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直视下经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青富  陈同良  姜睿 《四川医学》2006,27(10):1072-1073
目的探讨直视下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直视下经尿道内切开术治疗36例尿道狭窄患者的疗法和经验。结果36例术后留置尿管4~6周,一次成功32例,2例首次手术后拔出尿管仍然不能排尿,再次行尿道内切开术,2例经定期尿道扩张,术后进行尿动力学随访3~24个月。结论直视下经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是尿道狭窄或闭锁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鹿角形肾结石合并肾盂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鹿角形肾结石合并肾盂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中,13例行CT检查,确诊4例;2例行MRI检查,确诊1例。术前确诊的5例患者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加膀胱袖状切除。5例分别于开放手术或PCNL术中发现新生物,活检证实后行根治性肾切除加输尿管部分切除。1例行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者后2个月再次手术时发现转移而被迫放弃手术。5例无功能肾者于肾切除术后常规病检发现合并肾盂癌。病理检查证实为鳞状细胞癌12例,移行细胞癌3例,腺癌1例。获随访10例,随访时间1~35个月,死亡7例,术后生存时间1~27个月。结论:鹿角形肾结石合并肾盂癌诊断困难,预后差。对结石病史长、合并感染或肉眼血尿者,术前应考虑合并肾盂癌的可能。CT与MRI检查对诊断鹿角形肾结石合并肾盂癌有重要价值;对术前未确诊而又怀疑结石合并肾盂癌患者,建议行开放手术,勿选PCNL。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肾周广泛粘连的肾铸形结石的手术方法 ,以提高治疗水平。方法 :1 5例既往有多次肾手术史或因长期感染致肾周广泛粘连的患者采用包膜下原位降温肾实质切开取石。结果 :1 5例全部获得成功 ,治愈率达 1 0 0 % ,术中失血 30 0~ 5 0 0ml,术中输血 2 0 0~ 4 0 0ml,术后渗血 1 0 0ml~ 1 5 0ml,术后 3个月复查静脉肾盂造影提示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或完全恢复。结论 :包膜下原位降温肾实质切开取石术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 ,尤其适用于反复多次肾脏手术后的肾铸形结石病人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儿童肾结石的技巧和经验,并评价其安全性和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8月至2013年5月,共有25例儿童肾结石患者在我科接受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男17例,女8例,年龄5~14岁,平均10.8岁.患儿经腹部B超、CT、KUB+IVU检查诊断明确,患儿取俯卧位,B超引导下建立F16~20皮肾工作通道,用气压弹道或钬激光碎石.结果:25例均一期成功建立皮肾通道,均为单通道碎石.术后复查KUB片,一次性结石取尽22例,结石清除率约88.9%,2例术后单一盏残石,辅助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成功,1例有结石碎片,予以肾石通丸(1.0BID)等药物辅助排石排尽.总结石清除率达到100%,手术时间50 ~ 100min,平均70 min.所有患者未输血,且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儿童肾结石安全有效,术后结合ESWL治疗可以代替开放手术而成为儿童肾复杂结石、鹿角形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在大鼠前列腺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将雄性健康8周龄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B组(去势组)和C组(去势+睾酮替代组).每组10只分别测定血睾酮水平,脉冲式电流刺激盆神经收集前列腺液,测量前列腺液重量,计算前列腺湿重与体重比,免疫组化检测AQP1、AQP3和AQP4的表达及细胞定位,免疫印迹检测AQP1、AQP3和AQP4蛋白的表达.结果 B组大鼠血睾酮水平[(13.07±1.83)nmol/L]较A组[(92.37±16.23) nmol/L]显著减低(P<0.05),B组前列腺液分泌[(1.14±0.14)mg]较A组[(13.57±2.72)mg]显著减少(P<0.05),B组前列腺湿重与体重比(0.27±0.12)较A组(1.91±0.07)显著降低(P<o.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QP1主要在大鼠前列腺间质的小动脉、小静脉壁表达,AQP3主要在前列腺腺泡上皮细胞膜表达,AQP4则更多的在腺泡上皮靠近基底膜处表达.免疫印迹结果显示,B组AQP1和AQP3的表达较A组均显著降低(P<0.05),各组中AQP4的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 AQP1可能与前列腺的生长发育过程有关,AQP3和AQP4可能与前列腺分泌功能有关,雄激素降低后前列腺液分泌减少与AQP3的表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比较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下盏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以88例肾下盏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和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各44例,针对两种不同手术治疗肾下盏结石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于直径≥2cm的结石,输尿管软镜碎石和经皮肾镜碎石的手术时间分别为(68.22±9.32)min和(44.32±10.34)min,碎石成功率分别为56.52%和91.67%;直径<2cm的结石,手术时间分别为(56.32±5.43)min和(40.32±10.33)min,碎石成功率分别为66.67%和100.00%。结论:在临床上治疗有手术指征的肾下盏结石,与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相比较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治疗效果显著,是治疗肾下盏结石的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7.
邓青富 《西部医学》2017,29(2):192-195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合并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尿动力学变化及临床治疗效果评价评价。方法 选取2009~2014年72例脑卒中合并BPH患者的尿动力学和治疗效果的资料,总结脑卒中合并BPH的尿动力学特点,并根据其尿动力学表现给予相应临床治疗并研究疗效。结果 72例患者中47例存在梗阻,9例有可疑梗阻,16例不伴有梗阻。47例有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16例有膀胱逼尿肌降低或减弱,6例有逼尿肌 尿道括约肌不协调。临床治疗1周与1个月后生活质量 (QOL)评分及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脑卒中合并BPH患者尿动力学参数变化较不伴有BPH脑卒中更为复杂,临床结合不同的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分析单微通道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整理采用单微通道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47例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资料,统计手术时间,结石残余率.结果 47例复杂肾结石一期建立单微通道且成功碎石、取石,平均手术时间126 min ,平均出血量90 mL,二期输尿管软镜手术中顺利留置输尿管软镜鞘并成功进镜,43例患者成功发现结石并粉碎,成功率为91.5%(43/47).平均手术时间61 min,无输尿管穿孔、撕脱、断裂、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发生.4例未找到残余结石,术后观察结石无移位,结石排净率为91.5%.结论 单微通道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肾结石能够提高结石清除率,减少手术并发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尿脓毒血症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5例因上尿路结石并泌尿道感染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观察组)94例,术后未并发尿脓毒血症(对照组)91例。检测两组术前及术后24 h血清PCT、CRP和WBC计数。受试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血清PCT对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尿脓毒血症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两组术前血清PCT、WBC计数比较P均>0.05,CRP比较P<0.05;与术前比较,观察组术后24 h血清PCT水平升高(P<0.05),CRP、WBC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清PCT诊断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尿脓毒血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2(95%CI:0.632~0.975);血清PCT诊断尿脓毒血症的敏感度为90.24%,特异度为82.57%,阳性预测值为81.35%,阴性预测值为88.37%。结论血清PCT可作为早期诊断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尿脓毒血症的可靠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α1受体阻滞剂对7 mm以下的输尿管上段结石的辅助药物排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纳入研究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患者接受黄体酮肌肉注射20 mg/d,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100 mg/d,肾石通丸4.0 g/d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加用坦索罗辛0.4 mg/d治疗。每周随访一次,到结石排出为止共持续4周。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结石大小、结石排出率、排出时间、肾绞痛的缓解率、需要住院观察的病例数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结石直径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总排石率为50%(31/62),B组排石率显著高于A组[54.84%(17/31)vs.45.16%(14/31)],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结石平均排出时间为(11±4.2)d,A组为(15±3.4)d,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肾绞痛缓解率为77.42%(24/31),A组为58.06%(18/31),两组在肾绞痛的缓解率上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因出现尿路感染、肾绞痛加剧、肾积水加重等情况而住院进一步治疗的人数上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A组为8例,占25.81%(8/31),B组为3例,占9.68%(3/31)。结论α受体阻滞剂能有效辅助药物排石,提高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排石率,缩短排石时间,减轻肾绞痛症状及发作次数,降低住院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