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木糖醇注射液与两种抗生素配伍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考察头孢他啶、甲磺酸培氟沙星在木糖醇注射液中的稳定性.方法模拟临床用法用量,对配伍溶液在6h之内的外观、pH值及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配伍溶液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变化.结论两种抗生素均可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2.
痛经丸中川楝子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控制痛经丸中川楝子的质量,建立川楝子的鉴别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制剂中川楝子成分,固定相:硅胶G,流动相:苯-甲酸乙酯-甲酸(6:3.5:0.5),检测波长365nm。结果痛经丸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川楝子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荧光斑点。川楝子阴性对照溶液在相同位置无斑点。结论本法可用于川楝子药材及制剂的鉴别。  相似文献   
3.
陶涛  李祥  邢贞建 《今日药学》2013,23(1):8-10
目的 考察利福布汀纳米粒的体外释放行为.方法 采用动态透析法观察纳米粒的体外释放特点,HPLC测定药物含量,计算其释放度,并对其释放模型进行拟合,找到最佳释放模型.结果 利福布汀纳米粒在体外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7d的累积释放度为50.65%,符合Weibull释放模型.结论 利福布汀纳米粒具有良好的缓释性,体外释放平稳,为进一步的体内实验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4.
RP-HPLC测定立复欣注射液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反相HPLC法测定立复欣注射液的含量,同时考察25度立复欣注射液在5%GS,0.9%NS和10%GNS中的稳定性,方法:采用Lichrospher 100(RP-8.5um*250mm)柱,以甲醇-乙腈-0.04M KH2PO4溶液(31.5:31.5:37)为流动相,流速1ml/min,柱温40度,254nm柴外检测;观察溶液的外观并用酸度计测定其PH值,结果:回收率为100.5:37)为流动相,流速1ml/min,柱温40度,254nm紫外检测,观察溶液的外观并用酸度计测定其PH值,结果:回收率为100.87%,RSD=1.4%(n=5),在4-120mg/l范围内,峰面积对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9,25度下样品在输液中的PH值,含量及颜色在0-6h内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本法简速,灵敏底高,准确性好;25度,6h内样 在上述输液中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5.
关于药剂科药学实习带教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通过对实习生和带教药师的角色定位分别进行阐述,指出了两者之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其目的在于提高药学带教水平和实习质量,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自主型药学人才。  相似文献   
6.
陶涛  邢贞建  李祥 《中国药房》2012,(41):3901-3903
目的:制备利福布汀(RB)-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并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采用改良的自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通过单因素法考察对包封率影响较大的因素,在此基础上以包封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优化纳米粒的制备工艺并进行验证。结果:对纳米粒包封率影响较大的因素是RB与PLGA投药比、PLGA浓度、混合有机相中丙酮比例及油水相比;上述各因素的最佳水平分别是1:2、40mg·mL-1、70%、1:5。验证试验中所制纳米粒平均粒径为(201±19)nm、包封率为(59.1±5)%、载药量为(15.1±2.4)%。结论:本文的制备方法简单,所得纳米粒粒径小、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7.
陶涛  邢贞建  刘瑛 《今日药学》2004,14(2):11-13
目的为控制痛经丸中川楝子的质量,建立川楝子的鉴别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制剂中川楝子成分,固定相:硅胶G,流动相:苯-甲酸乙酯-甲酸(6∶3.5∶0.5),检测波长365 nm.结果痛经丸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川楝子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荧光斑点.川楝子阴性对照溶液在相同位置无斑点.结论本法可用于川楝子药材及制剂的鉴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测定利福布汀的HPLC方法,并测定市售胶囊制剂中利福布汀的含量.方法 以Lichrospher100(RP-85.0μm×250mm)为分析柱,乙腈-甲醇-0.04mol/LKH2PO4(54:10:36,v/v)为流动相,流速1ml/min,柱温:40℃,进样量:5.0μl,254nm处紫外检测;对硝基苯酚为内标.结果 利福布汀在3.75~150.00μg/ml范围内,峰面积对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7),平均回收率为100.24%,RSD为0.90%(n=6).结论 本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利福布汀的质量控制和临床血药浓度的监测.  相似文献   
9.
邢贞建  李祥  陶涛 《中国药房》2011,(25):2357-2360
目的:制备青蒿琥酯纳米粒,并对其性质及体外细胞抑制作用进行研究。方法: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载体,采用自乳化方法制备青蒿琥酯纳米粒。扫描电镜观察纳米粒的形态,激光粒度仪测定纳米粒的粒径及其分布;考察纳米粒的载药量、包封率、体外释放情况;MTT法考察纳米粒对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在不同时间(24、48、72h)的体外细胞抑制率,并与青蒿琥酯(原料药)比较。结果:所制青蒿琥酯纳米粒为圆球形,表面光滑,平均粒径为(144±3.0)nm,Zeta电位是-31.5mV,平均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14%、84%;体外释放试验前期有明显突释现象,前24h累积释放度为46%,其后释放均匀,120h累积释放度达65%,具有缓释作用;其在72h时对细胞抑制率高于青蒿琥酯组(76.4%vs.59.1%),有较强抑制作用(P<0.05)。结论:所制青蒿琥酯纳米粒在体外具有较好的缓释性,对K562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是当前医院工作中的重大课题之一。随着一次性胶质给药器具 (包括注射器、输液器和输液针等 )的广泛使用 ,一方面节省了人力物力 ,减少了清洗、消毒等环节 ,另一方面 ,由于当前在生产、经营、使用的各个环节上存在不少问题 ,它已成为临床输液反应的主要传染源之一 ,据报道市售一次性胶质给药器具的产品合格率仅为 59.3% [1]。用细菌内毒素法 (BET)检查一次性胶质给药器具 ,国内已有报道[2 ,3 ] ,我们在此基础上参考中国药典2 0 0 0版 ,进一步对 BET法检查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和输液针进行探讨 ,以供同行参考。1 材料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