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1.
目的 总结分析脊柱原发性淋巴瘤(primary spinal lymphoma,PSL)的CT与MRI影像特点,以提升其临床诊断及鉴别水平.方法 纳入2017年1月~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26例PSL患者,男18例,女8例,年龄(51.42±6.06)岁,均经病理诊断为PSL.收集并分析患者术前的MRI、CT诊断资料.结果 CT特点:肿瘤均呈多间室侵犯.18例骨质破坏呈融骨性,具有"虫蚀样"改变,骨密度下降,具有"云雾征"改变;8例为混合性骨质破坏.12例椎体压缩伴膨大,椎体密度升高,椎体骨密度增高、硬化,具有"浮冰征"改变.23例患者椎旁软组织存在不同程度肿大;22例累及椎管,其中16例椎管狭窄.MRI特点:26例患者病灶T1WI以稍低信号为主,T2WI以稍高信号为主,T2WI压脂像高信号但不均匀,增强扫描显示强化明显.22例可见肿瘤包绕椎体或附件,肿瘤生长沿椎管硬膜外呈环状浸润,具有"袖套"样改变,其中11例可见"脊膜尾征".结论 PSL具有一定的CT与MRI影像特点,CT诊断"云雾征"和"浮冰征"改变、MRI诊断"袖套征"改变对于PSL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肺小结节术前定位中的应用。方法对95例经多层螺旋CT检出肺小结节或磨玻璃样变(GGO)的患者根据术前定位引导穿刺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55例,常规CT轴位扫描引导穿刺)和MPR组(40例,利用MPR技术对肺内结节穿刺术前定位),评估两组定位穿刺与手术情况,并评价定位成功率。结果两组病灶至胸膜距离、胸腔镜肺结节楔形切除手术时间、失血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与常规组相比,MPR组套管针调整次数、穿刺次数明显少,穿刺时间显著短(P<0.05)。与常规组相比,MPR组轻度气胸发生率、肺内出血率明显低(P<0.05),定位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 MPR技术可直观显示穿刺定位路径,减少穿刺过程的调整次数、所花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对肺小结节术前定位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