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永琴  胡燕  叶栋 《浙江医学》2023,(4):430-434
舌鳞癌(TSCC)是常见的口腔恶性肿瘤,转移率高,侵袭性强,中晚期TSCC患者总体生存率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非蛋白编码功能的转录本,不仅参与基因表达和多种生理过程,也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复杂而精确的调节作用。lncRNA在TSCC中表达失调,通过影响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外泌体运动及细胞外基质降解等方式,调控TSCC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本文就lncRNA影响TSCC转移侵袭的机制作一综述,为TSCC早期诊断及靶向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康复前移对四期压疮病人的护理效果。方法:我院内科收治的四期压疮患者30例为实验组,配合实施康复前移护理;四期压疮患者3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治疗;观察两组压疮愈合情况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压疮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前移护理四期压疮效果良好,能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两种肠内营养输注器在鼻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0例需要滴注肠内营养的鼻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一次性输液管输注营养液,观察组采用改良的一次性输注器输注营养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鼻饲期间发生堵塞或不畅的发生率.结果 两种输注器在两组鼻饲患者中比较,发生堵塞或不畅情况观察组少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心包炎临床表现和心电学特征.方法 对24例急性心包炎患者临床表现、心肌酶谱和心电学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急性心包炎与急性心肌梗死在症状、体征、心电图以及心肌酶谱均有区别.结论 急性心包炎患者可根据临床表现、心肌酶谱和心电学演变特征作出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骑跨椅在IV期压疮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IV期压疮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常规辅助工具进行常规护理;将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IV期压疮患者纳入实验组,使用骑跨椅作辅助工具进行护理。结果:实验组压疮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依赖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骑跨椅在IV期压疮患者康复护理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体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雾化吸入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我科2007年7月~2008年7月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在常规给予抗炎、平喘、止咳、化痰等药物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在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下采取不同卧位进行雾化吸入。观察组采用坐位,对照组采用抬高床头30°卧位,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雾化吸入后观察组气喘缓解时间和有效排痰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lt;0.01),血氧饱和度雾化后明显高于对照组(P&lt;0.01),呼吸、心率的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lt;0.01)。结论:患者采用坐位不仅能增加气体交换量,增加呼吸深度,迅速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改善通气,明显缩短患者有效排痰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复治疗患者运动耐力及呼吸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8年3月接受肺康复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针灸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运动耐力、呼吸状态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前的6min步行试验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6min步行试验明显较对照组长(P0.05);两组治疗前的FEV1、FEV1/FVC、PEF等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可增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复治疗患者运动耐力,也能改善呼吸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温针灸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肌疲劳的改善作用。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温针灸法,对两组治疗前后呼吸肌疲劳及血气分析指标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前的MIP、FVC等呼吸肌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呼吸肌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的血气分析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气分析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肌疲劳具有改善作用,也能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