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来  杜勤  吴立新  赵文利  王瑞光  樊桂琴 《西部医学》2010,22(3):538-539,541
目的探讨肝素对乳酸脱氢酶活力测定的影响,并选择快捷适宜的标本处理方法。方法以肝素和促凝分离胶作为影响因子,相应的血清作为对照标本,用连续监测法对各组标本LDH、AST、CK、CK—MB进行检测,以离子选择电极法对各组标本K+、Na+、Cl-、iCa+比较。结果经肝素、促凝分离胶处理的血清与单纯血清的各项日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素本身对LDH结果无影响,改用选定的真空促凝分离胶管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心肌酶和电解质。  相似文献   
2.
作者研究了无血清培养条件下重组和纯化的集落刺激因子(CSF)对白血病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其与白血病细胞表型的关系。 方法 所有病例按FAB分类,AML21例,年龄18~64岁,11例染色体异常,15例获得完全缓解(CR),9例CR中1例复发;8例ALL年龄15~64岁,2例染色体异常,1例持续CR。CSF有高纯化(>99%)人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uM-CSF)、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u M-CSF)和Rhu GM-CSF、重组人白细胞  相似文献   
3.
大骨节病患者的婚育调查及SCE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解大骨节病患者在婚育过程中 ,有无遗传性疾病发生及此类患者是否有细胞遗传学损伤情况。方法应用患者的静脉血淋巴细胞培养 ,制备SCE标本进行分析 ,同时对其婚育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发现大骨节病患者的子女智力低下患病率 (4 9%) ,明显高于非患病区 (0 85 %) ,且SCE率分析与未患子女及正常对照人群有着显著性 (P <0 0 5)和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 大骨节病区患者有DNA损伤情况 ,建议患者子女婚配时不要患区及患者子女间婚配 ,以减少遗传性疾病患者的出生  相似文献   
4.
对于扩散性进展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初次化疗反应差的病人复发危险性很高,如再行第二次化疗大多失败。一般认为,首次化疗失败后应尽可能早期施行自身骨髓移植(ABMT)可望获得好的效果。为了证明这一点,作者对286例中符合上述情况的69例随机选择两种治疗方案作了对比研究。方法286例初治患者,年龄15~60岁,用CHOP方案化疗21天为一疗程,连用三疗程,评价疗效。按疗效标准分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无效及进展四种,部分缓解而骨髓无瘤细胞浸润69例,随机选择继续同方案化疗5疗程35例,自身BMT34例  相似文献   
5.
多发性骨髓瘤免疫治疗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华  赵来  修玉才 《河北医药》2010,32(19):2749-2751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B淋巴细胞异常增殖的恶性肿瘤性疾病,占所有癌症的1%,在所有血液病中占10%。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的E9486临床试验对初治MM进行传统化疗,完全缓解率(CR)为13%;大剂量化疗后长期干细胞支持治疗,也只有1/3的患者无病存活,残存病灶的复发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在对肿瘤靶抗原不断的探索发现并对其特性逐步认识后,人们更多地认可利用患者自身免疫系统识别和消灭残余的癌细胞以代替传统的化疗方法。本文就近年来作为新的可供选择的免疫治疗策略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临床检验中的广泛应用,检测速度大幅提高,标本上机后平均每个项目所需时间为4min左右,而从采集血液到分离出血清至少用30min,有的需要1h,提取血清或血浆已经成为制约检验速度的瓶颈,为此不少单位采取各种方法试图缩短标本处理时间,然而不当的处理方式会对标本产生“硬伤害”,对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造成影响,本文就这方面内容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胎儿睾丸的发育和组织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各孕龄阶段胎儿睾丸的下降位置、发育和组织结构变化。方法 用新鲜胎儿标本,尸解观察睾丸位置,取得睾丸后测量睾丸的长宽厚各径线,以1/万分析天平称取睾丸重量,而后行睾丸固定,病理切片观察睾丸的组织结构。结果 睾丸的下降位置随孕周增加从平髂嵴逐渐降至阴囊,本研究发现1例孕25w胎儿的右侧睾 无天性缺如。1例孕28w胎儿的左右两睾丸下降严重不同步。睾丸病理切片证实曲细精管的袢状结构在胎儿期已经形成,曲细精管无明显管腔。各孕周睾丸径线的数值,有望填补此领域里的空白。讨论 本研究发现1例先天性睾丸缺如和1例左右两侧睾丸下降严重不同步,是否说明先天性单侧睾丸缺如和单侧隐睾是在胎儿期形成的,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黄疸患者红细胞脆性试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疸患者红细胞脆性试验分析河北省隆化县医院(068150)赵来唐山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孙东亮检验室用许汝和法计数血小板时,常见到黄疸患者红细胞破坏不完全,影响血小板计数。为此我们对82例黄疸患者红细胞脆性进行测定和分析。材料和方法一、病人均取自1993...  相似文献   
9.
赵来 《中国医药导报》2005,2(18):114-115
目前,刑事案件中犯人保外就医,法医伤情鉴定,健康保险,参军,招工,入学体检,婚检等都需要临床实验室参与,此时,检验报告肩负着特殊的法律责任,在决定裁定结果中检验报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出现差错,必将铸成冤假错案,给当事人造成经济损失和精神伤害,影响征兵、招生、就业等工作顺利进行,轻则有损实验室的社会声誉,重则引起医疗纠纷,承担法律责任。在新的形势下,面对复杂的社会关系和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了位于伏牛山东段南麓的南召县1984~1985年居民主要死亡原因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两年平均死亡率为7.06‰,男女死亡率之比为1:0.86,男性显著高于女性(x~2=41.13 P<0.005)。死因分布以循环系居首位,死亡率为262.68/10万;肿瘤居第二位,死亡率为131.67/10万;意外事故及外伤居第三位;死亡率为48.15/10万;第四位是消化系病,死亡率为38.78/10万;传染病由建国初期的第一位降至第五位;第六位为呼吸系病,死亡率为32.45/10万。并对死因的人、时、地三间分布做了统计分析,为研究伏牛山区居民健康、生活状况、初级卫生保健及大卫生综合治理等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