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评价低蛋白饮食联合复方α酮酸在2型糖尿病肾病(临床蛋白尿期)治疗中对肾功能及尿蛋白的影响。方法糖尿病肾病患者40例,年龄40~72岁,男21例,女19例。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为2型糖尿病肾病Ⅳ期(临床蛋白尿期)。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复方α酮酸(开同[1],费森尤斯卡比公司)进餐时整片服下,每次5片,3次/d。比较组间及组内治疗前后内生肌酐清除率、白蛋白排泄率。结果治疗组尿白蛋白排泄率下降明显、内生肌酐清除率有所升高。结论复方α酮酸治疗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有减少尿蛋白和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诺和锐30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诺和锐30与诺和锐及来得时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诺和锐30与诺和锐及来得时强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血糖水平、低血糖发生率、血糖达标所需时间等。结果:诺和锐30组与诺和锐及来得时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明显下降;两组间空腹血糖及有效控制血糖至达标水平所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诺和锐30可达到强化治疗效果,诺和锐30能很好地模拟生理胰岛素分泌,降糖迅速,低血糖发生少,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辛月颖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4):45-45,50
目的评价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是否能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方法对60例2型糖尿病伴有不同程度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静脉注射甲钴胺(弥可保:生产批号2006-01—19)500μg加入0.9%生理盐水10mL,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日静脉滴注α-硫辛酸(唐可停:生产批号06011921,上海现代哈森药业有限公司)600mg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中,连续2周观察疗效。结果症状改善率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神经传导速度(NCV)改善率两组比较,P〈0.05。结论α-硫辛酸可以明显提高DPN患者NCV,改善症状,疗效优于单独使用甲钴胺,临床值得推广,无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常规剂量、短疗程辛伐他汀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脂、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60例LDL-C≥2.6mmol/L的老年T2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辛伐他汀组采用辛伐他汀20mg/d+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分别测定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结果:辛伐他汀组治疗2周后TG、TG、LDL-C、hsC-RP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0.05),且hsC-RP下降与TC、TG、LDL-C下降无相关性;对照组上述指标较治疗前虽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受试者均未发现血清转氨酶(ALT)、肌酸激簿(CK)升高及肾功能损害。结论:常规剂量、短疗程辛伐他汀可显著降低老年T2DM患者LDL-C水平,而且具有独立于降脂作用之外的显著降低hsC-RP水平的作用,从而具有防治老年T2DM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的作用,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中等强度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2型糖尿病患者多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单纯加大药物治疗可加重药物副作用,增加经济负担。近年来有研究证明,运动疗法可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简单而方便,无经济负担。本文旨在监测和评估2型糖尿患者的血糖受运动影响的程度和规律,了解运动在2型糖尿病康复干预中的作用。目的:探讨中等强度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的影响,以期为运动疗法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提供理论依据。设计:以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的观察对比研究。单位:一所市级医院的内分泌科。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时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水平,分析其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相关性,研究蛋白氧化与DN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66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患者分为以下3组:正常白蛋白尿(N-UAlb)组20例(UAER〈30mg/24h)、微量白蛋白尿(M-UAlb)组24例(UAER30-300mg/24h)和大量白蛋白尿(L-UAlb)组22例(UAER〉300mg/24h),并与20名正常对照(NC)组比较。用Wikto-sarsat介绍的方法改进后测定各组的血清AOPP水平,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水平,ELISA法测定血清MCP-1水平。结果随着UAER的增加,血清中AOPP水平逐渐增高,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SOD水平逐渐降低,除N—UAlb组与NC组间相比外,其余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CP-1水平逐渐增加,除L-UAlb组与M-UAIb组间相比外,其余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血清AOPP与SOD呈显著负相关,与BUN、Cr、TG、UAER呈显著正相关,与MCP-1、HDL-C、LDL-C、TC、HbA1c、BMI无相关性。血清SOD与BUN、Cr、UAER、MCP-1呈显著负相关,与TG、TC、LDL-C、HDL-C、HbA1c、BMI无相关性。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1℃、UAER对AOPP有显著影响;Cr、UAER、MCP-1对SOD有显著影响。结论增加的蛋白氧化损伤及氧化应激状态可能在DN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增加的蛋白氧化应激可能与DN的氧化应激状态和慢性炎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不同时期眼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各期眼底动脉血流动力学与病程、糖化血红蛋白(GHb)、血脂(TC,TG,LDL,HDL)、尿白蛋白(Ualb)的关系,探讨上述因素在DR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随机抽取2型糖尿病(T2DM)患者121例,将其分成无DR(NDR)、非增殖期DR(NPDR)及增殖期DR(PDR)三组.健康体检者25名为对照组,每个对象均进行眼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调查病程,监测GHb、血脂、Ualb,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2DM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血流参数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max),舒张期末期最低血流速度(Vmin)随DR程度的加重逐渐降低,而阻力指数(RI)呈进行性升高趋势;NDR组,NPDR组及PDR组CRA的Vmax 和Vmin与病程,TC,TG,LDL,GHb及24hUalb呈显著负相关;RI与病程,TC,TG,LDL,GHb及24hUalb呈显著正相关;Vmax和Vmin与HDL呈显著正相关,RI与HDL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糖尿病无DR及存在DR患者均有眼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病程、GHb、血脂、Ualb是DR相关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背 景 :2型 糖 尿病 患者 多 以餐 后 血糖 升 高 为 主 ,单 纯 加 大 药物 治疗 可 加 重 药 物 副 作用 ,增 加经 济负 担 。近 年 来 有 研 究 证 明 ,运 动疗 法 可 明 显 降 低 2型 糖 尿 病 患 者 的餐 后 血糖 , 简单 而 方便 , 无经 济 负 担 。本 文旨 在监 测 和评 估 2型 糖 尿 患 者 的 血 糖 受 运动 影响 的 程度 和规 律 ,了 解运 动在 2型 糖 尿病 康 复 干 预 中 的 作用 。目 的 : 探 讨 中 等 强 度 运动 对 2型 糖 尿 病 患 者 餐 后 血 糖 的 影 响 ,以 期 为 运 动 疗 法 降 低 2型 糖 尿病 患 者 血 糖 提 供 理 论 …  相似文献   
9.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随着糖尿病程的延长,其发病率也增高,据报道可达90%~100%.可累及神经系统各个部分。主要由微血管病变及山梨醇旁路代谢增强以致山梨醇增多所致.笔者用银杏叶提取物(EGB)改善微循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着6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院2003年10月至2004年10月采取前列腺素E1等综合治疗糖尿病足(DF),并进行疗效观察。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2003年10月至2004年10月住院糖尿病足患者65例,均符合《实用内分泌学》关于DF的诊断标准。年龄30~80岁,发病1周至2年,足溃疡面直径2cm~4cm,溃疡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