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川崎病并冠状动脉损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川崎病(KD)是一种主要发生于儿童的急性血管炎综合征,目前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该病发病率已超过风湿热成为儿童期后天性心脏病的首位病因。冠状动脉损害是其严重并发症,可进一步导致心肌梗死、猝死及缺血性心脏病等后遗症。本文主要从KD冠状动脉损害的病理、诊断、检测、治疗等方面总结一下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介入治疗已开展10余年,因其创伤小、不留瘢痕、术后恢复快,已为患者所接受.据国内外文献报道,该方法近期疗效好,并发症少,但其术后中远期心脏结构的变化及并发症转归情况的相关报道较少.为此,我们选取了2006至2007年在本院介入治疗成功,且随访时间为1个月~4年的188例ASD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融合蛋白(CTLA4-Ig)对柯萨舒B3(CVB3)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死亡率、心肌病理改变与病毒滴度、CTLA4蛋白表达及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 将106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CTLA4-Ig组16只、病毒组40只、IgG组40只及正常对照组10只,于接种病毒后第7天处死所有小鼠,采用光镜检查心肌病理变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Q-PCR)检测心肌组织中CVB3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CTLA4蛋白的表达,取外周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2、IL-4及IFN-γ的含最.结果 CTLA4-Ig组小鼠死亡率、心肌病理积分、心肌CVB3 mRNA均低于病毒对照组(P均<0.05);CTLA4-Ig组小鼠心肌组织中CTLA4表达较病毒组明显增加(P<0.05);病毒组小鼠血清IFN-γ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小鼠(P<0.01),IL-4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小鼠(P<0.01),两组小鼠间IL-2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LA4-Ig组小鼠血清IL-4水平明显高于病毒组及IgG组(P均<0.01),IFN-γ水平低于病毒组及IgG组(P均<0.01),三组小鼠血清IL-2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TLA4-Ig可减轻VMC小鼠心肌炎症,降低心肌病毒滴度及死亡率,其机制可能与阻断T细胞活化的共刺激信号,使Th2反应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4.
川崎病16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川崎病(KD)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冠脉损害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山东省立医院儿科1995年8月至2005年7月诊治的165例KD患儿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165例KD中典型136例,不典型29例,男114例,女51例,男女比例约为2.2∶1。年龄最小23d,最大11岁。<1岁41例,1~3岁68例,>3~5岁23例,>5岁33例。平均发病年龄2岁8个月。合并冠脉损害者44例,其中冠脉扩张26例,冠脉瘤13例,巨大冠脉瘤5例。对合并冠脉损害者随访6个月至3年,完全恢复正常者40例,5例巨大冠脉瘤患者,1例完全恢复,其余4例未恢复,1例合并冠脉血栓形成。结论不典型KD冠脉损害率高,KD发病10d内用丙球效果好,2g/kg单次注射明显优于0.4g/(kg.d)连用5d的疗法,WBC升高、ALB降低、男性及发热时间长是KD合并冠脉损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神交汤颗粒的水提工艺,为神交汤颗粒的应用开发奠定基础。方法:以金丝桃苷得率及总多糖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筛选神交汤颗粒的水提工艺。结果:盐菟丝子等7味中药加10倍量水浸泡1 h,加入醇提后人参、麦冬、丹参,煎煮3次,每次1. 5 h。结论:本研究优选的神交汤颗粒提取工艺路线合理可行,为中试放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治疗肺动静脉瘘(PAVF)的疗效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方法选择5例PAVF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2例,女性3例;年龄5~41岁,平均年龄12.64岁。应用弹簧圈、国产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器和外科胶行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结果 2例患者应用弹簧圈封堵,1例患者应用PDA封堵器封堵,1例患者应用外科胶栓塞成功,术后股动脉血氧饱和度显著升高。1例患者为弥漫型细小PAVF,未进行封堵。1例术后有一过性左侧肢体无力,诊断为轻微脑栓塞,给予抗凝治疗,20 h后肌力恢复正常。随访10个月到8年,1例弥漫性PAVF患者确诊3年后死于大咯血,其余4例均无再通及封堵器脱落、移位等并发症。结论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PAVF安全有效,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可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肺组织及其功能,规范操作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双源CT在检测儿童川崎病(KD)并冠状动脉损害(CAL)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确诊为KD并经心脏超声确诊合并CAL的患儿进一步行双源CT(DSCT)检查,观察其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和冠状动脉瘤的数目、位置、形态和大小,并和同期超声心动图进行比较分析。结果DSCT共检测到冠状动脉瘤43个,肿瘤最宽径1.55?cm,平均(0.65±0.47)cm,其中小冠状动脉瘤(<0.4?cm)15个,中冠状动脉瘤(<0.8?cm,≥0.4?cm)20个,巨大冠状动脉瘤(≥0.8?cm)8个。累及左冠状动脉21个,包括左冠主干9个,前降支近段4个,前降支中段5个,回旋支3个。累及右冠状动脉22个,包括右冠近段9个,右冠中段7个,右冠远段6个。另外,发现3处狭窄及2处血栓形成。而6个位于中远段的冠状动脉瘤、2处血栓及3处狭窄B超未能显示。结论DSCT能清晰显示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病变的情况,在显示局部冠状动脉狭窄和血栓形成方面明显优于经胸超声,可成为川崎病并冠状动脉瘤患儿诊断和随访的重要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8.
经导管介入治疗90例室间隔缺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经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SD)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2005~2007年我科共收治VSD患者90例,经导管介入治疗成功86例,对所有病例的临床资料、手术前后心电图、心脏超声、术中心脏造影、选择封堵器械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0例VSD患者中,男40例,女50例,年龄分布2~34岁(平均8.9岁)。87例为膜部室间隔缺损,3例为嵴内型,1例为VSD外科修补术后残余瘘,1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成功86例,技术成功率为95.6%。VSD右室面最大直径为1.5~8.8mm,植入封堵器直径为4~18mm。17例采用AGA  Amplatzer封堵器,13例采用国产小腰大边封堵器,52例采用国产同心圆型封堵器,2例采用国产偏心型封堵器。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并发症30例,包括: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3例,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ICRBBB)2例,左前分支传导阻滞(LABB)7例,CRBBB并LABB1例,1例术中出现间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2例术后出现交替性CRBBB及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加速性交界性自主心律6例,均为一过性,随访1周~3个月消失。残余分流3例,其中1例合并机械性溶血,对症处理后好转出院。主动脉瓣少量返流2例,三尖瓣返流3例,均为少量~中量返流,未行特殊处理。结论  经导管封堵VS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成功率高,严重并发症少,传导阻滞是VSD介入治疗术后的主要并发症,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是治疗关键,对心内传导系统远期的影响仍需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D40Ig融合蛋白(简称CD40Ig)对柯萨奇B3病毒(CVB3)所致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死亡率、心肌病理改变和病毒复制的影响。方法106只4~6周龄健康雄性BALB/c小鼠,体质量12~16 g,随机分为CD40Ig组(16只)、病毒组(40只)、IgG组(40只)及正常对照组(10只)。CD40Ig组、病毒组和IgG组小鼠腹腔注射半数组织细胞感染量(TCID50)为10-3L-1的CVB30.15 mL,正常对照组小鼠接种0.15 mL不含病毒的Eagle液。CD40Ig组、IgG组小鼠于接种病毒后6 h、72 h分别注射CD40Ig(0.1 mg.kg-1)及IgG(0.1 mg.kg-1)。接种病毒后第7天处死所有小鼠。在光镜下观察其心肌病理变化,并计算心肌病理组织学积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心肌组织中CVB3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心肌组织中CD40蛋白表达。结果1.与病毒组比较,CD40Ig组小鼠死亡率降低(80.0%vs50.0%,P<0.05)、心肌病理组织学积分下降[(8.88±2.95)分vs(3.42±1.21)分,P<0.05]、心肌CVB3mR...  相似文献   
10.
赵立健  张丽萍 《山东医药》2004,44(10):25-25
2000~2002年,我们用多巴胺联合地高辛治疗小儿肺炎并心衰患儿4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