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1病历摘要患者女,12岁,患者于2002年1月20日发现双眼睑裂外眼角处结膜下有无痛性肿物而入院。住院查体:全身状态良好,专科检查,双视力=1.0,双侧眼睑无肿胀,未触及结节。右眼向左注视颞上象限球结膜下有1.0cm×1.2cm黄色肿物,左眼向右看颞侧球结膜下有0.5cm×0.5cm肿物,触之无痛,较软。局麻下经颞上结膜切开,右眼剥离、切除肿物为1.0cm×1.0cm×0.5cm,左侧为0.5cm×0.5cm×0.5cm,无明显包膜的黄色肿物。手术范围为颞上方后到赤道前方,前方达外直肌止端前部。肿物和泪腺及周围组织无黏连。病理检查片号12438:右侧切除组织为分化良好的脂肪组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患病率及相关影响因素,为社区卫生服务进行早期眼底检查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社区门诊2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眼底检查,结合年龄、病程、血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2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DR 92例(35.3%),其中汉族49例(37.6%)、朝鲜族43例(33.%).病程<5年有DR者32例(22.3%),病程5~10年有DR者41例(45.5%),病程>10年有DR者19例(70.3%).有关DR的各项影响因素中,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血压、空腹血糖、血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糖尿病的病程、血糖控制、血压、血脂等因素密切相关,是糖尿病社区防控的重点.应对这些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逆行撕除联合带结膜瓣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及5-氟尿嘧啶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收治的135例(142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行翼状胬肉逆行撕除联合带蒂结膜瓣移植及联合应用5-氟尿嘧啶治疗;对照组70例,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观察术后愈合情况、并发症,并对2年后两种术式复发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年后随访观察组复发率3.08%,对照组复发率22.86%。组间复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逆行撕除翼状胬肉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及5-氟尿嘧啶治疗翼状胬肉.方法简便.效果满意,复发率低,无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屈光不正随时代发展而日益增多,已明显影响到各民族眼部的素质健康,正越来越受到眼科界的关注。本文总结了331名青少年屈光不正门诊患者,进行分析并探讨小城镇青少年的眼屈光不正问题。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青少年屈光不正331例,其中男性122例,女性209例,汉族230例,朝鲜族88例,满族13例.年龄分段,学前(7岁)、小学(8~13岁)、初中(14~16岁)、高中(17~19岁)及20岁段。年龄最小4岁,最大28岁。1.2选择对象:为2002年7月至2003年3月,在门诊以眼部不适或常有眯眼、眨眼、视力下降而外眼、眼底检查未见异常改变的青少年病例。1.3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前房内麻醉在小瞳孔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对双眼小瞳孔白内障患者42例行超声乳化手术,1眼采用0.4%盐酸奥布卡因表面麻醉联合1%利多卡因前房内麻醉,另1眼采用单纯表面麻醉进行对照。并观察两组术中感觉和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中不适感觉发生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瞳孔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应用前房内麻醉,可增加麻醉效果,利于手术操作,是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高度近视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的观察。方法对60只眼已行老年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眼的对侧眼即透明晶状体眼进行透明角膜切口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年龄为(62-76)岁,平均(54±4.64)岁,平均等效球镜度数为(8.23±4.83)D,平均眼轴长度(29.44±2.06)mm,植入人工晶体度数为(6.23±3.83)D,随访12-24个月。结果术后60只眼最佳矫正视力均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裸眼视力达到或超过0.5者24只眼(40.00%),52只眼(86.67%)予矫正屈光度±1.0 D以内,术后平均屈光度为(8.24±4.84)D,术中未发生并发症,术后12-24个月随访,其中,4只眼(6.67%)发生后发障,术后未发生角膜水肿、人工晶状体偏位、视网膜裂孔形成、视网膜脱离、黄斑出血等严重的并发症。结论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老年高度近视与目前的角膜屈光手术相比,可能更适合戴镜不能矫治高度近视眼患者,具有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术后视力好等优点,其远期效果需长期随访和观察。  相似文献   
7.
贝伐单抗(Bevacizumab)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生物学活性而达到抑制新生血管形成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进展。本文对目前Bevacizumab在DR治疗中的黄斑水肿、DR增殖期的治疗、与激光光凝并用、玻璃体切割术前应用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