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4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对人脑胶质瘤细胞自噬作用的影响. 方法 体外培养胶质瘤细胞株87-MG、U251、SHG-44,给予不同浓度的依维莫司(0.1、0.5、1、10、20、100nmol/L)作用4-6d后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并分析各细胞株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Hoechst33342/PI荧光双染检测IC50的依维莫司作用48 h后细胞凋亡;单丹磺酰尸胺(MDC)荧光染色检测细胞自噬囊泡的形成;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测定IC50的依维莫司作用24h后细胞磷酸化mTOR、p70S6K、4E-BP-1蛋白及非磷酸化mTOR、p70S6K蛋白的表达. 结果 MTT结果显示U87-MG、SHG-44、U251细胞的生长均受到明显抑制,IC50分别为0.1、0.5、10nmol/L;Hoechst 33342/PI荧光双染结果显示细胞没有发生明显的凋亡,可能为细胞白噬;MDC染色显示IC50的依维莫司作用后,细胞中荧光颗粒增加,荧光强度增强;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3种细胞均有特异性的G0/G1期细胞阻滞;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随着依维莫司剂量的增加,胶质瘤细胞中磷酸化mTOR、p70S6K、4E-BP-1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减少,非磷酸化4E-BP-1的表达水平减少,而非磷酸化p70S6K无明显变化. 结论 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可以促进胶质瘤细胞的自噬,mTOR通路可能为潜在的新的胶质瘤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2.
浅谈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气管上皮细胞等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在易感者中此种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和(或)凌晨发生,多有两肺呼气相哮鸣音,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和气流受限可逆性。其诱发因素多种多样,而发病机制则相当复杂。1目前常用的药物治疗1.1茶碱类是常用的平喘药。传统上认为它是通过抑制气道平滑肌细胞内磷酸二酯酶的活性,增加细胞内CAMP的使平滑肌舒张的作用,达到止喘效果。近年来,许多学者研究表明,茶碱除了直接舒张平滑肌外,还…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了描述。对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归纳总结。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有典型的青光眼视野缺损及与之相关联的视盘改变,在未用任何降眼压药物的情况下,24h眼压均超过21mmHg,前房角结构正常而且完全开放,没有其他可能导致视盘及视神经受损的眼部及全身疾病史。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是血管因素、机械因素、自身免疫缺陷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引起的,发病比较隐蔽,致盲后不能复明。治疗上要重视有全身危险因素患者全身病的治疗,应用多种手段降低眼压25%以上,增加视神经的血供和改善视神经的代谢。  相似文献   
4.
癌症是以细胞异常增殖及转移为特点的一大类疾病,其发病与有害环境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及遗传易感性等密切相关。进入21世纪,癌症已跃居我国居民的第1死因。现将近10年来职工(在职、退休)患癌病例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概况近10年来,我院在职及退休职工中先后发现29例癌患者,患癌后经医治无效死亡11例,约占癌症病例38%。患癌病例中男性7例,女性22例,女性明显高于男性,符合医院就业状况。1.2典型病例患者1,男性,1932年7月出生。2002年10月25日在本院退休职工每年1次的健康体检中,发现所查甲胎蛋白定性呈阳性,即通知其次日晨来本院保健科…  相似文献   
5.
体质量超重,或者肥胖,是当下全世界面临的公共卫生威胁之一。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过度饮食、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环境导致的过度紧张引起的肥胖与非传染病发病和死亡的增加密切相关[1]。成年人肥胖可导致多种慢性疾病,而儿童时期养成的不良生活习惯为成年肥胖留下了重大隐患,肥胖和儿童肥胖正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1981年6月5日在传染病史上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首先揭示了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艾滋病、AIDS)。而这种病原体早已在人类中流行了二十年之久.已被人们称为世纪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规划署(WIDS)估计2003年底全世界活着的人免疫缺陷病毒(HIV/AIDS)感染者达到4000万,其中2003年就有500万例新感染者,尤其是南非、拉丁美洲和亚洲。就东南亚来说,近五年来其流行率增加了五倍.中国也不例外,自1985年我国报道首例外籍艾滋病患者以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