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巨大错构瘤合并胆结石的有效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例原发性肾巨大错构瘤合并胆石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右上腹疼痛2周余就诊。外院腹部B超显示胆囊内以及胆囊颈部强回声;上腹部、盆部CT平扫及增强检查均提示左侧后腹膜区存在巨大肿块影,边界清晰;双肾动脉CTA示左边肾周见一大小约24cm×17cm×11cm脂肪密度块状影,确认肿瘤供血血管来源于左肾动脉。全麻状态下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恢复后转泌尿外科行左侧肾错构瘤切除术,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为原发性肾巨大错构瘤。结论原发性肾错构瘤经各种影像学检查均显示为高信号影的巨大软组织肿块,在其瘤体较小时(4cm)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且多采取保守治疗;当其瘤体显示为巨大时(10cm),采取手术切除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脊髓小脑共济失调7型(SCA7)家系的临床表现及遗传规律.方法 收集一临床诊断为SCA7家系的临床资料,分析基因型与表型之间的关系.结果 确诊该病例为SCA7家系;其主要特征为视觉障碍、共济失调、眼球运动受限等.结论 ATXN7基因中碱基对CAG异常重复扩增为SCA7的发病原因,且与临床表现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结核病(TB)仍然是世界上最致命的传染病之一,其发病率持续增高。如何对结核病进行有效的预防成了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而目前广泛使用的卡介苗(BCG)疫苗仅对结核病提供有限的保护,特别是对成人型结核病起作用与否存有较大争议,因此新型的结核疫苗便成为抗结核的有利举措。本文把15个处于临床实验阶段的新型候选疫苗,按照免疫策略将其分为代替卡介苗的初选疫苗,BCG初免后的增强疫苗和预防感染者发病的治疗性疫苗加以综述,以期为防治结核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淮南市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检验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活动效果,为相关部门开展中学生防艾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随机抽取淮南市3 000名中学生进行艾滋病相关健康教育干预,并在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淮南市中学生主要通过电视、网络和书籍等途径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经过对其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艾滋病相关知识总体知晓水平从干预前的44.1%提高到干预后的86.0%,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采取干预措施后,学生们除“是否对艾滋病感到恐惧”外其它方面态度均得到明显正向转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通过对中学生进行多样化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其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和对待艾滋病的态度得到明显正向转变,提高了中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学校应加强对学生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的预防宣传,同时做好心理教育工作,减轻学生对艾滋病的恐惧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一种改良腹膜黏连大鼠动物模型。方法 48只Sprague-Dawley(SD)大鼠完全随机均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和实验组。假手术对照组仅做剖腹探查。实验组开展改良盲肠-腹膜黏连造模, 通过摩擦1 cm×2 cm范围内盲肠浆膜造成损伤, 同时刮擦对侧腹壁形成1 cm×2 cm缺损, 术中评价盲肠损伤程度。术后3、7、30 d分别剖腹探查腹膜黏连程度, 黏连组织行苏木精-伊红(HE)及马松(Masson)染色。结果该模型构建平均时间25 min, 术中盲肠出血点平均为(11.670±0.271)个。与假手术空白组比较, 实验组术后3、7、30 d剖腹探查均可见盲肠与腹膜黏连。HE及马松染色显示黏连带中大量胶原纤维沉积。结论该改良方法为构建腹膜黏连大鼠动物模型提供稳定工具。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对遗传性结直肠癌的研究不断加深, 新发患者的诊断率逐年上升。但是某些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并且趋向年轻化, 易出现漏诊或误诊, 甚至被当成散发型结直肠癌, 从而延误患者的治疗。熟悉和掌握遗传性结直肠癌的鉴别和诊断方法有利于识别潜在或高危遗传性结直肠癌患者。本文主要对遗传性结直肠癌中Lynch综合征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患癌风险、漏诊、误诊、手术选择及家系管理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以启示临床工作者要重视遗传性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观察用干粉抗凝剂测定血沉的效果。方法选取两根内置109mmol/L枸橼酸钠0.4 ml的血沉测定管,分别作为标准管和干粉管(80℃烘干后),随机选取31例病人,抽取新鲜血液4.0 ml,分别按随机顺序注入标准管和干粉管,新鲜血量分别为1.6 ml及2.0 ml,混匀后以同样仪器测定血沉值。结果标准管、干粉管血沉值分别为(25.03±24.38)mm/hr,(38.15±33.44)mm/hr,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41,P0.05);散点图示干粉管血沉值(Y)与标准管血沉值(X)呈线性正相关,经回归分析两者关系的回归方程为Y=1.31X-5.46(r=0.91,F=279.72,P0.01)。结论目前使用的标准血沉测定由于血液受到抗凝剂的稀释,与使用干粉性同样抗凝剂相比,其血沉值有一定降低。使用干粉性抗凝剂测定血沉更能真实反映临床实际测定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目前大学生群体乙型肝炎的感染现状,知晓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在这个群体中的流行情况,为学校针对乙肝防控提供参照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从安徽某高校4个年级中各抽取681人,共2 724名在校大学生,用ELISA法检测血清乙肝两对半,同时开展相应的问卷调查,分析乙肝感染免疫标志物与各因素的关系。结果 2724份血清标本中共检出HBV血清标志物1 947份,总阳性率为71.5%。其中,抗-HBs阳性数与性别和城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阳性数、抗-HBs阳性数、HBe Ag阳性数和抗-HBe阳性数在是否接种乙肝疫苗人群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阳性数、抗-HBs阳性数和抗-HBc阳性数在共用物品HBV标志物检出情况以及各年级HBe Ag阳性数和抗-HBe阳性数的检测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徽某高校大学生乙肝血清学标志物中HBsAg阳性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大学生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感染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吻合口漏是直肠癌前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早期诊断并针对性处理可减轻腹膜炎严重程度,降低再手术的必要性。血液、腹腔引流液、尿液等体液中存在多种成分,基于体液检验的吻合口漏早期诊断指标探索是具有临床及科研意义的研究方向,本文将针对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结核病的感染现状和免疫学检测方法为背景,具体分析了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抗体检测法、抗原检测法、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检测等免疫学方法的原理、背景和国内外部分研究的进展以及优缺点,期待为结核病检测提供更丰富准确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