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艳忠  高飞 《山东医药》2012,52(12):33-35
目的 探讨宫腔镜诊治宫内残留胚物的优势.方法 回顾分析9a间宫腔镜诊治的宫内胚物残留患者70例,其中胎盘绒毛残留57例、胎骨残留13例、胎盘植入12例.宫腔镜治疗前患者均经历1~3次刮宫术.全部患者在B超或腹腔镜监护下行宫腔镜宫内异物取出术(TCRF).结果 69例均1次TCRF手术成功,1例发生子宫穿孔,7例继发不孕患者中4例术后妊娠并顺利分娩,12例部分胎盘植入患者中3例术后1 a妊娠并分娩.结论 宫内胚物残留在B超或腹腔镜监护下行TCRF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在裸鼠腹部皮下移植人原代宫颈癌组织的方法,研究其在裸鼠体内的成瘤性,并初步探讨此动物模型腹部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将人宫颈癌组织接种于裸鼠腹部皮下建立人宫颈癌裸鼠模型,观察荷瘤鼠成瘤、一般特性和移植瘤生长情况。80d后处死裸鼠,取肿瘤块做病理切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肿瘤组织、外周血和肝、脾等脏器HPV DNA表达情况。结果接种后第42天在接种部位可见结节,第80天后肿瘤块平均表面积为(50.0±5.1)mm2,肿瘤移植平均成功率为90.5%。移植瘤生长以局部浸润为主,未见转移瘤。组织学检查结果示所有移植瘤与种植前肿瘤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一致,HPV DNA呈阳性,且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16型阳性。而外周血与肝、脾等脏器HPV DNA呈阴性。结论本研究所建立裸鼠人宫颈癌组织模型成瘤率较高,操作简便,可保持人宫颈癌生物学特性,为进一步研究宫颈癌的发病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科研工具。  相似文献   
3.
滋养细胞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丰富,该受体经表皮生长因子或转移生长因子-α激活后能够影响细胞的生长和代谢。体外研究发现多种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因子对人绒癌细胞的增殖有影响。为研究某些细胞因子通过改变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而起作用的可能性,将JEG-3人绒癌细胞分别与不同浓度的白细胞介素1α(IL-1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γ-干扰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  相似文献   
4.
细胞外基质与生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胞外基质(ECM)主要包括纤维粘连蛋白(NF),层粘连蛋白(LN),胶原纤维(CL)。三者在生殖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胶原又分为I-V型胶原,其中IV型胶原与生殖关系最密切。LN主要分布于基质与基底膜,FN主要于基质及间质细胞,而IV型胶原主要于基底膜。ECM主要功能为细胞间粘附与增殖,从而促进卵泡发育,孕卵种植及维持妊娠。ECM异常可导致流产、早产、胎膜早破、妊高征等病理妊娠。另外,ECM尚与妇科肿瘤关系密切。本文主要阐述了ECM与生殖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宫腔镜手术与药物保守治疗方法在持续胎盘植入治疗中应用的效果,阐明宫腔镜技术诊断及治疗持续胎盘植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47例持续胎盘植入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粘连型7例,植入型38例,穿透型2例。孕早期7例,孕中期19例,孕晚期21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植入型胎盘38例分为宫腔镜下植入胎盘电切术组(n=20)及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药物治疗组(n=18),通过B超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转阴率以及3个月月经恢复正常率等比较2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各孕期发生胎盘植入的危险因素基本一致,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是刮宫,占65.9%(31/47);其次为剖宫产,占34.0%(16/47)。孕早期以粘连型为主,占85.7%(6/7);孕中、晚期主要以植入型为主,占92.5%(37/40)。本组47例患者中采用宫腔镜治疗胎盘植入27例,包括粘连型7例,植入型20例;除外1例植入型同时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结扎术,其余均在B超监测下完成;20例植入型中19例一次手术完成,1例经过2次手术。宫腔镜下植入胎盘电切术组中20例植入型患者B超转阴率及3个月月经恢复正常率均为100%,未发现远期并发症;药物治疗中18例植入型患者B超转阴率64.7%,3个月月经恢复正常率58.8%,2组植入型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植入型患者HCG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腔镜结合B超手术治疗持续胎盘植入较药物治疗更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药物流产(药流)失败与Fas/FasL的关系。方法选取要求终止妊娠孕8周妇女,自愿选择药流或人工流产两种方法,分为负压吸引组、药流失败组、药流完全组各20例。收集三组蜕膜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Fas/FasL的表达及图像分析仪定量分析。结果药流失败组及负压吸引组Fas、FasL表达显著低于药流完全组(P<0.01)。结论米非司酮通过促进Fas/FasL的表达以诱导蜕膜细胞凋亡,流产发生,药流失败与蜕膜细胞Fas/FasL的异常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Notch基因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Notch信号在细胞分化、发育中起着关键作用,最终决定细胞命运。多项研究发现,Notch信号与肿瘤关系密切。本文就该信号传导系统结构与子宫颈癌的关系作一综述,为寻找子宫颈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8.
米非司酮药流后子宫出血机理探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赵艳忠  史小林  翁梨驹 《生殖与避孕》2004,24(3):149-153,i002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药流后子宫出血的机理。 方法:采集正常早孕人工流产、药物流产完全与不完全蜕膜组织各20例,应用免疫组化法表达组织中的PR、Fas、LN、FN,应用图象分析仪及半定量方法对表达结果进行观察(P<0.01)。结果: 药流不全组PR、LN的表达均明显高于药流完全组(P<0.05和P<0.01),而Fas表达则明显低于药流完全组(P<0.01)。结论: 药流不全组PR的高表达导致蜕膜组织凋亡障碍,并持续分泌LN致使蜕膜组织粘连不脱落,子宫持续出血,而PR高表达的原因有可能归于使用者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9.
层粘连蛋白及纤维粘连蛋白与药流后子宫出血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讨层粘连蛋白 (LM)及纤维粘连蛋白 (FN)在米非司酮药物流产 (以下简称药流 )后子宫持续出血时的表达 ,对 2 0例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 (出血组 )的刮出组织及 1 0例人工流产负压吸宫术吸出的组织 (对照组 ) ,用HE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并观察标本。结果 :出血组的刮出组织中 4 5%可见滋养细胞或绒毛 ,90 %发现蜕膜组织。 2组蜕膜组织的血管及腺上皮基膜、蜕膜细胞周围和一部分蜕膜细胞胞质内都含有较丰富的LM与FN ,并且 2组间比较 ,FN与LM含量表达无明显差异 (P >0 .0 5)。说明残留蜕膜中含有能分泌大量LM与FN的蜕膜细胞和血管 ,致使蜕膜组织与子宫壁牢固地结合而不易脱落 ,影响内膜发育而引起出血。  相似文献   
10.
人宫颈鳞状细胞癌裸鼠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裸鼠腹部皮下移植感染高危型HPV人宫颈鳞癌组织的方法,建立宫颈癌动物模型,研究其在裸鼠体内的成瘤性,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取中分化及高分化人宫颈鳞状细胞癌癌组织两块分别接种于裸鼠腹部皮下,以建立人宫颈癌裸鼠模型,比较两组荷瘤鼠成瘤率、一般特性和移植瘤生长情况,85天后处死裸鼠,切除肿块做病理切片;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肿瘤组织、外周血和肝等脏器HPV DNA表达情况。结果:接种后两组小鼠分别于第42天及第49天在接种部位可见结节,第80天后肿瘤块平均体积分别为(38.0±5.1)mm3、(30.2±4.6)mm3,肿瘤移植成功率分别为80%及60%,移植瘤生长以局部浸润为主,未见转移瘤。组织学检查所有移植瘤与种植前肿瘤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一致,HPV DNA呈阳性,且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型阳性,亦与原宫颈癌病人HPV16、HPV18感染一致;外周血与肝等脏器HPV DNA呈阴性。结论:裸鼠人宫颈癌组织模型成瘤率较高,且分化程度越低其成瘤率越高,操作简便,成本低,且保留了HPV感染生物学特性,为探索宫颈癌的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科研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