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目的 分析人参多糖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疗效及髓系抑制细胞(MDSCs)、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免疫因子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63例,随机分为人参多糖组和对照组。应用GP或DP方案化疗,人参多糖组加用人参多糖注射液。比较2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比较MDSCs、Treg细胞和两者相关性,比较精氨酸酶和细胞因子(VEGF、TGF-β、IL-10、IFN-γ、TNF-α)水平。 结果 人参多糖组疾病控制率及生活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人参多糖组白细胞减少和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2组MDSCs、Treg细胞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人参多糖组MDSCs、Treg细胞百分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Treg细胞与MDSCs呈正相关(P<0.05)。2组治疗前精氨酸酶和细胞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人参多糖组精氨酸酶、VEGF、TGF-β、IL-10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均P<0.05),IFN-γ、TNF-α均明显升高(均P<0.05)。 结论 人参多糖可通过影响MDSCs、Treg细胞及免疫因子,改善晚期NSCLC化疗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疗效和生活质量,同时能有效减轻化疗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长支架植入治疗冠状动脉长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5月在上海长海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418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长病变(冠状动脉病变长度>20m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植入冠状动脉支架的长度,分入短支架组(124例,植入支架的长度<20mm)和长支架组(294例,包括植入支架的长度为21~<29mm、29~<36mm和重叠植入支架),比较两组PCI的手术特点、术中急性并发症和随访12~18个月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长支架组的载脂蛋白(Apo)B水平、ApoB/ApoA1比值、重度吸烟和糖尿病的构成比、危险因素个数均显著高于短支架组(P值分别<0.05、0.01)。长支架组Gensini积分、围术期肌钙蛋白I(cTnI)升高阳性率,以及冠状动脉球囊预扩张、冠状动脉球囊后扩张、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术中急性分支血管闭塞和分支血管开口狭窄加重的构成比均显著高于短支架组(P值分别<0.01、0.05)。结论冠状动脉长支架植入的手术难度大,术中操作复杂,易发生术中并发症,但长支架植入后的近中期疗效佳且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常规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C-TNBA)的非“王氏”穿刺点定位选择,提高对C-TBNA的认识。方法 收集浙江省人民医院非“王氏”穿刺点C-TBNA成功病例6例,并对穿刺点选择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6例患者胸部CT提示为贴壁腔外肺部病变,部位为非“王氏”穿刺点,均行C-TBNA,并经病理明确诊断。结论 通过“AB钟面三步法”对非“王氏”穿刺点进行定位选择,可使C-TBNA在临床中获得更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T790M突变的肺腺癌裸鼠模型,为探讨肺腺癌EGFR-TKIs 的继发性耐药机制提供工具。方法 建立对吉非替尼耐药的人肺腺癌细胞株RPC-9,以皮下异位移植法建立EGFR T790M突变肺腺癌裸鼠模型。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以基因测序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以Western blot法检测EGFR及磷酸化EGFR表达水平。结果 吉非替尼浓度增到10μmol/L时,基因测序法检测显示PC-9细胞EGFR基因E20发生突变,其氨基酸变化为790T>T/M。在4周内,PC-9移植组及RPC移植组肿瘤体积明显差异;移植后第5周时,RPC移植组肿瘤体积为944±20mm3,PC移植组肿瘤体积为878±8mm3,RPC移植组肿瘤体积显著大于PC-9移植组(P<0.05)。PC-9移植及RPC移植组肿瘤组织病理均为低分化腺癌。RPC-9移植组肿瘤组织EGFR基因存在E20发生突变,其氨基酸变化为790T>T/M。PC-9移植组及RPC移植组肿瘤组织EGFR及Tyr992磷酸化的EGFR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皮下移植对吉非替尼继发性耐药的人肺腺癌细胞RPC-9成功建立EGFR T790M 突变的肺腺癌裸鼠模型,为研究肺腺癌EGFR-TKIs 的继发性耐药提供了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的临床特征、诊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对本院1例及1989至2012年中文文献报道的50例原发性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基本资料、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支气管镜下表现及治疗情况等资料.结果 本院患者因“气急”入院,行胸部CT、支气管镜以及肺功能检查,以支气管镜活检获取标本确诊,经环磷酰胺治疗后好转.文献报道的50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96%,48/50)、气急(70%,35/50)、咳痰(66%,33/50)、发热(24%,12/50)及咯血(22%,11/50)等;胸片检查以肺部纹理增粗(45.5%,15/33)最为常见,胸部CT影像学表现以气管壁增厚、管腔狭窄(76.2%,32/42)最为常见;最常见的支气管镜下表现为气管壁增厚、管腔狭窄(40.8%,20/49),其次为黏膜充血、水肿(32.7%,16/49);肺功能检查以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为最主要表现.3例伴有并发症,24例误诊为其他肺部疾病.最终47例(94%)患者经支气管镜活检确诊,2例经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确诊,1例经手术后病理确诊.50例患者中42例接受药物、支气管镜下介入、胸部外照射及手术等治疗,病情均好转.结论 原发性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是一种临床少见病,易出现误诊,确诊需依靠病理学检查,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TO)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对国内1999年至2012年报道的74例TO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TO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纤维支气管镜下表现、组织病理结果、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 TO发病年龄在45岁左右,男性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为咳嗽、咳痰及活动后气促。胸片一般无提示意义;CT对本病具有初步诊断的作用;支气管镜下表现则是临床诊断TO的"金标准",镜下可见气管、支气管前侧壁多发性大小不等的结节突向管腔,无蒂,后壁(膜部)通常不受累,管腔变窄或不规则;组织病理活检可见支气管黏膜下存在软骨和骨组织。TO的临床治疗一般以抗感染、止咳、解痉、平喘、促进分泌物引流等对症处理为主,少数导致气道重度狭窄的患者需接受手术治疗。结论 TO是一种良性疾病,预后较好,临床特征无特异性,容易被误诊或漏诊。胸部CT表现可以作出初步诊断,纤维支气管镜下特征性改变结合组织病理学结果可确诊,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53岁,行政人员。因发热伴腹泻、贫血11 d,于2011年6月19日入院。2011年6月8日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8.5℃,后波动于37~38℃之间,多于傍晚开始升高,凌晨可自行降至正常。伴盗汗、腹泻,腹泻每日2~3次,为糊状、不成形稀便,无腹痛、黑便、黏液脓血便、果酱样便。在当地医院就诊,查白细胞计数9.27×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75.4%,Hb 98 g/L;C反应蛋白(CRP)86.97 mg/L;ESR 115 mm/1h;便常规阴性;抗核抗体(ANA)、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均阴性,肿瘤标志物(具体不详)阴性。胸部CT未见明显异常。肠镜:慢性结肠炎。予左氧氟沙星、奥硝唑抗感染(具体治疗剂量不详)治疗,效果欠佳,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院。既往史:2010年9月17日在当地医院行右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术后疝囊病理报告:疑似恶性间皮瘤。病理切片经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会诊并行免疫组化检测,报告:间皮组织反应性增生。进一步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见图1,根据9号染色体上短臂21区(9p21)未出现缺失,故排除恶性间皮瘤。否认外伤史、输血史,否认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否认吸烟、饮酒史。  相似文献   
8.
背景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疗效评判依靠肺部CT病灶前后对比,缺乏有效的短期疗效考核手段。如果某项检测指标能动态实时监测化疗疗效以指导肺癌的个体化治疗,该检测指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 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TCs)在晚期NSCLC化疗疗效监测及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50例为肺癌组,同时选择同时期体检健康志愿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磁珠富集技术结合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NSCLC患者化疗前后及对照者CTCs表达情况,随访截至2018年12月,统计其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分析CTCs表达情况与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肺癌组CTCs阳性率为78.0%(39/50),对照组CTCs阳性率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934,P<0.001)。CTCs阳性与CTCs阴性患者性别、年龄、吸烟率、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TCs阳性患者远处转移率高于CTCs阴性患者,临床分期晚于CTCs阴性患者(P<0.05)。化疗第1周期结束后CTCs阳性率低于化疗前〔36.0%(18/50)与78.0%(39/50),χ2=4.432,P=0.035〕。化疗第1周期结束后CTCs动态变化情况与化疗第2周期结束后RECIST 1.1评价对晚期NSCLC患者化疗效果的评价具有一致性(Kappa=0.528,P<0.001)。影像学评估为疾病进展的18例患者,CTCs阳性14例,远处转移12例;CTCs阴性4例,均无远处转移,两者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86,P=0.001)。CTCs阳性患者PFS和OS均短于CTCs阴性患者(P<0.05)。结论 应用免疫磁珠富集技术结合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CTCs具有可行性。CTCs阳性表达与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CTCs与晚期NSCLC的化疗疗效及预后具有相关性,可作为敏感的化疗疗效监测及预后预测的考核指标。  相似文献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