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6篇
综合类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研究不同时期、不同严重程度的大鼠牙周炎模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表达和分布特征,探讨二者在牙周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对大鼠牙周组织标本的石蜡切片进行MMP-2和MMP-3的免疫组化染色,并进行图像定量分析。结果 MMP-2和MMP-3在牙龈炎和牙周炎的牙龈上皮中呈强阳性表达,在牙周炎的牙周组织中,主要在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破骨细胞等细胞中呈强阳性表达。MMP-2和MMP-3的变化趋势为在健康牙周组织中呈弱阳性表达,急性龈炎和急性牙周炎中呈强阳性表达,到慢性牙周炎时期,表达较急性期有所降低。结论 MMP-2和MMP-3在牙周炎症组织中,随着炎症进程呈现不同特征的表达,可能直接参与牙周组织的炎性破坏。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基因转录水平研究不同牙合力状态下Ⅲ型胶原在大鼠磨牙牙周膜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建立大鼠牙合力丧失牙、合创伤的模型,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分别检测在12 h、3 d、7 d、14 d及30 d时牙周膜细胞中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与正常牙合力相比,牙合力丧失后牙周膜中Ⅲ型胶原mRNA表达迅速减弱,随后逐渐增强,7 d时最强(P<0.05),其中最大信号平均强度值154.39±17.6,14 d后恢复到正常牙合力时的表达水平;牙合创伤后牙周膜中表达Ⅲ型胶原mRNA的阳性细胞数量和密度逐渐增加,7 d时达到最大,其表达的平均强度为124.03±14.82(P<0.05),14 d后显著减弱,其信号平均强度值为63.07±5.69。结论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与牙合力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超声和手工龈下刮治对龈下微生物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Perioproline超声龈下刮治和手工龈下刮治对龈下微生物的影响 ,评价Periopro line超声龈下刮治系统的临床疗效和工作效率。方法 :选取慢性成人牙周炎患者 7名 ,共 2 0个左右基本对称牙被纳入研究 ,随机分入实验组 (超声组 )和对照组 (手工组 )。记录治疗时间和治疗前、治疗后 0d、7d和 14d的PD ,BOP值 ,及采集龈下菌斑样本培养鉴定 ,观察比较总菌落形成单位 (CFU)和牙周可疑致病菌检出率及检出量的变化。结果 :两组在治疗后PD、BOP值及龈下菌斑总量 (CFU)和牙周可疑致病菌数量及检出率均显著下降 (P <0 .0 5) ;治疗前后各时段组间均无明显差别 ;超声组的治疗时间明显少于手工组 (P <0 .0 5)。结论 :Perioproline超声龈下刮治和手工龈下刮治均可有效减少龈下微生物的量 ,改善患牙的牙周临床状况 ,且两者间无差异 ,但Perioproline超声龈下刮治明显较手工刮治节省时间  相似文献   
4.
MMP-1及MMP-8在大鼠牙周炎模型牙周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不同严重程度的大鼠牙周炎模型的牙周组织中MMP-1及MMP-8的表达及分布特征,探讨MMP-1、MMP-8在牙周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对大鼠牙周炎模型牙周组织标本的石蜡切片进行MMP-1、MMP-8的免疫组化染色,并进行图像定量分析。结果:MMP-1、MMP-8在牙龈炎、牙周炎的牙龈上皮中呈强阳性表达,在牙周炎的牙周组织中,主要在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破骨细胞等细胞中呈强阳性表达,其变化趋势为:由健康牙周组织的弱阳性表达,变为急性龈炎、急性牙周炎的强阳性表达,到慢性牙周炎时期,表达较急性期有所降低。结论:MMP-1、MMP-8在牙周炎症组织中,随着炎症进程呈现不同特征的表达,可能直接参与牙周组织的炎症破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大鼠磨牙牙周膜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latelet-de rived growth factor-BB,PDGF-BB)在[牙合]力改变时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建立8周龄雄性SD大鼠[牙合]力丧失和[牙合]力过载的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在实验12h及3、7、14、30d牙周膜细胞中PDGF-BB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 PDGF-BB在[牙合]力过载磨牙近远中牙周膜中表达逐渐增强,7d时信号最强,为72.78±6.90,14d后表达显著减弱至42.84±9.53;[牙合]力丧失后3d牙周膜细胞中PDGF-BB表达显著增强,7d时表达最强,为66.10±11.61,14d后逐渐恢复正常表达水平。结论 PDGF-BB在牙周膜改建过程中的表达变化与[牙合]力变化密切相关,提示临床上治疗有牙周疾病的患牙时,为了取得长期稳定的疗效,应更多地考虑[牙合]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对1992~1996年被SCI收录论文中关于粘结强度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评价一些实验要素对粘结强度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用“牙本质粘结”作为关键词,检  相似文献   
7.
超声龈下刮治同步药物冲洗对龈下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Master 40 0超声龈下刮治同步药物冲洗系统与传统超声龈下刮治 +药物冲洗对龈下微生物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慢性成人牙周炎患牙 2 0个 ,随机分入实验组 (超声龈下刮治同步药物冲洗 )和对照组 (传统超声龈下刮治 +药物冲洗 )。记录治疗前、后 0、7、14d的探诊出血 (BOP)、探诊深度 (PD) ,并采集龈下菌斑样本培养 ,观察比较总菌落形成单位 (CFU)和牙周可疑致病菌检出率及检出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PD、BOP、CFU和牙周可疑致病菌数量均显著减少 (P <0 .0 5 ) ;实验组牙龈卟啉单胞菌 (P <0 .0 1)和二氧化碳噬纤维菌 (P <0 .0 5 )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Master 40 0超声龈下刮治同步药物冲洗系统比传统超声龈下刮治 +药物冲洗能更有效地减少龈下致病微生物的数量  相似文献   
8.
不同方法建立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比较牙颈部丝线结扎 高糖水、牙颈部丝线结扎 高糖水 牙周致病菌引起牙周炎的病程是否相同.方法40只5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N)组、牙颈部丝线 高糖(P1)组(以10%的糖水代替饮水)、牙颈部丝线结扎结扎 牙龈卟啉单胞菌 高糖(P2)组、牙颈部丝线结扎 牙龈卟啉单胞菌 具核梭杆菌 高糖组(P3),并在不同时间段进行微生物学及组织学检查.结果 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加入的细菌均定檀成功,且加入的细菌为大鼠牙周的优势菌.组织学结果显示P1组在2周时形成龈炎。4周时形成较典型的牙周炎;P1组2周时表现为急性期牙周炎。4周时表现为慢性牙周炎,P2组的病程与P2基本相似。但病变程度更为严重。结论 牙颈部丝线结扎 高糖水结合接种牙周可疑致病菌在两周时就能成功的诱导牙周炎的形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