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刺激因子(CD147)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1例鼻咽癌组织及43例鼻咽慢性炎症组织中CD147与FGF-2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肿瘤组织中CD147、FGF.2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47、FGF-2的阳性表达率在有淋巴结转移组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且与CD147、FGF-2二者的表达呈正相关(r=0.387,P〈0.05)。结论CD147、FGF-2的高表达可能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鼻内镜手术后病人康复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鼻内镜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鼻腔康复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病人健康知识达标率、病人和家属对护理质量满意度以及病人的舒适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实践能增加鼻内镜手术病人健康知识、提高病人舒适度,提升对护理的满意度,同时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7(EGFL7)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并了解其与微血管密度(MVD)、淋巴管密度(LVD)的相关性,探讨其与鼻咽癌侵袭转移的关系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鼻咽癌组织(实验组)及20例鼻咽炎(对照组)中的EGFL7的表达;用CD31抗体及D2-40抗体分别检测实验组及对照组的MVD及LVD,并分析EGFL7的表达与肿瘤分级及MVD、LVD三者的相关性.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有EGFL7的表达,但实验组中EGFL7高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中EGFL7的表达与MVD呈正相关,但与LVD相关性不明显;实验组中有淋巴结转移的LVD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P<0.05);实验组中EGFL7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EB病毒抗体无相关性(P>0.05),与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EGFL7并不像VEGF家族对血管、淋巴管均有双重作用,它仅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及鼻咽癌细胞中.EGFL7与鼻咽癌的生长和侵袭转移关系密切,它可能成为反映鼻咽癌转移及预后的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临床特点和手法复位疗法的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8月至2013年4月确诊的92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根据体位诱发试验判断BPPV的临床类型,给予相应的手法复位治疗,并随访观察疗效。结果:92例BPPV患者中,男36例,女56例,平均年龄(46.5±12.3)岁。其中单侧后半规管BPPV 55例,单侧水平半规管BPPV 30例,单侧前半规管BPPV 2例,混合型BPPV 3例,尚有少数主观性BPPV。手法复位1周及3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85.9%和95.6%。结论:BPPV患者有其自身的临床特征,须与其他眩晕性疾病相鉴别,手法复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