等位基因增加ACE—DD型发生CHD和MI的危险,二者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从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分离、培养内皮祖细胞(EPCs)的方法以及EPCs的生物学特征。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单个核细胞,用含生长因子的内皮培养基接种于纤连蛋白包被的培养板中。细胞在接种后每2 h去除1次未黏附细胞共2次,然后隔日换液1次,7 d后计数早期克隆。每例血样均分为2等份,1份在获得早期克隆后进行下列实验;另1份持续培养直到晚期克隆出现进行相同实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表面抗原表达,直接荧光染色法测定细胞结合荆豆凝集素及摄取乙酰化LDL,胶原凝胶细胞种植实验测定体外血管生成功能。结果:早期克隆中心为圆形细胞,周边是放射状排列的纺锤形细胞,再种植不能形成第2代克隆且无体外血管形成功能,细胞表面主要表达CD14和CD45。晚期克隆形态不同于早期克隆,在培养21~28 d间出现,再种植可形成第2代内皮细胞克隆,并能在胶原凝胶中形成管腔样结构。其构成细胞与早期克隆相比CD45、CD14表达显著减少(P<0.01)而CD146表达明显增加(P<0.01),2种克隆的构成细胞在结合植物凝集素和摄取乙酰化LDL方面未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内皮培养条件下可形成早期克隆和晚期克隆,早期克隆属于单核细胞系列,晚期克隆细胞具有EPCs的形态和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6.
分析典型心房扑动(简称房扑)射频消融术后发生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的心房电生理特性,探讨心房内传导时间在房颤发生中的意义。56例典型房扑患者,其中19例有器质性心脏病,16例在消融前有房颤发作。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的电生理检查及标测,记录消融前后心房的电生理参数。根据消融术后随访是否有房颤的发生分为两组进行分析。结果:56例房扑患者全部消融成功,随访14±12(6~60)个月,中位数14个月。消融术后15例有房颤发作,其中3例进展为慢性房颤。15例有房颤发作患者的年龄较无房颤发作的患者大(57.1±13.6岁vs42.3±11.2岁,P<0.05),消融术前和术后的高右房至冠状窦的传导时间延长(分别为98.4±17.1msvs67.8±16.5ms;93.1±18.4msvs70.2±19.7ms;P均<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消融前有房颤发作的病史(危险比2.3,95%CI1.425~4.632,P=0.02)和窦性心律下高右房至冠状窦的传导时间超过90ms(危险比1.7,95%CI1.215~3.758,P=0.03)是预测射频消融术后发生房颤的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典型房扑射频消融术后发生房颤患者心房内传导延迟,并且房内传导延迟是预测射频消融术后发生房颤的重要电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对氧磷酶1(PON1)活性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入选心内科入院拟诊冠心病患者133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01例及对照组32例,冠心病组再依据HbA1c水平分为三个亚组:HbA1c<6.5%组31例、6.5%≤HbA1c<9%组41例、HbA1c≥9%组29例。分光光度法测定PON1活性,冠状动脉病变结果采用Gensini积分。比较各组PON1活性及Gensini积分,分析PON1活性与HbA1c水平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血清PON1活性在冠心病组(2.17±0.18)较对照组(2.49±0.19)明显降低(P<0.01);冠心病三个亚组间比较,HbA1c≥9%组较HbA1c<6.5%组PON1活性明显下降(P<0.01)且冠状动脉狭窄Gensini积分显著升高(P<0.01),HbA1c≥9%组较6.5%≤HbA1c<9%组PON1活性有所下降(P<0.05)而冠状动脉狭窄Gensini积分升高(P<0.05)。相关分析表明,血清PON1活性对数值与HbA1c水平呈负相关(r=-0.534,P<0.01),与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r=-0.742,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PON1活性明显降低并与HbA1c水平升高及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9.
aVR导联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血管判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心电图(ECG)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MI)患者梗死相关血管(IRA)判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02年7月~2004年12月的急性下壁MI患者90例,回顾性分析其症状发作后24h内ECG改变。结果90例中,IRA为右冠状动脉(RCA)者70例,为左回旋支(LCX者)20例;Ⅰ导联ST段抬高和(或)V1和V2导联ST段压低提示IRA在LCX,而ST段抬高Ⅲ导联大于Ⅱ导联和(或)导联V4RST段抬高≥0.5mm提示IRA在RCA;aVR导联ST段压低≥1mm判断IRA为LCX,其敏感性为70.0%,特异性为94.3%。结论Ⅰ导联ST段抬高、ST段抬高Ⅲ导联>Ⅱ导联、导联V4RST段抬高≥0.5mm、V1和V2导联ST段抬高或压低以及aVR导联ST段压低等5项标准可用于判断急性下壁MI患者的IRA,而aVR导联ST段压低为一项新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利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uantitative tissue velocity imganig,QTVI)技术分析探讨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的心肌收缩同步性运动情况.方法 采集18例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NVM组)和30例健康对照组的常规二维图像,启动组织多普勒(DTI)程序,获取标准心尖位左心室长轴观、两腔观和四腔观共3个切面的QTVI图像.分别描绘左心室侧壁、后间隔、前壁、下壁、前间隔和后壁等6个室壁的基底段及中间段共12个节段的组织速度曲线.测量左心室12个节段的QRS波起始点至各节段收缩期达峰时间(Q-Ts),计算48例检查者左心室12个节段的Ts最大差值(Max-△Ts).结果 NVM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左心室各壁基底段Q-Ts均明显长(P均<0.001),且以左心室侧壁、后壁、下壁延迟为重;左心室各壁中间段Q-Ts均明显长(P均<0.001),且以左心室下壁、侧壁、后壁延迟为重.NVM组左心室12个节段的Max-△Ts为(161.9±93.2)ms,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的(61.2±27.4)ms,P<0.001.结论 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存在心肌收缩运动的不同步性.且左心室各壁中间段Q-Ts最延迟的部位依次为下壁、侧壁、后壁,有别于既往文献报道的其他原因所致心力衰竭时左心室各壁中间段Q-Ts最延迟的部位依次为侧壁、后壁、下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