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护理方法,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40例,分为两组,各20例,观察组实施本研究护理干预,对照组则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生命体征变化及发生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后对照组心率(102.3±3.8)次/min慢于干预前(125.6±6.1)次/min(P0.05),平均动脉压(81.2±4.5)mm Hg高于干预前(76.3±4.2)mm Hg(P0.05),观察组平均动脉压(98.6±5.8)mm Hg高于干预前(75.3±4.1)mm Hg及干预后对照组(81.2±4.5)mm Hg(P0.05),出现过敏反应、出凝血功能障碍、体温降低比例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实施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护理干预,能较好的保证患者循环功能稳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护理方法,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40例,分为两组,各20例,观察组实施本研究护理干预,对照组则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生命体征变化及发生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后对照组心率(102.3±3.8)次/min慢于干预前(125.6±6.1)次/min(P<0.05),平均动脉压(81.2±4.5)mm Hg高于干预前(76.3±4.2)mm Hg(P<0.05),观察组平均动脉压(98.6±5.8)mm Hg高于干预前(75.3±4.1)mm Hg及干预后对照组(81.2±4.5)mm Hg(P<0.05),出现过敏反应、出凝血功能障碍、体温降低比例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实施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护理干预,能较好的保证患者循环功能稳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卵巢早衰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接受人工周期治疗的卵巢早衰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FSH、LH、E2三种激素在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3~6个月后治愈14例(46.67%),有效13例(43.33%),无效3例(10.0%),总有效率为90.0%(27/30)。结论:卵巢早衰病因复杂,尽早行性激素替代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使血清FSH、LH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4.
血液透析作为一种较为安全和广泛应用的血液净化技术,成为大多数肾病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治疗方法。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需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由于受疾病本身,透析并发症以及家庭,社会,医疗费用等因素的影响,患者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引发各种血透并发症,增加治疗风险,从而影响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1]。经过给予护理措施,使患者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透析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现介绍如下:
  1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原因
  1.1焦虑恐惧心理由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周期长,患者经济负担重,害怕失去工作和生活能力,担心治疗效果不理想和透析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对穿刺血管引起的疼痛和害怕血透丢失过多血液引起贫血加重。另一方面,医院环境的刺激,医护人员的不良言语等易使患者产生恐惧和焦虑[2]。  相似文献   
5.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段之一,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基本要素。动静脉内瘘是目前国内外血液透析患者的最常用血管通路[1],具有出血少、易穿刺、血流量大、可长期利用等优点,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1]。因此,维护动静脉内瘘的功能是血液透析室护士的一项重要工作。我院2007年1月至2013年1月共收治70例建立了动静脉内瘘的血液透析患者,通过对此类患者良好的护理,减少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70例患者中男46例,女24例;年龄24~81岁,平均46岁;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47例,糖尿病肾功能不全5例,高血压肾功能不全3例,肾结石引起的肾功能不全10例,多囊肾肾功能不全4例,痛风引起肾功能不全1例;透析时间为1~6年,每周进行血液透析1~3次,血流量200~230ml,每次透析时间为3~4小时;内瘘使用良好65例,血管堵塞5例,内瘘使用最长6年,最短使用2次后堵塞(2例)。  相似文献   
6.
邓卫琼 《吉林医学》2010,31(23):3815-3816
目的:探讨自凝刀治疗宫颈糜烂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宫颈糜烂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自凝刀治疗)和对照组50例(微波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凝刀治疗宫颈糜烂具有耗时短、疼痛轻、操作便捷、术后阴道排液、流血时间短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