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肝穿刺108例组织病理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兴兰  朱林 《临床荟萃》1996,11(13):608-609
我科于1993年1月~1994年1月对108例肝病患者进行肝穿组织病理检查,现将临床与病理诊断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1992年6月~1993年10月,我科应用自血量子疗法(UBI)加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iRN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102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病例来源:本文162例均系我院同期住院患者,根据1990年全国肝炎会议修订标准(1990年上海)诊断,其中42例经肝脏穿刺活检证实,其中肝硬化者均经组织学确诊。本文治疗组102例,男92例,女10例,年龄16~60岁。其中,慢性活动型肝炎(CAH)54例;慢性迁延型肝炎(CPH)48例。对照组60例,男54例,女6例,年龄15~62岁,其中CAH31例;CPH29例。以上均系随机分组。  相似文献   
3.
4.
鲁米那治疗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3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在临床中并非少见,若按一般护肝治疗往往难以达到预想效果。我们选择经长时保肝和对症治疗无效的32例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改用鲁米那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其中急性黄疸型肝炎8例,慢性活动性肝炎24例,诊断均符合199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与分型标准。本组男性30  相似文献   
5.
丙型肝炎是仅次于乙型肝炎的一种严重肝病,国内外的初步研究表明,病毒直接作用和免疫学发病机制在其发病过程中起一定作用,其中免疫学发病机制可能起更重要作用,在慢性肝病尤其如此,除细胞免疫外,曾有人在丙肝患者血清中检出了较多的循环免疫复合物。我们对丙肝患者循环免疫复合物进行了检测,证实了上述结果,为了进一步探讨丙肝患者循环免疫复合物的特异性,我们对丙肝患者循环免疫复合物进行了特异性分析,以探讨免疫  相似文献   
6.
复方丹参伍用强力宁治疗乙型慢性活动型肝炎疗效观察邱兴兰,朱琳,陈悦我们自1992年元月至1994年2月应用复方丹参联合强力宁治疗乙型慢活肝(CAHB)48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对象180例为我院同期住院HBsAg、HBeAg阳性的C...  相似文献   
7.
8.
应用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联合自血量子方法治疗HBs-Ag、HBeAg抗HBc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2例,对照组60例应用香菇菌多糖片。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改善症状、恢复肝功能和对血清乙肝标志物的影响均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疏肝健脾法为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疏肝健脾法加减治疗肝部脾虚型慢乙肝40例,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病例资料 70例患者均符合1990年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治疗组40例,男性35例,女性5例;年龄16~54岁,平均34岁,病程1~22年,平均4年;慢性迁延型肝炎  相似文献   
10.
丙型肝炎患者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C1q—ElLSA法对51例丙型肝炎(丙肝)患者循环免疫复合物进行了检测,在34例病人中检出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同时,我们还对丙肝患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丙肝患者IgG、IgM、IgA较正常人升高,而补体C3下降,提示CIC可能在丙肝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