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4篇
眼科学   4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了解早期糖尿病角膜组织的超微变化,探讨糖尿病角膜病变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前者以链脲佐菌素诱导成糖尿病模型。分别于6、8、10、12周取角膜,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下观察其超微改变。结果:各个观察时点糖尿病大鼠角膜上皮和内皮细胞水肿,胞浆内线粒体增多和肿胀,随着病程进度而明显;角膜内皮的破坏从周边开始,逐渐向中央发展;成模后第10周开始出现基质层胶原纤维排列紊乱,部分呈格子状排列,有断裂现象。结论:糖尿病性角膜病变超微结构的改变导致了角膜功能异常,这可能与高血糖时物质代谢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2.
rhTGF-β1及转染TGF-β1基因对兔角膜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的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1(rhTGF-β1)及TGF-β1基因转染对体外培养兔角膜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rhTGF-β1作用下角膜内皮细胞的增殖。用脂质体介导转染方法,将TGF-β1基因转移入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HE染色法观察细胞组织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转染细胞培养上清中TGF-β1表达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生长周期变化;DNA电泳法检测转染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MTT检测示5-20 μg/L rhTGF-β1抑制角膜内皮细胞增殖;0.5-1 μg/L组对增殖无影响;0.05~0.1 μg/L组促进细胞增殖。TGF-β1基因转染细胞形态无明显异常,细胞培养上清中TGF-β1的浓度约为(98±3)ng/L。流式细胞仪检测示,基因转染组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减少、PI值降低,但加入EGF后细胞生长基本正常。DNA电泳检测示基因转染组未见凋亡带。结论: rhTGF-β1对角膜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具有剂量依赖性;TGF-β1基因转染影响角膜内皮细胞增殖、但不诱发凋亡,其抑制作用可被外源性EGF拮抗。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体外培养人羊膜上皮细胞的方法,观察体外培养的羊膜上皮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取足月剖宫产术后羊膜,经胶原酶和胰蛋白酶消化后,获取的羊膜上皮细胞接种于含10%胎牛血清培养基中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探索其合适的培养条件,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培养的人羊膜上皮细胞体外生长的特征.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扫描电镜和细胞角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对培养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和鉴定.结果 人羊膜上皮细胞可以在体外成功的培养传代,体外可连续传8~10代.体外培养细胞呈多角形,长满后呈上皮细胞特有的铺路石样外观.扫描电镜观察细胞表面有丰富的微绒毛.细胞角蛋白keratin单克隆抗体染色阳性.结论 人羊膜上皮细胞在体外可成功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体外培养的人羊膜上皮细胞在一定时间内可维持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om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基因转染角膜内皮细胞后表达产物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细胞因子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利用脂质体介导法将TGF-β1基因转染入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中,并用药物筛选抗性细胞克隆。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外源基因的稳定表达。ELISA法检测转染细胞培养上清中TGF-β1表达量,用RT-PCR检测小鼠脾脏淋巴细胞IL-2、IFN-γ、TNF-α、IL-4、IL-6mRNA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基因转染后筛选出的克隆细胞TGF-β1蛋白表达均为阳性,胞浆呈棕色着色。转染细胞培养上清中TGF-β1的表达量为(597±7)pg/ml,高于对照组。基因转染组淋巴细胞IL-2、IFN-γ、TNF-αmRNA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IL-4、IL-6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TGF-β1基因转染角膜内皮细胞后高表达TGF-β1,致使淋巴细胞发生免疫偏离,作为组织工程角膜种子细胞移植后具有抑制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潜在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体外分离人羊膜上皮细胞并纯化,对体外培养的人羊膜上皮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相关研究.方法 取足月剖宫产的人羊膜组织,经胰蛋白酶、胶原酶和Dnase酶消化后,采用差异黏附法获得纯度高的羊膜上皮细胞,接种于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中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用HE染色法对培养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角蛋白CK7、CK8、CK18在体外培养的人羊膜上皮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经不同的消化酶消化和差异黏附法筛选后能获得纯度较高的人羊膜上皮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人羊膜上皮细胞呈上皮细胞特有的铺路石样外观,并能连续传代8~10次,细胞角蛋白CK7、CK8、CK18在其胞浆中呈阳性表达.结论 人羊膜上皮细胞能在体外成功分离、纯化、培养并增殖,为人羊膜上皮细胞的进一步研究及其在细胞移植和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
CsA微粒体对角膜移植排斥反应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结膜下注射环孢霉素 A(cyclosporin A,Cs A)微粒体对兔高危眼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方法 以生物降解医用材料乙交酯 -丙交酯 (polylactic- co- glycolic acid,PL GA )为载体 ,用乳化 -溶剂挥发法制备含 Cs A的 PLG A微粒体 ;观察分别应用 Cs A微粒体或 Cs A溶液角膜移植术后植片存活天数、排斥率及应用不同制剂过程中兔眼的药物反应性。结果 角膜植片平均存活天数及排斥率在 Cs A微粒体组分别为 86.3 0 d± 9.50 d和 2 0 % ,在 Cs A溶液组分别为 71.10 d± 2 5.50 d和 4 0 % ,2组比较植片平均存活天数有显著性差异 (P<0 .1) ,而植片排斥率无显著性差异 (P>0 .1) ;Cs A微粒体对兔眼的药物刺激性小。结论 结膜下注射 Cs A微粒体能够有效抑制角膜移植排斥反应 ,是一种较有前景的缓释制剂。  相似文献   
7.
山茱萸总甙滴眼液防治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山茱萸总甙(COG)滴眼液局部应用对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建立封闭群大鼠角膜移植模型,随机分组:A、B、C、D组为Wister—SD组问同种异体角膜移植,Wistar为受体,SD为供体,其中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0.5%COG滴眼液组、C组为1%COG滴眼液组,D组为2%COG滴眼液组,E组为Wistar—Wistar对照组,即Wistar大鼠间同种异体移植组。用裂隙灯显微镜记录及比较各组:角膜植片透明度、水肿度、新生血管度、移植排斥指数(RI)及角膜排斥发生时间。结果:术后各组移植排斥指数及发生角膜移植排斥时间,A组与B组、A组与C组、A组与D组、B组与C组、C组与D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与D组之间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COG滴眼液能有效地防治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1%COG滴眼液更有效。  相似文献   
8.
南北两个医院眼烧伤267例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南北两个医院的眼烧伤情况,比较不同地域条件下眼烧伤患病率的差异?方法以1990年6月~2000年6月期间两个医院的眼烧伤住院病例267例为对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南北两个医院眼烧伤患者均以男性和工人为多,主要集中在18~34岁和35~54岁两个年龄段;在就诊时间分布上,南方夏季就诊率较低,北方2月份和7,8,9月份就诊率较高;南方眼酸烧伤和碱烧伤比例比北方高,北方热烧伤比例较高?结论南北两地由于在地域?气候?经济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导致眼烧伤就诊时间?易患烧伤种类和其他方面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双眼形觉剥夺性弱视成年大鼠光刺激诱导视皮质神经元c-fos表达情况。方法缝合14日龄SD大鼠双侧眼睑建立双眼形觉剥夺性弱视模型9只.正常对照组5只。饲养至100日龄两组成年大鼠均暴露于外界自然光线中0.5h后取材.对两组视皮质组织进行Nissl染色和c-fos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并对染色结果进行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弱视组大鼠视皮质表达c—fos蛋白阳性神经元较正常对照组多,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双眼形觉剥夺性弱视成年大鼠视皮质经光刺激诱导c-fos表达增加,提示已过视觉发育敏感期成年大鼠的视皮质仍存留一定程度的视觉可塑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利用纤维蛋白胶作为支架构建组织工程人羊膜上皮细胞(HAECs)植片重建眼表的可行性。方法:取足月剖宫产胎盘羊膜,经胶原酶和胰蛋白酶消化后,获得HAECs。在体外构建的纤维蛋白胶片上培养HAECs,细胞融合成片后,利用气液界面复层化,采用倒置显微镜、组织切片、HE 染色、细胞角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HAECs的生长情况。结果:HAECs在纤维蛋白胶表面生长良好,细胞呈圆形或多角形,长满后呈上皮细胞特有的铺路石样外观,扫描电镜观察细胞表面有丰富的微绒毛,细胞广谱角蛋白单克隆抗体染色阳性。细胞有复层生长趋势,植片较为透明。结论:以纤维蛋白胶为载体构建组织工程人 HAECs 植片,具有眼表重建的潜在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