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随着外科学的飞速发展,腹腔镜手术逐渐成为外科手术的主流。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性手术,通过腹腔镜微型摄像系统,高清晰显像系统及腹腔镜器械来完成腹部疾病的手术。与传统的术式相比有组织器官生理功能干扰小,术后病人疼痛轻,肠道功能恢复快,手术瘢痕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目前我院已成功为32例结直肠癌患者实行了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手术,现将手术配合要点及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08年10月至2011年6月,直肠癌根治手术32例,男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中晚期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发生手术室医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为肿瘤患者手术室医源性感染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手术室行手术治疗的1523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手术室医源性感染发生情况及引起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1523例患者中326例发生术后感染,感染率为21.41%,其中86例经追踪寻找感染来源确定为手术室医源性感染,感染率为5.65%,占术后医院感染的26.38%;感染途径57例为体液感染、12例为尿液感染、8例为粪便感染、4例为血液感染、2例为手术器械感染、3例为其他因素感染,分别为66.28%、17.65%、9.30%、4.65%、2.33%、3.49%;患者不同性别、原发疾病、术前是否合并营养不良、术前是否合并糖尿病、术前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均与手术室医源性感染发生无相关性(P>0.05),连台手术、手术室内人员≥10人、术中反复多次侵入性操作时感染率分别为8.96%、10.73%、8.37%,非连台手术、手术室内人员<10人、无术中反复多次侵入性操作时感染率分别为4.17%、4.62%、4.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为连台手术、手术室内人员≥10人、术中反复多次侵入性操作是影响手术室医源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手术为连台手术、手术室内人员较多及术中反复多次侵入性操作是引起中晚期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发生手术室医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应针对以上因素进行干预以降低手术室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我院手术室近几年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逐步完善人性化整体护理模式,全面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护理队伍素质和患者满意度。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科学合理使用气囊止血带,提高止血带使用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自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之间,对我院目前使用的电动充气止血仪的合适工作压力进行研究,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骨科择期四肢手术患者152例,男86例、女66例,年龄16~75岁,随机分为实验组(E组)和对照组(C组),均无糖尿病、血液病,肝肾功能不全者,排除未成年人手术、血栓性静脉炎、肿瘤手术、急症手术、感染手术者.两组中上肢手术病人均采用臂丛麻醉,下肢手术病人均采用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或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  相似文献   
5.
邬术平 《四川医学》2013,(6):935-93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管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及对照组分别再次分为麻醉前插管组与麻醉后插管组各为25例,干预组在留置导尿前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留置导尿插管时疼痛(VAS评分),术后苏醒期评估术中留置导尿的舒适度。结果 VAS评分干预组与对照组组内比较麻醉后插管组评分明显低于麻醉前插管组(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麻醉前插管组及麻醉后插管组评分干预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舒适度组内比较麻醉后插管组明显优于麻醉前插管组(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中麻醉前插管组与麻醉后插管组舒适度组间比较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插管时的疼痛感及术中对留置导尿的不适感,提高了麻醉前后插管患者留置导尿舒适度。  相似文献   
6.
胸腰段脊椎爆裂性骨折是脊柱外科的常见创伤,是一种不稳定型脊柱骨折。因椎体后侧骨折片常连同椎间盘组织突入椎管,引起椎管狭窄,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患者可出现脊髓损伤伴不全瘫痪的症状,应及早手术治疗。因骨折块在前方压迫脊髓,传统的后路手术多难以奏效,前路手术可在直视下清除致压物,到达椎管前方完全减压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腔镜手术器械等离子消毒的效果,选择最佳安全、快速无毒的内镜灭菌方法。方法术后腔镜器械采用不同的消毒灭菌方法606次,随机分为等离子消毒组(P组319次)与2%戊二醛浸泡消毒组(G组287次),两组消毒前清洗器械方法相同,消毒后比较两种消毒方法灭菌效果、消毒时间、腔镜器械损伤及使用过程对医务人员不良反应情况。观察术后伤口感染、延迟愈合等并发症。结果两组灭菌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灭菌时间及对医务人员不良反应发生率P组少于G组(P〈0.05)。P组有1件器械出现轻度脱色,G组有2件器械出现不同程度的表面粗糙等现象,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明显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及器械污染。术后患者G组1例黏膜灼伤,伤口延迟愈合;P组未见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消毒腔镜手术器械灭菌效果安全可靠、术后无伤口感染,缩短连台手术时间,器械损伤小;避免了医务人员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