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目的评价强化调脂治疗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病人预后的影响,探讨调脂药物的作用机制. 方法确诊为老年UAP病人59例,随机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常规组,n=29 )和常规药物加氟伐他汀钠(Lescol/fluvastatin)组(氟伐他汀钠组,n=30).以12导联ST段压低数值总和(∑ST)和1周内心绞痛发作次数作为心肌缺血指标,空腹取静脉血测定血糖、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浆一氧化氮、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C-反应蛋白、心肌酶谱、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6个月后复测上述指标,同时观察半年内心脑血管事件. 结果 6个月后两组病人用药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ST均较用药前明显下降,氟伐他汀钠组下降更明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及P<0.01);氟伐他汀钠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甘油三脂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及P<0.01),一氧化氮明显增加,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C-反应蛋白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氟伐他汀钠组发生急性心肌梗死、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者均少于常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卒中及心原性猝死者也较少,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强化调脂治疗能较明显改善老年UAP病人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104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进行Selvester梗塞范围评分,并分析、探论QRS记分与住院期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及住院病死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有并发症者的QRS记分明显高于无并发症者(P均<0.01)。QRS记分10分以上者,有可能发生心源性休克;QRS记分7分以上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较7分以下组明显增高(P<0.01、P<0.01、P<0.05)。认为QRS记分7分以上可做为判定AMI预后不良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3.
1993年以来,我们在抢救21例会并泵衰竭的AMI患者中,对其中9例施行了床旁血流漂浮导管术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在抢救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全部病例均经心电图和心肌酶学确诊为AMI,泵衰竭采用Killp分级标准,其中心源性休克(泵衰竭Ⅳ级)符合1982年全国“三衰”会议拟定的诊断标准[1]。9例作血流漂浮导管术的患者为监测组,其余12例为非监测组。监测组男性7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70.7岁;泵衰竭Ⅱ级1例,Ⅲ级2例,Ⅳ级6例。非监测组男性10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67.8岁;泵衰竭Ⅲ级…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我院采用经皮穿刺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5例的结果,5例均获成功。左房平均压由术前2.06±0.35kPa降至术后0.4±0.00kPa,肺动脉收缩压由术前4.49±1.16KPa降至术后2.49±0.62KPa,二尖瓣跨瓣压差由术前1.93±0.32KPa降至术后0.0±0.39KPa,左心房内径由术前36.75±4.11mm缩小至术后30.75±4.99mm,二尖瓣口面积由术前0.89±0.18cm2增加至术后1.51±0.26cm2.每搏出量由术前48.0±6.03ml增加至术后65.0±11.02ml。术前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不会,术后均达Ⅰ级,心尖区舒张期杂音明显减弱或消失。PBMV是一种疗效高、安全、创伤少、康复快的非外科手术疗法。  相似文献   
5.
临时性人工心脏起搏,是抢救严重心律失常危重病人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我们对21例患者进行了23例次的人工心脏起搏,均获得成功,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15~80岁,平均51.5岁。本组并发Ⅲ°AVB病因中,急性心肌梗塞3例,冠心病3例,急性心肌炎3例,心肌病2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例。配合各种手术进行的保护性临时心脏起搏9例,其中PTCA术4例,PTCR术2例,其他外科手术3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