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简称中职生)人格偏离现状及其与心理韧性等因素的关系,为对中职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中学生人格偏离筛查量表( MPDI)和心理韧性量表(HKRA)对358名中职生进行调查.结果 中职生人际关系偏离[(4.15 ±2.67)分]得分低于普通中学生[(6.07±3.20)分],行为偏离[(6.52±2 97)分]得分高于普通中学生[(5.18±3.37)分];中职生MPDI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P<0.05或P<0.01),高二中职生较高一、高三中职生人格偏离状况更好;双亲家庭中职生人际关系[(3.96±2.36)分]、情感偏离[(3.96±2.36)分]、MPDI总分[(15.50±6.27)分]得分低于单亲家庭中职生[分别为(5.73 ±4.12)分、(6.51±3.72)分、(19.78±10.44)分];中职生MPDI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在父母关系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P<0.01),父母关系越好其人格越倾向和谐;中职生MPDI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在父母学历上存在显著差异(P< 0.05或P<0.01),父母学历越高其人格越倾向和谐;中职生人格偏离与心理韧性具有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在-0.064 ~ -0.345).回归分析发现,同伴亲密关系对人格偏离状况有负向预测作用.结论 中职生人格偏离现状受父母关系、父母学历、年级及心理韧性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现状,揭示其与心理韧性的关系,为其社会适应良性发展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和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对遵义地区两所中学的267名农村留守儿童及644名非留守儿童进行测评。 结果 农村留守儿童较非留守儿童心理韧性及社会适应状况更差(P<0.05);农村留守女童较男童校内适应更好,留守高中生较初中生学习适应更好(P<0.05);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韧性与其社会适应具有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030~0.411)。 结论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韧性与其良好社会适应具有内在一致性。要增强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能力,需不断提升其心理韧性水平。  相似文献   
3.
探讨自尊及心理安全感对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的关系,为提高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水平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采用自尊量表、心理安全感量表和社会适应性量表,对整群随机抽取的遵义市267名留守儿童和644名非留守儿童进行测评.结果 留守儿童在学习适应、自我意识、社会交往适应、家庭环境适应各能力上较非留守儿童弱(P值均< 0.05);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得分与自尊呈正相关,与心理安全感呈负相关(P值均<0.01);确定控制感、人际安全感、自尊对学习适应有回归效应,人际安全感、自尊对自我意识有回归效应,确定控制感、自尊对社会交往适应有回归效应,自尊对校内人际关系有回归效应,B值(绝对值)在0.168 ~0.431之间,解释因变量变异在20.0% ~ 45.8%之间.结论 培养留守儿童安全高自尊和心理安全感,能有效改善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留守儿童心理安全感与心理韧性现状及其关系,为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采用心理安全感量表和心理韧性量表对遵义地区两所中学的267名留守儿童和644名非留守儿童进行测评。结果 留守儿童在心理安全感各维度以及心理韧性的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家庭支持、人际协助等因子水平较非留守儿童差(P值均<0.05),留守男童在目标专注和积极认知因子上心理韧性水平较留守女童差(P值均<0.05);留守儿童心理韧性与其心理安全感呈显著正相关(r=0.123~0.397,P值均<0.05);心理韧性的个人力和支持力对其心理安全感各维度均具有显著效应,Beta值(绝对值)在0.121~0.440之间,解释因变量变异在21.5%~23.5%之间。 结论 遵义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安全感及心理韧性水平有待提高。提升留守儿童心理韧性水平,能有效改善留守儿童的心理安全感现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