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使用与未使用低剂量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ic protein 2,rhBMP-2)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术后的影像学指标、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3年3月—2016年2月应用MIS-TLIF手术治疗的52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52例患者,其中未使用rhBMP-2(非BMP组)27例,使用rhBMP-2(BMP组)25例。术后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健康检查简表(SF-36)评分、腰痛及腿痛视觉模拟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BMP组术后融合率高于非BMP组(P<0.05)。BMP组的cage沉降程度高于非BMP组(P<0.05)。结论:尽管使用rhBMP-2可能会导致cage沉降程度增加,但低剂量rhBMP-2能够有效提高MIS-TLIF术后椎间融合率。  相似文献   
2.
背景:生物活性玻璃是一种多功能人工复合材料,可与组织亲和后缓释活性离子并表现一定的生物活性,其多样性源于制备工艺和组分的多变性,使其能够应用于不同的临床场景。目的:综述目前生物活性玻璃的主要应用形式、应用领域以及掺杂不同元素对其功能的影响。方法:以“生物活性玻璃,缓释离子,骨组织工程,复合支架,组织再生修复,生物医学工程”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及万方医学网检索;以“Bioactive glass,Slow-release Ions,Bone Tissue Engineering,Composite Scaffold,Tissue Regeneration and Repair,Biomedical Engineering”为检索词在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自2000-2023年收录的相关文献,最终纳入88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1)在应用形式方面,生物活性玻璃可以根据不同临床场景的需要制作成包括涂层、颗粒、骨水泥及支架等形式,其中涂层能提高植入物生物活性,但易因降解导致植入物不稳定;颗粒适用于不规则骨缺损的修复,但传统方式制备的颗粒功能单一;骨水泥具备微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脊柱内镜椎板间入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治疗腰椎管内骨性占位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我科采用PEID治疗腰椎管内骨性占位患者共58例,其中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椎体后缘离断症患者18例;男32例,女26例,年龄17~75岁,平均(37.75±2.51)岁,病程3个月至7年,中位病程14个月,随访12~15个月。采用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改良日本骨科协会脊柱评分(modified 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mJOA)在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进行评估,并于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分级标准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82.3±17.32) min。所有患者术后腰腿疼痛、感觉肌力减退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钙化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NRS评分分别为(7.63±0.628)分,(1.93±0.829)分,(1.70±0.687)分;ODI评分分别为(51.60±2.329)分,(23.23±1.291)分,(22.80±1.244)分;mJOA评分分别为(8.03±0.698)分,(18.63±0.740)分,(18.83±0.813)分;改善率为51.50%。椎体后缘离断症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NRS评分分别为(8.17±0.786)分,(2.22±0.878)分,(2.11±0.900)分;ODI评分分别为(48.39±2.477)分,(23.33±1.138)分,(23.06±0.802)分;mJOA评分分别为(7.78±0.808)分,(19.06±0.639)分,(19.11±0.832)分,改善率为53.39%。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NRS、ODI评分分别与术前相比,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次随访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mJOA评分分别与术前相比,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次随访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使用改良MacNab标准,总体优良率为89.66%。结论经皮脊柱内镜下治疗腰椎管内骨性占位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及较高的安全性,可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手术策略,其短期疗效确切,长期疗效需要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手术治疗伴ModicⅡ型改变的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2015年7月,采用Quadrant微创系统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手术治疗的12例同节段同侧腰椎间盘突出术后复发伴Modic Ⅱ型改变的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患者术前?术后?术后3个月?术后半年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半年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术前?术后3个月的8条简明量表(SF-8)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2例患者均获随访3~6个月?术后随访所有患者症状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术前ODI评分为(53.11 ± 13.10)分,术后3个月为(13.11 ± 5.97)分,术后半年为(5.00 ± 4.07)分,术前与术后3个月?术前与术后半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 < 0.05);术前VAS评分为(6.30 ± 2.00)分,术后为(2.10 ± 0.88)分,术后3个月为(1.10 ± 0.74)分,术后半年为(1.13 ± 0.83)分,术前与术后?术前与术后3个月?术前与术后半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 < 0.05);术前SF-8评分为(26.15 ± 11.49)分,术后3个月为(61.61 ± 14.44)分,术前与术后3个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采用Quadrant通道系统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伴ModicⅡ型改变的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术中?术后出血少,显著减少软组织损伤,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术后并发症较少等优势,术后症状缓解明显,随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椎间孔镜下经椎板间入路椎间盘摘除术(percutaneous interlaminar endoscopic discectomy,PIED)治疗髓核游离型椎间盘突出的疗效。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2月接受PIED手术治疗髓核游离型椎间盘突出患者11例,并获得完整随访资料,随访时间为1年,通过术前、术后1 d、术后1年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ODI)及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患者术后腰腿痛改善情况以及术前术后腰椎MRI对比评价髓核摘除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11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前腰痛VAS(7.00±1.00)分,术后1 d疼痛明显缓解,VAS(0.55±0.52)分,术后1年VAS(0.36±0.50)分;术前平均ODI为(58.55±6.07)%,术后1 d(4.54±2.25)%,术后1年为(1.09±1.04)%;改良Macnab标准评估手术总体结果,所有患者接受手术后症状均基本缓解,恢复了正常工作与生活,优良率达到100%;术后游离的髓核均被完全摘除,无复发椎间盘突出者。结论:PIED能有效治疗髓核游离型椎间盘突出,标准的PIED手术可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