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翠  高波  吕文翠  邓玉 《工企医刊》2003,16(1):21-22
腹膜间皮瘤(peritoneal mesothelioma)是一种比较少见、起源于腹膜间皮和间皮下层细胞的肿瘤。其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病理学表现有时也不典型,容易导致误诊。我们收集了我院近20年来经病理证实的11例腹膜间皮瘤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本组男6例,女5例,年龄15岁~67岁,平均45.5岁。其临床症状和体征见附表。7例有腹水,量300ml~8000ml不等,均行腹腔穿刺,3例抽出多量液体,2例为浆液性,1例为血性,腹水细胞学检查2例查到癌细胞,1例查到核异质细胞并见大量脱落间皮细胞。6例行腹部超声检查,5例发现腹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73岁。因3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眩晕于2005年7月5日入院。患者眩晕主要为体位变化和活动后发生,每次发作时间持续2~3min,休息后缓解,自发病以来,偶有打鼾,未发现睡眠呼吸暂停现象,无视物模糊,无黑嚎、意识障碍,无心悸、气促、呼吸困难,无恶心、呕吐,无肢体活动障碍。病人曾于2004年11月因头晕、胸闷,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示:偶发房性早搏、偶发室性早搏、sT—T改变。冠状动脉造影示冠状动脉多支病变,行冠状动脉搭桥术。自冠状动脉塔桥术后服用:美托洛尔25mg,2次/日;地高辛0.125mg,1次/日。体格检查:心率76次/min,血压140/90mmHg(1mmHg=0.133kPa),各瓣膜区未闻及心脏杂音,双肺听诊呼吸音清。诊断:颈椎病,冠心病。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总心率:81244次;平均心率59次/min;最慢窦性心率24次/min(图1),最快窦性心率89次/min。〉2s的窦性停搏共799次,最长的全心停搏达14.45s(图2),发生于1:43:15睡眠时,此次停搏后恢复的第一个心搏为交界性逸搏,其后为交界性逸搏心律,窦性PP间距为24.59S;全程室性早搏30次,室上性早搏778次,短阵房性心动过速1次,ST—T水平型缺血改变,最明显时ST段压低0.20mV,长RR间距后ST—T压低无明显加重。动态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全心停搏,交界性逸搏心律,室性逸搏心律,频发房性早搏,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偶发室性早搏,ST—T改变。  相似文献   
3.
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作特点及规律。方法:选择老年男性冠心病(Ⅰ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Ⅱ组)及冠心病同时合并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Ⅲ组)患者各66例,对其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动态心电图检出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主要为无症状心肌缺血(SMI);SMI发生率Ⅲ组〉Ⅱ组〉Ⅰ组(P〈0.05),Ⅲ组的SMI总次数与Ⅱ组、Ⅰ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SMI持续时间Ⅲ组与Ⅱ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三组的发作高峰均在上午。日间SMI发生次数明显多于夜间,夜间SMI发生比例Ⅲ组与Ⅰ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Ⅲ组昼夜SMI平均持续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均可增加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SMI的发生,尤其是夜间的发生:动态心电图是老年男性冠心病,特别是合并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SMI的重要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发生室上性与室性心律失常与多种因素相关.而血压变异性(BPV)作为一项可预测心血管事件的新指标,受到更多研究者的重视.BPV与高血压早期靶器官损害密切相关,但与心律失常方面的研究不多.本研究应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和24 h动态心电图同步监测,初步观察并分析比较老年人BPV与心律失常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自身特性.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DHVD)患者心脏传导阻滞特点。方法:选择SDHVD患者400例,无SDHVD老年患者189例,均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组间心脏传导阻滞特点。结果:与无SDHVD患者比较,SDHVD患者窦房传导阻滞(1.6%比5.0%)、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3.2%比7.5%)发生率显著增加(P均<0.05);在SDHVD患者中,SDHVD合并冠心病组窦房阻滞发生率较单纯SDHVD组显著增加(6.9%比2.0%),主动脉退变合并二尖瓣退变组较单纯主动脉退变组窦房传导阻滞(14.3%比4.3%)、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21.4%比6.5%)发生率显著增加(P均<0.05)。结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心脏传导阻滞增加,建议对此类患者定期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及时发现改变并进行必要的干预,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KLK7蛋白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份卵巢上皮性癌,20份卵巢交界性肿瘤,10份卵巢良性肿瘤,10份正常卵巢组织中KLK7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KLK7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8.0%)明显高于交界性肿瘤,良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分别为30.0%,20.0%,10.0%,P<0.05),在卵巢癌组织中,KLK7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手术病理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KLK7基因可能通过KLK7蛋白促进肿瘤的生长,浸润与转移,临床可以通过检测KLK7蛋白的表达率推断肿瘤的预后,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动态心电图特点。方法:对198例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常规心电图心肌缺血检出率低(18.69%),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检出率高(65.15%),主要为SMI;SMI发生高峰为上午8时,日间SMI发生明显多于夜间;睡眠及日间休息时SMI平均持续时间较活动时明显延长(P〈0.05)。结论: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SMI发生率高,其发生和持续时间有一定的规律,动态心电图是冠心病患者SMI的重要检测和评估手段。  相似文献   
9.
邓玉  耿莉 《实用肿瘤杂志》2012,27(3):274-277
目的探讨Matriptase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atriptase在70例子宫颈癌、30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阳性表达率与病变类型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Matriptase在CIN和子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7%和65.7%,明显高于正常子宫颈组织的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triptase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的组织学类型无关,与临床病理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临床病理分期越高、分化程度越差及淋巴结有转移时其阳性表达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atriptase在CIN和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是CIN和子宫颈癌诊断的潜在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杭州市临安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3个月后是否发生PSD将其分为PSD组(n=57)和非PSD组(n=93)。收集两组患者入院时的一般资料和血清Hcy、NLR、SAA水平,比较不同抑郁程度PSD患者的血清Hcy、NLR、SAA水平,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血清Hcy、NLR、SAA水平与PSD患者24项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item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24)评分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PSD的影响因素。结果 PSD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