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中行脾静脉近端结扎对脾静脉源性门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9年7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94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6例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和脾切除联合经脾静脉冠肾静脉分流术的患者采取紧贴门静脉结扎脾静脉的方法,58例未行脾静脉结扎的贲...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5例胆囊切除术后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断治疗过程,结合文献总结其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方法。结果 5例患者应用肝动脉造影术后均为肝右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5例患者均行肝动脉栓塞治疗后出血停止,消化道出血均治愈。结论 LC术后消化道大出血主要原因为肝右动脉分支假性动脉瘤形成破裂,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上腹部疼痛及黄疸。肝血管造影术是最有效诊断方法,肝动脉栓塞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后胆汁漏的原因及预吩措施。方法收集2013年1月一2017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肝胆外科及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住院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的患者,共计328例,其中术后出现胆汁漏的患者共计1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患者造成术后胆汁漏的原因主要与年龄、糖尿病、低蛋白血症、胆管壁薄弱、取石时间过长、oddi's括约肌水肿、缝线选择不当有关(P<0.05),而与性别及胆管粗细无关(P>0.05)。其中,12例患者经常规引流、预防腹腔感染、肠外营养等保守治疗,6例患者行腹腔穿剌引流治疗,均治愈。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合理选择缝线,提高手术及胆道镜操作技术,是预防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后胆汁漏的主要措施,术中再次探查确定胆管情况十分必要。对于术后胆汁漏不局限的患者,应及时行腹腔穿刺引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ERCP中长镜身应用以提高乳头插管率的应用体会。方法对80例患者先采用短镜身方式插管,不成功者改变为长镜身方式继续插管。结果 80例患者经短镜身插管,插管困难者18例行长镜身插管,16例插管成功,插管成功率97.5%。结论 ERCP插管短镜身插管不成功者,要改用长镜身插管以获得插管成功,提高插管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究外周血循环肿瘤DNA(ctDNA)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筛查研究价值。方法 对行根治性手术的97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术前1 d、术后1个月的外周血癌胚抗原(CEA)水平及外周血ctDNA基因检测结果,收集患者手术中肿瘤组织标本免疫组化结果及基因的检测结果并进行比较;分析外周血ctNDA与CEA对于检查结直肠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肿瘤组织S-P免疫组化检测MLH1/MSH2/MSH6/PMS2蛋白结果与肿瘤组织基因测序同样的基因位点结果一致,两者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均为100%;外周血ctDNA基因检测的结果与肿瘤组织基因检测结果相同,灵敏度为88.5%,特异度为100%,准确率为89.7%;术前,结肠癌患者每2 mL外周血ctDNA含量为(17.95±8.40)ng,直肠癌患者每2 mL外周血ctDNA含量为(11.73±5.39)ng, 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外周血ctDNA诊断结直肠癌患者的灵敏度为76.3%、准确率为76.3%;前CEA检测灵敏度与准确率均显著低于术前外...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特点,探讨个体化选择术式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及乌海市人民医院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229例患者,其中男性156例,女性73例,年龄(48±11)岁,年龄范围21~71岁。采用术前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医源性胆漏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医源性胆漏患者24例。结果 24例均经ERCP明确胆漏诊断,其中23例经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BD)术后。所有患者腹腔引流管胆汁引流量均明显减少或消失,腹痛腹胀症状缓解,黄疽消退,局部腹膜炎体征消失,血常规、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经鼻胆管造影证实胆漏愈合。1例虽然胆漏治愈,但因为腹腔引流不通畅,引起腹腔感染,最后发生肠瘘,行开腹手术治愈。结论 ERCP、ENBD为医源性胆漏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经济的手段,联合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技术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导丝进入胰管的困难性胆管插管策略应用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63例导丝进入胰管的困难性胆管插管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次采用双导丝法、胰管预切开法和胰管支架法选择性胆管插管,根据不同胆管插管方法分为双导丝组、胰管预切开组和胰管支架组。分析各组的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及ERCP术后并发症之间的差异。结果 3组总体插管成功率为96.8%。双导丝组、胰管预切开组及胰管支架组的插管时间分别为(70.7±28.6)、(116.6±43.2)和(129.1±88.2)s,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总体发生率为39.3%,胰管预切开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 < 0.05)。ERCP术后胰腺炎(PEP)总发生率为21.3%,胰管预切开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 < 0.05)。ERCP出血发生率为6.6%。未发生重症胰腺炎和十二指肠穿孔病例。结论 导丝进入胰管后依次采用双导丝法、胰管预切开法和胰管支架法选择性胆管插管,上述方法插管成功率高,手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同时保留幽门及十二指肠升部的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部肿瘤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宁夏人民医院2011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采用同时保留幽门及十二指肠升部的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部肿瘤的手术要点及手术效果。结果 成功完成15例手术,平均手术出血量为(455±322)mL,平均手术时间为(183±56)min,无手术死亡。术后无胰瘘,发生功能性胃排空障碍1例,发生胆瘘1例。术后随访时间6~60个月,术后饮食及营养状况良好,随访期内肿瘤复发4例(26.67%)。结论 同时保留幽门及十二指肠升部的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创伤较小,最大限度保留胃肠道功能,并同时达到根治性切除效果,是老年壶腹部肿瘤患者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