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报道用不同剂量~(60)Coγ线照射离体血液后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结果。染色体断片、双着、着环、易位、四倍体细胞和总畸变率均随照射剂量增加而升高。用电子计算机处理数据表明,四倍体细胞与剂量呈线性回归(R=0.966492),其余均为幂函数关系(R≥0.990373)。在观察到的1103个双着丝点体中,有194个无伴随的断片,占总数17.59%。比较不同供血者的血样,双核淋巴细胞率、四倍体细胞率和D/D+F比率越高者,其总畸变细胞率就越低,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淋巴细胞转化率低的供血者。资料表明人体的免疫反应程度可影响到畸变细胞的数目。  相似文献   
2.
我们对WHO推荐的方法提出了改良建议,将秋水仙素(0.02~0.06μg/ml)加入时间和细胞收获时间从常规的48小时及52~53小时提前到培养26~36及48小时进行。改良后,由于杜绝了畸变的丢失,使畸变细胞率、断片率、双着丝点体率及X_1Cu细胞占总畸变细胞的比例增加,使染色体畸变能真实地反映辐射生物剂量。在各种实验条件下,特别是在无断片丢失时分析了辐射诱发的T淋巴细胞微核,我们认为微核除来源于染色体断片外,存在着微核形成的其他可能机制,并提供了形态学上的一些证据。  相似文献   
3.
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对人体的效应研究是目前放射生物学和放射卫生学亟待解决的课题。大量资料证明,低剂量多次照射,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明显高于非照射人,染色体畸变分析是电离辐射效应敏感指标,而且可作为职业性低剂量照射的生物效应指标。同时,放射线诱发的染色体畸变与辐射剂量间存在较明显的线性关系。鉴于医院X线工作者主要接触X射线,而且又是低剂量反复受照,因此,借助这一方法  相似文献   
4.
5.
染色体分带是细胞遗传学研究中比较新的技术。1968年 Caspesson 等首先用喹吖咽荧光分带技术,显示出染色体上存在带纹。以后许多学者采用碱、盐、酶、热等方法也获得了同样的结果,从而进一步证实了染色体带纹的客观存在。应用显带技术,能给每一条染色体以特殊标记,可以帮助我们精确地识别每条染色体的特点及其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6.
染色体分带是细胞遗传学研究中比较新的技术。应用显带技术,能给每一条染色体以特殊标记,可以帮助我们精确地识别每条染色体的特点及其结构变化。在临床上可以检  相似文献   
7.
1974年Korenberg等人在前人的基础上,首先应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deoxyuridine,简称BUdR)观察姊妹染色单体互换(SCE)以来,为深入研究染色体开辟了简便而有效的新途径。他们改进的姊妹染色单体差别染色(SCD),  相似文献   
8.
1982年9月,1983年8月与1984年8月,浙江医科大学、舟山地区和普陀人民医院协作,前后3次在普陀县虾峙、沈家门两地对渔民进行冠心病病因学的调查,现将3年来3345例(其中男性1801例,女性1544例,均有较完整的体检资料)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网醇(以下简称HDL—Ch)的测定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人体细胞染色体对射线比较敏感,经射线作用后,可引起染色体畸变.十多年来,放射细胞遗传学领域中所取得的进展,已使应用分析染色体畸变的方法,对诊断放射损伤程度成为可能,并已将这一指标列为接触放射性厂矿职工定期健康检查的项目.1978年底,我们对某铀矿工人作第3次健康检查的同时,选择部分工人进行了外周血染色体畸变的初步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对53例医院 X 线工作者按累积剂量分组比较表明,受照组的临床表现与累积剂量之间未见明显差异,白细胞计数亦未见明显规律性的变化。淋巴细胞染色体型畸变和微核检出率与对照组间差异非常显著。我们认为,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染色体型畸变仍是敏感指标,而微核率的变化对早期诊断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