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27篇
综合类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2006年江西省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螺情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005~2006年江西省12个国家级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螺情调查结果,掌握各监测点钉螺消长情况。方法依据《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方案》,对各监测点钉螺孳生环境与可疑环境进行调查,比较两年的各项螺情指标。结果2006年12个监测点的有螺面积较2005年下降17.27%,但各监测点有螺面积下降幅度不相一致,有10个监测点查出有阳性钉螺分布;另外各监测点活螺密度、阳性螺密度也有较大波动。结论各监测点螺情依然严重,应加强控制钉螺的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反映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程度的指标和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我们用生化学和病理学方法对肝胶原量、肝纤维束宽度、肝虫卵数、血、尿羟脯氨酸含量以及血清蛋白比例进行了检测。 材料和方法 以家兔77只为实验动物.其中65只分别接种尾蚴200±5条,另12只作不接种对照组。接种兔15周后取肝组织,65只中53只作下述检测。 一、肝胶原量测定 采用Neuman法,略加改进。 二、肝病变的大体观察 肝正常者表面光滑,  相似文献   
3.
全国晚期血吸虫病治疗救助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全国晚期血吸虫病治疗救助情况,并提出相关对策。方法采取查阅疫情统计资料、治疗救助医院考察、入户访谈病人等方法收集资料,了解全国晚期血吸虫病治疗救助情况。结果 2001~2008年全国晚期血吸虫病人治疗覆盖率逐年上升,2008年达70.67%,较2001年(27.96%)增加了1.5倍,但晚期血吸虫病人占血吸虫病人的比例也呈逐年上升趋势,2008年达7.27%,较2001年(3.13%)增加了1.3倍。新发现的晚期血吸虫病人数未显著减少,维持在2100~3000人之间。治疗救助工作由各级卫生部门组织实施,通过采取制订相关管理与技术规范,严格审查医疗救助对象,定点医院住院治疗等措施,及时救治晚期血吸虫病人。结论我国晚期血吸虫病治疗救助效果显著,减轻了病人经济负担与身体痛苦,今后应提高治疗覆盖率,建立晚期血吸虫病人定期随访制度,探索救助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红井村地处鄱阳湖滨,为60年代中期围湖造田建立的居民村.历史上疫情严重,经过防治,疫情有所降低,但未得到有效控制,急性感染时有发生.1992年开展为期3年的综合防治.列入南昌市血防“八五”规划,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居民对封洲禁牧措施的依从性。方法根据人群血吸虫感染率〉10%、5%~10%和〈5%3个层次,在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四川省和云南省的血吸虫病流行村分层整群抽样,随机抽取2 204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其对封洲禁牧、舍饲圈养措施的认可情况。结果78.4%的居民认可封洲禁牧措施,3.7%的居民不支持。关于家畜舍饲圈养与血防两者之间的关系,83.9%的调查对象认为两者之间有关联,3.1%认为无关联;在3层不同感染率地区中,认为有关联的居民分别占调查人数的81.7%、85.1%和84.9%;认为无关联的各层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121,P〈0.05),感染率为5%~10%和〈5%的地区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1,P〉0.05),感染率〉10%的地区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45,P〈0.05)。家畜敞放的主要原因分别是舍饲圈养成本高(36.2%)、不习惯(26.4%)和没有地方舍饲圈养(25.4%)。结论应根据各地的经济水平、地理环境、农业生产状况、居民文化程度和生产习惯等社会经济情况,因地制宜地落实和巩固封洲禁牧舍饲圈养措施。  相似文献   
6.
溴乙酰胺浸杀、喷洒灭螺效果作用较快,且用药量小,对鱼无急性毒性作用,是较理想的灭螺药物,使用时,应针对钉螺上爬现象作出相应的处理。氯硝柳胺控释剂喷洒30d后效果明显,但对鱼毒性作用大,且用量大,增加药物费用和运输困难。浸螺杀、杀虫丁浸杀和喷洒灭螺效果均低于五氯酚钠。且对鱼苗毒性作用较大。四聚乙醛对鱼苗未见毒性作用,但浸杀灭螺效果不够理想,且钉螺上爬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7.
血吸虫感染和病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的785名居民进行了粪便、体格检查和过去2wk内有关病史的调查。结果显示,日本血吸虫病患者中,过去2wk内腹泻、血便和乏力等症状的比例明显地高于未感染者,肝脾肿大与以往感染血吸虫病有关。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降低胃癌发病率的措施,用出生8天的大白鼠,以灌胃途径每鼠每天给予MNNG 150μg,连给3天。至断奶时将每窝幼鼠都按性别及体重随机分为3组,各喂1种用常用食品搭配的饲料,至给MNNG后的第300天,断颈处死,做病理学检验。结果发现胃的癌前组织改变的程度与体重的增长无关,而与免疫力的高低呈反比;饮食成分可影响胃癌的发展,通过合理组织饮食对胃癌的发展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02-2012年江西省血吸虫病流行动态及防治形势。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回顾性调查和资料复习相结合的方法,以村为单位对江西省2002-2012年血吸虫病的疫情动态和防治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002-2012年,江西省传播阻断县由19个增至22个,传播控制县仍为8个,疫情控制县为9个。血吸虫病患者数由128 331例减少至73 102例;2002年人群血检和粪检阳性率分别为12.2%(99 708/818 704)和4.2%(862/20 443),2006年开始,人群血检和粪检阳性率逐年下降,至2012年分别降为5.2%(70 057/1 352 386)和0.4%(361/82 560)(P<0.01)。急性感染病例共624例,2005年后急性感染病例逐年下降,2012年降至3例(P<0.01)。2012年晚期血吸虫病患者数为7779例,较2002年(5 463例)增加了42.4%。2012年耕牛粪检阳性率(1.3%,1 408/112 182)较2002年(4.7%,4 263/90 878)显著下降(P<0.01)。2005年的活螺密度和感染螺密度分别为1.441 1只/0.1 m2和0.003 6只/0.1 m2,之后均逐年下降,至2012年分别为0.083 5只/0.1m2和0.000 037只/0.1m2(均P<0.01);2012年的钉螺面积(80 988.99 ha)较2002年的(77 636.35 ha)增加了4.3%。2008年全省11个流行县达到疫情控制标准,通过考核验收。2002-2012年,血吸虫病防治力度不断增强,人群查病和化疗人数分别增加了65.2%和65.5%,耕牛查病和化疗分别增加了23.4%和251.1%,灭螺面积增加了617.8%,同时大范围推进了传染源控制的综合防治策略。结论 2002-2012年,江西省血吸虫病各项疫情指标在2005年以后呈较快稳步的下降趋势,目前疫情已呈低度流行状态,人群和耕牛感染,以及钉螺等各项疫情指标均控制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国家疫情监测点监测数据,了解江西省近10年血吸虫病疫情变化趋势,为全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05~2014年全省设立了12个国家监测点,并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方案》开展了人群及家畜病情、螺情和相关因素调查。收集上述监测数据,对血吸虫病疫情动态规律进行分析。 结果  监测期间,湖沼型疫区居民血吸虫病感染率均较山丘型疫区明显高,其中感染高峰主要为20岁以上人群,职业以渔民感染率最高;人、畜感染率及螺情显著下降,居民血检阳性率、粪检阳性率和血吸虫感染率分别由2005年的32.50%、15.47%和5.03%下降至2014年的7.75%、0.57%和0.04%;耕牛感染率由2005年7.36%下降到2014年的0; 钉螺面积、活螺平均密度和感染性钉螺平均密度分别由731.27hm2、1.441 1只/0.1m2和0.003 6只/0.1m2下降到316.88hm2、0.471 3只/0.1m2、0。 结论  截至2014年,江西省血吸虫病国家监测点人群、家畜和钉螺疫情均降至历史较低水平,渔民、农民等重点传染源监测是今后防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