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83篇
药学   25篇
  1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大面积脑梗死出血转换21例患者发生发展及救治。方法21例患者头CT检查确诊,常规治疗。治疗效果标准,以治疗一月为期限,意识清醒为显效,意识嗜睡为有效,意识中至重度昏迷甚至死亡,为无效。结果治疗显效者14例,占66.7%,有效4例,占19.1%,无效3例,占14.3%。结论大面积脑梗死出血转换病情重,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对人民健康生活危害大,家庭经济及社会经济造成极大负担。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的研究资料表明,血管内皮功能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血管内皮细胞生成的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与高血压的发生关系密切,它们一起参与高血压的病理过程.本文测定了高血压患者的血浆NO及ET含量,旨在探讨其在高血压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实验旨在通过临床观察测定急性心肌梗死 ( AMI)、冠心病心绞痛 ( AP)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 ( Fib)含量及血液粘度的改变 ,探讨它们与冠心病血栓形成的关系。1 对象和方法对象  AMI组 :选自 1996年 2月至 1998年 12月入住解放军八一医院心内科监护病房 ,具有典型胸痛 ,经心电图、酶学等检查确认的 AMI患者 2 2例 ,其中男 2 0例 ,女 2例 ,平均年龄( 5 7.4± 10 .6)岁。 AP组 :因心绞痛入院 ,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 2 2例 ,其中男 2 0例 ,女 2例 ,平均年龄( 5 4 .3± 8.6)岁。对照组 :选自无缺血性心脏病史 ,无心血管…  相似文献   
4.
阿立哌唑致急性锥体外系反应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患者男,因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分裂症而入院,给予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10mg/d治疗。于6月10日患者出现浑身大汗,流涎,行动缓慢。给予肌内注射氢溴酸东莨菪碱0.3mg后症状缓解。加服盐酸苯海索2mg,未再出现上述症状。再2d后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增至15mg/d。2d后下午又出现浑身大汗,言语不清,双眼向上凝视,四肢僵硬,全身肌张力增高,头向后仰;未引出病理征。立即肌内注射氢溴酸东莨菪碱0.3mg,30min后症状缓解。改用氯氮平治疗,未再出现上述不良反应。2讨论阿立哌唑是一种新型抗精神病药,是多巴胺的平衡稳定剂,不良反应较轻,患者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分析腹腔镜下3D打印血管外支架置入术治疗胡桃夹综合征(NCS)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62例行腹腔镜3D打印血管外支架置入术患者术前结合3D打印模型为患者介绍疾病,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重视患者体位与活动、加强患者疼痛管理、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强调术后随访的护理干预。结果:62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未出现并发症,血尿、蛋白尿逐渐消失,血管外支架位置良好,左肾静脉血流通畅。结论:对腹腔镜下3D打印血管外支架置入术后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商丘市放射诊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设备、防护设备配置和开展放射诊疗频度及设备防护安全现状。方法 2020年采用放射诊疗机构基本情况调查表、医疗机构开展放射诊疗频度调查记录表对全市放射诊疗机构开展基本情况调查,并分层随机抽样抽取10家医院37台放射诊疗设备开展性能监测和场所放射防护监测。结果 2020年商丘市共有放射诊疗机构277家,放射工作人员1 654人,男女比2.37∶1,人均拥有数为212人/100万;17.41%(288名)人员在三级医院,50.36%(833名)在二级医院,32.23%(533名)在一级及未评级医院;职业类别主要是放射诊断学(占84.28%)。全市共有放射诊疗设备625台,人口平均拥有数79.96台/100万人;10.40%(65/625)在三级医院,35.68%(223/625)在二级医院,53.92%(337/625)的设备在一级及未评级医院;其中放射诊断设备581台(占92.96%),放射治疗设备16台(占2.56%),介入放射学设备26台(占4.16%),核医学设备2台(占0.32%)。放射诊疗防护用品配备率100.00%。放射诊疗应用频度X射...  相似文献   
7.
早产是指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周,子宫收缩规则,间隔5—6min持续30s以上,伴有宫颈管消退≥75%以及进行性宫口扩张2cm以上,出生体重为1000-2499g。先兆早产是指有不规则宫缩或伴有破膜及血性分泌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明确水池贮源型60Co辐照装置建设项目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放射防护安全设施、措施及其效果,为相关部门对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标准,采用放射卫生调查、职业卫生监测等方法,对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建设项目60Co放射源初期装源8.14×1016Bq,放射性危害主要是γ贯穿辐射和散射辐射危害、放射性废物以及臭氧、氮氧化物和噪声等非放射性危害;正常运行条件下,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年有效剂量最大为0.29 mSv,工作场所周围剂量当量率最大为0.29 μSv/h(检测时放射源活度7.38 ×1015 Bq).贮源井水总α、总β及60Co活度浓度分别为<0.01Bq/L,0.53 Bq/L,1.73 Bq/L;辐照室内空气中臭氧含量均低于0.20 mg/m3,其他场所小于0.10 mg/m3,NO含量均低于0.016 mg/m3,N02含量最大为0.12 mg/m3,噪声强度最大为75.4 dB(A).放射防护监测、健康管理、事故应急等制度基本落实.结论 建设项目总体布局及设施布置合理,正常运行状态下,各种防护措施可以保证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满足国家标准要求;工作场所周围剂量当量率、贮源井水放射性物质活度浓度,臭氧、NO、NO2含量、噪声强度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要求,部分管理措施经整改后具备竣工验收条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人早孕滋养细胞株(HPT-8)的系统鉴定方法。方法 通过光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的方法对体外培养出的HPT-8进行系统鉴定评价。结果 电镜下可见细胞表面微绒毛丰富;胞质丰富;内质网扩张明显,细胞间紧密的桥粒样结构连接;检测细胞胞浆中角蛋白18和波形蛋白均为阳性,细胞胞浆中角蛋白7为阳性,细胞膜上移动相关蛋白为阳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滋养细胞趋化因子和胎盘碱性磷酸酶结果均阳性,而人绒毛促性腺激素和胎盘催乳素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通过多种方法对HPT-8进行形态、超微结构、蛋白骨架和功能指标的综合评价,可以较全面的确定体外传至72代的细胞株HPT-8为具有部分内分泌功能的滋养细胞株,为进一步开展实验研究建立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山西营养与慢性病家庭队列人群BMI与总死亡率的关系。方法 以"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山西省调查人群为基线建立队列,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对研究对象进行随访调查,对逝者进行死因回顾调查。2002年基线信息完整的≥ 18岁研究对象7 007人,随访到5 360人,随访率为76.5%。将研究对象按BMI分为8组,计算死亡率,以死亡率最低组作为参照,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估计全人群、分性别、年龄(≥ 60岁、<60岁)的各组死亡风险比(HR)及95% CI,模型调整基线年龄、性别、吸烟、饮酒、文化程度等因素,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 共随访67 129人年,平均随访12.5年,死亡615人,队列总死亡率为916/10万人年。BMI为26.0~27.9 kg/m2组死亡率最低,以该组为参照组,多因素调整后,BMI<18.5、18.5~19.9、22.0~23.9和≥ 30.0 kg/m2组的死亡风险明显升高,调整HR值(95% CI)分别为1.90(1.26~2.86)、1.68(1.15~2.45)、1.49(1.08~2.06)和1.72(1.07~2.76)。对于≥ 60岁老年人,BMI<18.5 kg/m2组的死亡风险明显升高,调整HR值(95% CI)为1.94(1.20~3.15)。结论 BMI ≤ 19.9、22.0~23.9及≥ 30.0 kg/m2均会增加全因死亡风险。除关注肥胖外,低体重营养不良造成的老年人高死亡风险应特别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