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众多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方法中,硬膜外腔注射药物是一种有效快捷的治疗方法。常规的方法是经后正中入路将药物注入硬膜外后腔。近2年来我们运用经侧隐窝穿刺注射药物治疗本病,并与传统入路患者的治疗结果做比较。现将临床治疗观察结果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观察组65例中,男30例,女35例;年龄26~68岁,平均42.28±11.34岁;病程最短7d,最长5年,平均1.6年;L4、5突出者18例,L5~S1突出者21例,双间隙(L4、5、L5~S1)突出者26例;左旁侧型36例,右旁侧型…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46岁,体重76kg,ASAⅡ级,既往健康,无麻醉手术史。因“左股骨干中段开放粉碎性骨折、左尺桡骨骨折、左手示、中、环指骨折、左手挫裂伤”急诊在硬膜外+臂丛麻醉下行“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及左尺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前查体:HR90bpm,律齐,R14bpm,T37.0℃,双肺呼吸音清。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五项、心电图、胸透均无异常。入室后行左桡动脉穿刺,连续监测ABP、HR、ECG和SpOz。硬膜外穿刺置管顺利,麻醉效果满意,血压维持120~110/70-60mmHg。当术者行髓腔扩大时,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布托啡诺用于预防和治疗全麻患者术后躁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ASAⅠ~Ⅱ级上腹部择期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C)组与布托啡诺(B)组,每组20例。在术毕停用麻醉药即刻,C组经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B组静脉注射布托啡诺0.02mg/kg。记录停用麻醉药前、拔管即刻、拔管后5min时的心率、血压,并对循环稳定程度、躁动程度、镇静状态进行评分。结果与麻醉前相比,拔管时、拔管后5min对照组患者血压明显升高(P<0.05)、心率加快(P<0.05),而布托啡诺组血压、心率相对平稳,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C组比较布托啡诺组躁动发生率更低(P<0.05),患者安静(P<0.05)。C组有6例患者术后持续躁动,经静脉注射布托啡诺0.02mg/kg,症状控制率达83.33%。结论布托啡诺是全麻术后躁动预防与治疗理想的选择药物。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87年3月至1989年8月将催醒宁用于1~10岁的小儿氯胺酮复合麻醉术毕催醒62例,包括唇、腭裂修补术23例、骨科手术21例、下腹部手术11例、烧伤整形手术7例。手术时间最长5h,最短48min。用氯胺酮安定复合或氯胺酮-哌替啶异丙嗪复合,氯胺酮以4~6mg/kg、安定0.4mg/kg、哌替啶与异丙嗪均1mg/kg,手术超过2h者追加1/2首量的安定或哌替啶、异丙嗪。  相似文献   
5.
目的 测定围术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旨在探讨术中及术后连续硬膜外镇痛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3 2例病人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8例。Ⅰ组在全麻下、Ⅱ组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下行上腹部胃癌根治术 ,Ⅲ组在全麻下、Ⅳ组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腹部全子宫切除术 ,Ⅱ、Ⅳ组术后连续硬膜外镇痛 4 8h。分别于手术日晨 ,手术切皮后 1h ,术后第 1、3、7d晨抽取患者肘部静脉血 ,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总T淋巴细胞 )、CD4+(辅助性 /诱导性T淋巴细胞 )和CD8+(抑制性 /杀伤性T淋巴细胞 )及C 反应蛋白 (CRP)浓度。结果 Ⅰ组术后第 1d、第 3dCD4+、CD8+比术前显著下降(P <0 .0 1) ;Ⅱ组、Ⅲ组各时间点T淋巴细胞亚群无显著改变 (P >0 .0 5 ) ;Ⅳ组术后第 1dCD4+表达受抑 (P <0 .0 1)。上腹部手术 (Ⅰ、Ⅱ组 )较下腹部手术 (Ⅲ、Ⅳ组 )CRP显著升高 (P <0 .0 5 )。结论 上腹部手术应激反应明显 ,术中、术后硬膜外镇痛可减轻应激反应 ,有利于细胞免疫功能的稳定 ;下腹部手术应激反应轻 ,细胞免疫功能无显著改变 ,术后硬膜外镇痛无助于机体免疫功能的维护。  相似文献   
6.
7.
脊麻与硬膜外互补麻醉136例车润平*彭健全*吴颖*我院自1993年9月至1994年12月,用自制脊麻-硬膜外联合穿刺针(简称CSEN)于脐以下手术136例实施脊麻(SA)和/或硬膜外麻醉(EA)互补性椎管内麻醉(CSEA)。136例均为ASAⅠ~Ⅱ级...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通过使用医用生物蛋白胶作为载体与布比卡因混合后行肋间神经阻滞 ,以评价其延时性镇痛效果。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选择食管癌、贲门癌根治术及肺癌切除术病人 4 0例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2 0例。治疗组 :医用生物蛋白胶、布比卡因混合液 (生物蛋白胶主体与催化剂以各自溶剂溶解后 ,再分别以 1∶5的比例与 0 5 %布比卡因混合 ,各取6ml)。对照组 :生理盐水 2ml+ 0 5 %布比卡因 10ml。医用生物蛋白胶由广州倍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麻醉方法 所有病人术前常规肌肉注射阿托品 0 5mg、苯巴比妥钠 0 1g。麻醉诱导用咪唑安…  相似文献   
9.
星状神经节阻滞是临床常用的疼痛治疗手段之一,这种阻滞是短暂、可逆的,罕有出现持续阻滞现象。近年来,我们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现2例原因不明的星状神经节持续阻滞现象,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国产布托啡诺用于术后静脉持续自控镇痛(PCIA)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牢。方法ASAⅠ~Ⅱ级剖腹手术与骨科手术患者174例,划分为三组,分别给予布托啡诺0.15mg/kg(Ⅰ组)、0.20mg/kg(Ⅱ组)和0.25mg/kg(Ⅲ组)用于术后PCIA治疗,镇痛持续时间至术后48h。结果镇痛效果Ⅲ组〉Ⅱ组〉Ⅰ组(P〈0.01),而不良反应发生人数Ⅰ、Ⅱ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Ⅲ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人数则明显多于Ⅰ、Ⅱ组(P〈0.05),〉60岁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显著高于同组青中年患者(P〈0.01)。结论布托啡诺镇痛效果与用药剂量成正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用药剂量及患者年龄相关,建议术后PCIA用药剂量宜从小剂量(0.15mg/kg)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